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割地求安公孫膽寒(1 / 2)

ps:感謝『蠍.翼.獅』『雲卷雲舒不是我』『歲月毋痕』『點根煙先』『sky輕松』同學投出寶貴的月票!感謝『∑話々梅↑~』大大的評價票!!

袁紹楞了一下,他有些跟不上許攸的思維,正在說公孫瓚,怎么忽然一下又說到方志文的頭上去了?

審配的反應很快,聞言立刻出聲贊道:「好計策!」

「正南,子遠?這好在何處啊?雖說常山現在狀況不大好,但是白白送給方志文於我有何好處可言?」

「主公,子遠的意思是用方志文來牽制公孫瓚,方志文想要常山的目的,其實在太行山,有太行山在手,就等於捏住了公孫瓚的脖子,能大大的緩解雁門、朔方等郡的壓力,對我軍來說,常山易手不過是少了一個多為山地的州郡,與富饒的中原相比,常山郡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逄紀皺了皺眉頭,雖然從實際情況上看,審配說得沒錯,但是從心理和聲望上來說,丟掉常山肯定不是好事,更何況,今天能放棄常山郡,明天就能放棄中山郡,然後是不是還要放棄河間和渤海?最後是不是連冀州都沒了?

袁紹的心情恐怕跟逄紀是一樣的,因為他們兩人臉上的表情都很相似,許攸看得不由得有些好笑,有頭發誰想做癩痢?可是現在是形勢比人強,這不過是沒有辦法的選擇罷了。

如果想要守著冀州,那么中原要不要爭?如果中原不爭,將來中原不管是劉備做大還是曹操做大,最後都容不得袁紹在冀州關起門來做霸王。如果要爭中原,那么冀州的兵力肯定就不會那么充足,因此而放棄常山,讓方志文與公孫瓚這兩個敵人對上,正是一石二鳥的好辦法,也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現下。爭奪中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都可以暫時放一放。

「本初,什么都想要的結果就是什么都得不到,這個道理三歲孩童尚且明白,莫非你我尚不能理解么?」

「這......好吧,本官只是擔心,此例一開。難免方志文會得隴望蜀,進而覬覦中山河間等地,到時候豈不是......」

「本初,我早就說過,如果方志文真的想要哪里,以我們冀州如今的兵力是擋不住了。除非我們中原不要爭了,全力回防冀州,或許還有一戰的可能,否則,他想要哪里我們根本就阻止不了。」

袁紹皺緊了眉頭,心里的難受真是無以言表,這就是屈辱啊!從很早以前開始。袁紹就不斷的從方志文身上收獲到屈辱,這時他忽然有些明白公孫瓚的感受了,公孫瓚之所以干脆利落的從遼東跑到中原來,估計也是為了躲避方志文。

如果自己主動將常山郡讓出來,得到消息的公孫瓚肯定是寢食難安吧!想到公孫瓚的表情,袁紹的心里忽然覺得舒坦多了,能惡心別人,自己心里就平衡了。這恐怕就是人的劣根。

................................

袁紹將常山的駐軍大規模的撤離了,甚至很大方的將主要的部隊南調到魏郡,在北邊只留下象征性的部隊,勉強能防盜和阻止人口流動,對於方志文基本上是沒有什么防范,相反,袁紹在趙國卻新增了不少的駐軍。明顯是防著公孫瓚的。

公孫瓚得知常山郡被幽州方面接管,隨即於禁接替甄翔南下常山郡,進駐了重要的幾座城池,而於禁兵力布置的重點。明顯是要控制太行山內的道路。

公孫瓚得知這個消息,頓時有種噩夢重臨的感覺,太行山的通道入口捏在方志文手里,有於禁這員大將駐守,雁門關也在方志文手里,有田豫盯著,甄翔有替換了郝昭,接管了朔方南部的防務,這是將步兵防御姿態改變成騎兵進攻態勢,這三個布置完成,方志文隨時都能縱馬南下,而公孫瓚根本是防不勝防啊!

雖然方志文未必要對公孫瓚做什么,但是公孫瓚對方志文卻是有心理陰影的,見到方志文一副虎視眈眈的樣子,公孫瓚心里的恐懼頓時就不可遏制的冒了出來。

「不行,必須回軍太原,河內是好,中原也很誘人,但是失去了太原這個根基,一切就都成了空。」

公孫瓚第一個反應就是趕緊的回家,睜大眼睛盯著北邊,夜以繼日枕戈待旦的防備著方志文,這樣才能稍稍的安心。

對於公孫瓚的心里,關靖是摸得很准的,但是董昭就有些不明白了,雖然方志文這番調動有些意味不明,特別是他圖謀常山郡的動作,更是有劍指並州的意思,但是,這也僅僅是表面看著像而已。

關鍵的問題不是他擺出來的樣子,而是他到底需要什么,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方志文現在都沒有並吞並州的需要,一來這么做會讓他成為天下矚目的焦點,甚至會引發譙縣和長安兩個朝廷的同時反對,更是會讓幽州一向不參與中原爭霸的良好形象被毀。

因此,董昭堅持認為,方志文不會染指並州,倒是要提防方志文指使某些人來取公孫瓚而代之,現在看來,皇甫嵩是個讓人非常不安心的存在啊。

「主公,這個時候撤回.....似乎有些兒戲了吧?」

董昭不明白公孫瓚的真實想法,因此只能用這樣不大明確的言辭卻試探一下,看看公孫瓚到底在顧慮什么。

「兒戲?方志文豈能兒戲,若是方志文趁我兵力南移的時候,突然入侵太原,則我根基不存矣!」

董昭看著公孫瓚激動的神色,又看了看眾將心有戚戚的樣子,以及關靖皺緊的眉頭,忽然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