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血戰新城屍橫遍野(1 / 2)

再將目光轉向西邊,曹操與方志文、袁紹打得火爆異常,益州的露背其實也急得心急火燎,他是生怕錯過了這個通達落水狗的機會啊!

原本以為曹操會一股腦的撤到荊州,那么情況將會演變成為雙方在荊州西南形成對峙,這時候能否徹底殲滅曹操,就要取決於袁紹和方志文的態度了,不過按照龐元的說法,方志文是肯定不會繼續進攻曹操的,相反甚至會反過來拉准備乘勝追擊的袁紹的後腿。:看小說

劉備也以為重奪荊州東北的機會可能已經相當渺茫了,可如今,不知道是曹操犯糊塗,還是出於什么別的考慮,曹操竟然暫緩了西進的腳步,在中原與方志文和袁紹打了起來,這就給劉備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讓他能從容的將蜀中的部隊東調,同時將原本向西配置的部隊重調整到東邊,做好了反攻荊州的准備。

援軍不斷到來,讓城的張飛漸漸有了底氣,加上他原本的損失就不算太大,補充了損失的部隊之後,基本上回復了最強的戰力,不過諸葛瑾卻將張飛企圖反擊的舉動給壓住了,畢竟那時候北邊關羽還處於十分被動的狀態,南邊的江陵也在積極的部署防線,就算張飛能夠將夏侯兄弟擊退,能起到的作用也相當有限,若是萬一戰事不利,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防線就有再次崩潰的可能,那樣的話,會將關羽的側翼給暴露出來,而且背後的上庸也還沒有做好防御准備。

好不容易等到關羽在南鄉站穩陣腳完成防御,上庸的部隊也補充到位,正好曹操還在中原與方志文糾纏,這個機會張飛不想錯過。諸葛瑾也一樣不想錯過。

於是城之戰順理成章的爆發了。

反觀曹軍方面,夏侯兄弟以及荀攸的部分部隊合共七萬步騎,戰力還算相當可觀的,可與城中張飛十萬步騎和三萬民兵相比,就處於劣勢了。原本按照計劃陳宮的部隊會到達襄陽。接替荀攸的部隊防御襄陽,荀攸的部隊向西推進,與夏侯兄弟匯合,力求將戰線推到上庸去。

可惜的是,陳登的部隊沒有及時到位,而張飛的後續部隊卻已經到達了。這個小小的時間差,促成了城之戰一爆發就進入了最激烈的階段。

雙方的戰場就在城外五里左右,由張飛先發動攻擊,雙方形成野戰。

夏侯惇和荀攸統帥五萬混合兵種,擺下了防守的圓陣,夏侯淵的弓騎兵在外圍牽制游擊。張飛則從正面擺了一個三角陣。兩側復合步兵,中間重步兵,作出一副決死突破的架勢,張飛自己親自率隊攻擊,騎兵交給副將率領。

張飛的優勢在於異人的數量,在戰場上,張飛這邊的異人的數量比夏侯兄弟這邊多出兩三倍不止。這個優勢在戰斗的前期看不出來,但是到了後期,這個優勢就會讓夏侯兄弟痛不欲生。

戰斗一開始就進入了肉搏戰,雙方的騎兵都成了擺設,只能在外圍互相糾纏,沒法對步兵形成支援。

開始交戰之後,曹軍的步兵開始變陣,從圓陣向方陣變化,並企圖從兩翼壓迫張飛,張飛也不甘示弱。將中軍後後軍的重步兵一起向前推,堅決從中間突破,雙方在局部勢均力敵,竟然打成了混戰。

諸葛瑾皺起了眉頭,混戰對張飛是不利的。因為張飛這邊的將領少,混戰要求基層將領的指揮能力越高越好,而這點,顯然是對手有優勢。

諸葛瑾見狀,只能將重弩後撤,放到原本中軍的位置上集結,集中使用重弩來彌補基層將領不足的短板。

對面的荀攸也不甘示弱,將後軍的重步兵全部投向右翼,企圖用一側突破來壓垮張飛。

雙方的戰線完全絞在一起,正面戰線拼殺得極為慘烈,兩軍的士氣都很高,帶來的後果就是傷亡數字直線上升,整個戰場上彌漫著濃重的血腥氣,讓人喘不過來氣。

荀攸站在高車之上,看著已經徹底纏在一起狠殺的雙方將士舍命廝殺,騎兵奔跑追逐揚起的灰塵漸漸遮掩了戰場,讓整個世界都變得朦朧起來,但搖動著地面的隆隆馬蹄聲,鼓盪著熱血的咚咚戰鼓聲,令人瘋狂的喊殺和慘叫聲,還有那滲入骨髓中的,讓人渾身汗毛直豎的金屬撞擊聲,卻一絲不落的清晰傳入耳鼓之中,傳進荀攸的心里。

荀攸心里不由得嘆息,本來這場仗不應該是這樣的,如今的戰術雖然是也是預先計劃的,可這也是奈之舉,原本說好的援軍不能及時到來,夏侯兄弟又不能退,這一退就會將北邊紀靈部的側翼給暴露出來,所以,荀攸的選擇只能是死戰,就算將自己的部隊打殘了,也要將張飛進攻的力量給消耗掉遏止住,只要自己的後續援軍上來,那么一切就好了,希望主公不要繼續猶豫了。

激戰仍然在繼續,雙方都拼盡全力,能用上的手段都用上了,兩邊都沒有絲毫退卻的意思,戰斗從早上一直打到中午,然後又打到傍晚,這個時候,張飛陣營中異人多的優勢慢慢的發揮了出來。

先倒霉的是夏侯淵的騎兵,異人們開始在戰場周圍配合張飛的騎兵四處弄陷阱,夏侯淵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里,當然這些陷阱的級別也不會高,最多就是牽制一下夏侯淵的速度,影響不是很大,可是等到戰馬的體力下降的時候,這些小手段發揮出來的效果卻越來越強,經常能讓夏侯淵的部隊混亂一小會,然後張飛的騎兵會抓住機會反沖一下。

次數多了,夏侯淵漸漸的發現自己吃的虧越來越大,不得不分出精力去防備和追逐異人,可這么一來,張飛的騎兵卻又活躍起來,一來二去,夏侯淵竟然漸漸的被逼的向步兵退縮。以求得重弩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