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太行冬獵西望太原(1 / 2)

熱熱鬧鬧的光熹十一年終於快要過去了,這一年里,中原風起雲涌,上演了一幕幕jing彩紛呈的好戲,當這一切的紛紛擾擾終於在冬雪下落下帷幕的時候,都不免讓參與者和圍觀者感慨莫名,但是所有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是十分jing彩的一年。

冬雪一下,方志文又開始了今年的冬獵行動,這次又是全家出動,連再次有了身孕的甄姜也沒落下,雖然她身子已經顯懷了,不過坐著馬車還是很舒適的,她實在不願意錯過與夫君一起的時間,她知道,過了冬天,夫君說不定又呆不住要出去了。

這次冬獵的目的地是太行,明面上應該是常山郡,也算是方志文對常山郡的巡視之旅,跟隨方志文的不但有近衛軍將士,還有那一群正在逐漸成長起來的童子軍,以及林聞之的高級知識分子軍團。

在常山郡,方志文只設立了兩個官方的城池,一個是北邊山口的南行唐,一個是南邊的真定,還有一個軍事要塞井陘關也歸駐守真定的於禁管轄,而常山郡太守梁習則駐蹕南行唐。

方志文的冬獵隊伍由北邊的代縣南下,閻志一路護送到了南行唐才返回代郡,方志文巡視了南行唐,對梁習的工作贊賞有加。

梁習果然是個人才,最重要的是梁習的責任心很重,所以每一件事他都做得很認真,很難找到疏漏的地方,看來歷史上曹cao誇梁習政務次次第一。難有出其右者還是有道理的。

說實話,目前的常山郡政事並不是很繁忙,問題在於人口太少。城池外圍,特別是道路沿線的治安環境比較差,還有就是不斷的有外來的人口,比如從瀛洲、從北邊草原、從南邊山地送來的人口,而這些人口素質低,種族習慣又各不相同,由此而產生了各種矛盾。南行唐就像是一個大大的集中營,這里面的問題肯定是少不了的。

也虧得是梁習坐鎮,能文能武。做事又極其負責,才將這如同亂麻一樣的南行唐治理得井井有條,更將這些紛亂的關系處理得很好。

實地看過了梁習的能力,方志文算是放心了。接下來。向常山郡的移民速度看來是可以稍微加快一些,常山郡在應該將薄吾、靈壽、石邑幾個城池都建立起來,才能形成完整的城市鏈條,否則,從代郡廣昌一路南下到太行南端距離太遠,李元志的後勤就會成為大問題,就連於禁部隊的後勤也會有問題。

隨後方志文一行南下真定,然後在於禁的陪同下前往井陘關。這里可是個名氣十分大的地方,戰國時期。這里也曾經爆發多次大戰,漢初,韓信更是在這里完成了攻滅趙國的關鍵一戰。

方志文當然不是來這里緬古懷夕的,井陘關如今可是重要的軍事要塞,是通向並州樂平國的要道,是南下南太行地區的關隘。

如果僅僅是來觀光的話,井陘關確實沒啥好看的,這里就是個大型的兵營,有數的幾個店鋪也主要是為了異人提供服務的,這里不是城池,不能注籍,也不對外開放營業xing的設施,除了一個副本廣場之外,也沒什么熱鬧的地方。

不過那群老頭和孩子們還是很興奮,不停的從這個山頭的哨所爬向另一個山頭的哨所,樂此不疲的樣子讓方志文和幾位夫人都嘆息不已。

不過爬不動的人也還是有的,比如蔡邕。

「蔡先生,怎么不去登高啊?」

蔡邕的眼睛似乎始終追著自己那寶貝女兒,看到寶貝女兒活力十足的樣子,蔡邕就笑眯了眼睛,不過蔡琰年歲漸長,蔡邕有開始擔心起她的婚事來,這事方志文還是聽林聞之無聊的時候聊起,說這事的時候,林聞之嘲笑蔡邕,說自己的孫女快三十了他都不著急,蔡文姬才十四,蔡邕就坐立不安了。

「老不以筋骨為能事,爬不動了!」

方志文相當無語,甄姜和太史昭蓉使勁的忍住笑意,糜貞卻忍不住嘻嘻的笑出聲來,小寧趕緊輕輕的拽著糜貞的衣袖,提醒她有些失禮了,糜貞趕緊扭過臉,捂著嘴抖著肩膀,樣子很是可愛。

方志文呵呵一笑,指了指那一群老頭老太道:「這話該跟他們去說。」

蔡邕也笑了起來:「他們不怕風雪,老夫可是很怕的,其實爬上去也看不到什么?」

蔡邕說著極目向西邊看去,只見峰巒如濤風雪如海,蒼蒼茫茫哪里有個盡頭呢!

方志文點點頭:「是看不到什么,估計也就能看到一片大山,西望是太原啊!」

蔡邕看了一眼方志文,揣摩著方志文是不是又開始打太原的主意了,不過隨即他自己也失笑了,方志文是不是在打太原的主意跟蔡邕沒啥關系,蔡邕就是個普普通通的文人,年輕的時候或許還憂國憂民,年紀大了之後,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根本就沒有憂國憂民的能力,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學問比較好,因此對於政治,他是敬而遠之,甚至連出仕都不願意,還是在甄姜的勸說下,勉強在教育司擔任一個閑職,算是為幽州的教育開發度增加了一點貢獻。

「太原是個好地方。」蔡邕笑著接了一句。

方志文有些好奇的看向蔡邕:「蔡先生為何說太原是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