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紙上談兵江劉對陣(1 / 2)

冬去春來,時間轉眼就到了光熹十二年一月。

劉表被劉焉逼著,不得不從南鄭出來,如果可以的話,劉表當然是不願意來的,可是嚴顏和張任兩人帶著大軍到了南鄭,劉表要么關起門來跟他們打,要么就該乖乖的夾著尾巴滾出來,劉表能選擇么?

劉表悔啊!早知道劉焉這么不厚道,就不向他求援了,現在自己這就是引狼入室嘛!

在張任的陪同或者是押送之下,劉表磨磨蹭蹭的帶著楊任等人,率領著十萬部隊來到與石泉距離一百里左右的南鄉城,南鄉城不大,這一下子來了十幾萬大軍,頓時將這個小小的山城給塞滿了。

劉表不急著進攻,只要守住了南鄉,張梁就不可能深入漢中。

於是劉表先在小小的南鄉城外建造大型的軍營,將這十幾萬的部隊先駐扎下來,然後又建設配套的倉儲、後勤設施,最後干脆將城牆邊上的軍營直接就劃進了城里,用軍營的外牆做擴建城池的外牆,硬生生的將南鄉的面積擴大了兩倍,都快要趕上一個二級鎮的規模了。

對於劉表的行為,張任也沒有反對,他只是冷眼旁觀,當然了,劉表的做法也不能說做錯了,從戰略上看,在南鄉建立據點,扼守東向的通道,確實能阻擋來自石泉方面的威脅,而事實也證明了劉表的做法正確。

黃巾軍見劉表謹守南鄉,作出一副縮頭烏龜的樣子。竟然也不急著進攻,而是在石泉跟劉表做著同樣的事情,建城!

這可就奇怪了。石泉的位置很尷尬,東邊是西城,西邊是南鄉,南北兩邊都是大山,你說劉表在南鄉建城,有閉門謝客的意思,他背後可是有著富饒的漢中平原的。你張梁前後左右都是大山。你在這跟劉表耗時間,那不是找死么?

可張梁偏偏就找死了!或許張梁的智慧只是如此,要不然也不會被人趕得四處逃跑。從汝南一路轉進到漢中來了!

張梁的做法讓張任覺得張梁也不過如此,心里不由得有了輕敵的思想,以張任想來,自己確實沒有必要去主動進攻張梁。等到張梁肚子餓了。自然就會來攻打南鄉的,到時候南鄉已經被劉表建得高牆厚壘,准保能讓張梁碰得頭破血流,唯一讓張任擔心的,就是該怎么將劉表給做掉,這可是張任身負的秘密任務。

劉表似乎也猜到了點什么,所以他絕對不會單獨與張任一起,出入都有大批扈從。小心得很,張任倒是難以下手。

對於張梁的作為。劉表也甚是得意,覺得是自己的戰略計劃取得了成功,劉表的計劃說穿了就是一個,以逸待勞!

作為防守方,劉表擺正了自己的位置,是別人要來搶自己的東西,而不是相反,所以,進攻是對手的必然選擇,而在戰爭中,防御一方的損失總是較小的,因此,劉表根據自己多年研究兵法的心得,選擇了防御戰,而且是堡壘防御戰。

想不到張梁如此愚蠢,居然不搶先攻擊,還給時間讓自己能夠慢慢的修築堅固的堡壘,再過些時候,等到南鄉城築好,如此險峻的地勢,就算張梁長上翅膀,也休想越過南鄉了!

張梁真的如此愚蠢么?就算張梁真的比較笨,可是他身邊就沒有聰明人么?張曼城、趙弘、廖化都不是笨蛋,何況還有個自詡智計已經一流的江永呢!

「將軍,恐怕這時候劉表還在沾沾自喜吧!他肯定想不到我們已經花費時間從山上找到並拓寬了一條小路,冒著冰雪嚴寒出現在他的背後吧!」

「哈哈....這都是軍師妙計啊!在石泉築城,一來可以成為將來阻擋劉備的要塞,二來也會能擋住南鄉城這十幾萬士兵的逃路,我們在背後掐斷其後勤通路,這十幾萬士卒要不了多久就不戰自潰了!」

江永得意的笑了笑,劉表之流,只是個紙上談兵的書呆子罷了,玩政治可能不錯,說道打仗,那可就差的不是一般二般的了,至少,黃巾軍在山區里面耗費時間擴寬道路,運送部隊包抄到了劉表的屁股後面,劉表竟然都不朝山區派出斥候。

害得江永還小心翼翼的將道路向北移了很多,繞了一個大圈子才來到這個叫虎剪尾的地方,這里是一個近九十度角的彎道,道路兩邊都是峭壁,道路到兩側石壁的寬度不到三十丈,石壁高大十數丈。

江永利用現在嚴寒的天氣,用土石和木材以及水,一夜之間就在山壁之間建起了高高的壁壘,然後將山谷兩側一封,成了一個要塞,將通向兩側石壁的道路鑿通拓寬,於石壁頂端也布置了重弩和投石機,一個易守難攻的要塞就做成了。

這個要塞一成,南鄉到南鄭的道路就徹底被切斷了,劉表除非能攻陷這個要塞,要不就得翻山越嶺了,說到山地戰,黃巾軍可是誰都不怕的,這可是經過幽州軍訓練過的,尤其是張曼城、廖化等都是山地戰的高手,才不會害怕這些沒打過幾仗的益州兵和漢中兵。

因此,這個要塞一成,劉表基本上就敗了,要知道劉表身邊的部隊,可就是漢中的主力部隊了,這批部隊一旦被消滅,漢中就只剩下嚴顏手里的三萬步兵了,漢中,簡直是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