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曹操親至南鄉易手(1 / 2)

某種程度上,戰場節奏就是戰術的本質。

曹操南鄉的攻略上,確實犯了節奏性的錯誤,當然,這也跟關羽一連串的敗績是分不開的,所謂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只要不被自己的失敗擊敗,每一次的失敗其實是向成功邁進的腳步而已。

關羽通過順陽漂亮的一戰重新站了起來,讓所有對關羽有些不以為意的人,都眼前一亮心中一凜,原來,關羽真是小覷不得的!

可惜的是,劉備的整體戰略並不支持關羽繼續乘勝進攻,這也是節奏使然,劉備現在的節奏必須主要集中在益州,益州本地百姓、世族的安撫,大批從荊州以及中原移民的安置管理,軍隊官員的調整和平衡,千頭萬緒讓劉備根本就無法在分心他顧,至於大批的征兵向東進攻荊州,那更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了。

雖然劉備也知道自己正在錯過大好的機會,可是又能如何呢?現實從來都不會因為人的意志而改變,劉備只能用機會還多得是來安慰自己。

但是這種機會曹操是絕對不想再給劉備的,因此,曹操這次集結大軍,小心謹慎的再次沿著冠軍到順陽這條路向著南鄉進軍。

曹操行軍法度嚴謹,前後左右斥候偵騎穿插覆蓋著巨大的范圍,直道周圍是騎兵來回奔馳守護著,道路上重步兵在兩側緩緩的行軍,中間是載重的馬車和重弩兵,馬車蓋得嚴嚴實實。不知道裝的是什么,每走一段路,重步兵就會輪班。疲勞的重步兵卸下重甲登上馬車休息。

在曹操的部隊後面,則跟著數量不少的異人部隊,雖然稍微顯得散亂,但是看上去也是有組織的,至少是按照兵種來分配行軍的。

浩浩盪盪的二十萬部隊,號稱五十萬大軍如同滾滾鐵流,向著順陽而來。駐守在順陽的關羽面臨著選擇,是堅守順陽還是撤到淅水以西去。

堅守順陽好處是有堅城可守,甚至還有機會再來一次水淹三軍。壞處嘛,自然是有可能被曹操分兵抄了後路;而選擇在淅西岸駐守,好處是有河水阻隔,曹操軍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合適的渡河方法。壞處是淅水那么長。關羽可能守不住,而且曹操占據了順陽之後,等於有了合適的前進基地,整個戰術也更加靈活了。

思前想後,關羽還是選擇了堅守順陽,曹操到了順陽,並不急著攻城,果然是先派偏師繞過順陽奪占上游的河岸。先將關羽的後路給斷了,同時也將關羽再次決堤放水的心思給滅了。

關羽親自帶著三萬兵在順陽駐守。關平領著湊出來的一萬騎兵在外游弋,原本指望能襲擾曹軍的後路,但是曹操的騎兵比關平更多,閻行更是比關平更強的騎兵將領,上次是中了關羽的詭計,被陷在山谷死地,才被關平輕易擊敗,現在兩人明刀明槍的一番爭斗,關平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閻行的對手。

曹操控制了淅水上游,嘗試性的進攻了一次,發現守軍相當的能打,特別是在關羽的指揮下,自己若是不付出巨大的代價,恐怕是拿不下順陽的。不過曹操從來就沒想過要硬打硬沖,上次順陽被大水淹沒的事實說明,順陽的地勢很低,既然關羽能水淹順陽,曹操一樣也能!

見到曹軍在城外修築土壘,關羽立刻就明白了曹操的打算,他可不想就這么束手待斃,等著大水來將自己困死在城中,當天晚上,關羽就率軍突圍,向著淅水的上游而去。

曹操似乎早有所料,立刻揮兵前堵後追,企圖將關羽軍圍殺在淅水岸邊,但是關羽身為頂尖武將自不是可以輕侮的,盡管只有三萬步兵,但是在關羽的帶領下,這群殺神撕開一條血路,一路連連突破曹軍的堵截,曹操的重騎兵因為地形的關系卻很難投入到溝壑縱橫、泥土松軟的河灘上去。

曹操干脆讓出西側,重點防御北面,然後在東南兩面用重步兵和重弩擠壓,騎兵則在外圍監視待命,順便也擋住企圖突進來救援的關平。

很快曹軍將關羽壓在了河岸邊上,關羽則只能背水一戰,正當曹操以為這次能夠將關羽悶殺在淅水邊上時,淅水上忽然出現了無數的燈火,卻原來是關羽早在河對岸上游隱藏了大量的船只,戰斗開始,這些小船趁黑潛入淅水,等到關羽到了河邊,就一燃燈火靠上河岸,將背水而戰的關羽接上了船只。

曹操大恨,立刻下令強攻,但是只能抓住了關羽軍的一個尾巴,關羽卻已經乘船渡河而去,曹操只能望河興嘆了。

兩天後,曹軍先派了一支騎兵從上游渡河,然後在河對岸廓清了一塊陣地,曹操伐木造筏,很快就搭建了一座浮橋,將大部隊渡過了淅水,關羽只能退守到南鄉城里,企圖依托南鄉城固守。

曹操再次分兵,令紀靈南下轉攻武當,這一下又打在了關羽的痛處,小城武當是通向楊縣要塞的必經之路,也是南向連接新城的中轉地,如果此處失守,關羽的後勤就徹底的斷了,南鄉也真正的成為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