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順君有喜(2 / 2)

劉敏伸手握著祖母的手,「祖母放心,孫女不會讓你失望的!」

「原本……我是不希望你繼承我的衣缽的……御史不是一個好差事……只是,祖母嫡出這一輩孩子當中,便只有你最合適……你母親……性子不是不耿直……是太過耿直了……御史,是需要耿直的性子,是需要剛正不阿的行事……只是過於的耿直過於的剛正不阿卻也是要不得……孩子,監察勸諫彈劾是御史的職責……但是卻不能完全拋開一切埋頭做這些……帝王若有錯……身為御史是要全力勸諫彈劾,即便丟掉了身家性命也再所不惜……但是要切忌……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萬萬不可罔顧江山社稷,更不能淪為別人手中對抗帝王的工具……」

劉敏神色認真地聽著。

劉沁喘了口氣,「當年先帝修建臨淮河的防御工事,朝中上下吵翻了天,御史台更是日日上奏勸諫,可是當時反對的人又有幾個真正去衡量過這樣做是不是就這般不對?……或許有……可是基於很多的事情,都選擇了忽略……先帝最後執意而為……為此,還有幾個御史以性命相勸……若不是當年的雪帝師從中斡旋,史書上必定會記下先帝這般一筆……還有當年……當今陛下生父當年和先帝的恩怨……御史台何嘗不是被人利用?」

劉敏眼眸一睜,顯得很是訝然,先帝和陛下生父的事情她也隱隱有所聽聞,但是隨著陛下的皇位越做越穩,所有人便對這件事忌諱莫深。

劉沁似乎也不願意提及這件事,沉吟會兒,隨即問道:「這一次,你們沒有隨著你的上峰一同去跪交泰殿,是為何?」

劉敏沉思會兒,「孫兒並不覺得如今最要緊的是豫賢貴君的事情。」

劉沁看著她,沒有發表意見。

劉敏頓了頓,繼續道:「如今西北戰火再起,軍需將士等等都需要有人監察,孫女認為,豫賢貴君謀害皇嗣一事雖然嚴重,但是卻及不上西北戰事重要,而且……皇嗣雖然事關大周江山,事關皇室後嗣繁茂,但是,說到底這件事也是陛下的家事,將它拿到朝堂之上,也是太過,更重要的是,孫女覺得這件事似乎有些太過火了。」她的話頓了頓,隨後方才道:「祖母,豫賢貴君的母族嫡姐是如今西北的暫代主將,還有……臨兒如今也是三殿下的伴讀,孫女思前想後,便只好這般處理。」

她也是上了折子,但是,卻沒有追著不妨。

劉沁看著眼前的孫女,雖然也是過了而立之年,但是她也從未真正地放心過,可是這一刻,聽了她的這番話,她想,她最後放不下的事情也可以放下了,「你能想到這些,那邊代表……你和你母親不一樣……」

一旁的劉家主聞言臉色有些僵硬,雖然母親稱贊女兒她心里高興,可是這樣明白地說出自己不如女兒,臉上還是過不去。

劉沁似乎猜到了女兒的想法,「不是母親偏心……若是今日換做你在御史台,你如今也一定是在刑部大牢,更何況,祖母偏心孫女,也是人之常情。」

劉家主微微一愣,她甚少見到母親說出這樣的話語,即便是她年幼的事情也未曾,思及從前,在看著眼前回光返照的母親,心頭又是一酸,母親雖然待她不算慈愛,但是卻也是極為上心,「是女兒無能,無法領會母親深意。」

「不是無能,而是……」劉沁神情有些飄渺,「當年……我又何嘗不是與你一般……出入御史台……也是遇事不平便言,只要揪到錯處便咬著不放,也自以為自己這樣是盡忠職守,卻未曾領悟到,御史最根本的使命不是這般盯著人揪錯處,而是通過彈劾和勸諫讓江山更加的繁盛穩固,百姓更加的安居樂業……」目光看向了劉敏,繼續道,「孩子,你這樣的做法很好……身為帝王,很多事情不可能遵照禮法而行……甚至很多事情,帝王所作出的決定讓人無法接受……祖母在內閣多年,方才真正地領會到什么樣子的御史,方才是最好的御史……一切以江山百姓為重,這才是御史心中最根本該堅守的原則……當今陛下不是昏庸之人……這一次豫賢貴君的事情,陛下既然有了這般決斷,那便有她的道理,更何況,正如你所說的,如今最要緊的是西北的戰事……豫賢貴君……或許真的也如你所猜想的那樣,這件事沒有表面的這般簡單……豫賢貴君他始終皇女的生父,還是蒙君怡的弟弟……陛下後宮安靜了這般多年,如今,終究還是亂了……當年,全宸皇貴君盛寵之時……朝臣曾極為憂慮,擔心會出現先帝和陛下生父的事情……可誰又想到,皇貴君在的時候,陛下的後宮那般的安靜祥和……如今的這個趙侍君……」

「祖母是擔心陛下會因為全宸皇貴君而過分寵愛如今的餓趙侍君?」劉敏開口問道。

劉沁垂了垂眼簾,「當年全宸皇貴君去之時……陛下那般情形……」話始終沒有說下去,卻反而是失笑一聲,「是我多慮了,當今陛下是先帝的女兒,當年先帝能夠熬過了,如今她的女兒也一定可以……而且……陛下雖然並非驚才艷艷,然而,卻也不是糊塗之人,當年皇貴君去的時候,陛下也能走過來,如今,應該不會……只是……敏兒,先帝當年選了當今陛下作為繼承人……也許也有陛下生父的緣故……如今臨兒是三皇女的伴讀……敏兒,我們劉家一生只會忠於當今陛下,所以往後絕對不能介入儲位之爭!」

劉敏認真點頭,「祖母放心,孫女明白!」

劉沁點了點頭,「你先出去吧,祖母還有些話和你母親說說。」

劉敏看著祖母漸漸褪去光彩的面容,心里極為的難受,或許她這般出去,便再也沒有法子和祖母說話了,可即便再難過,畢竟已經是過了那等可以隨意宣泄的年紀了,咬著牙,「那孫女先告退,祖母好生歇息。」

劉沁合上了眼睛,點了點頭。

待劉敏出去了之後,劉家主方才走到了床邊的小凳上坐下,「母親想跟女兒說什么?」

劉沁睜開了眼睛,精神卻已經比方才的差了許多,「知道我為何年前回京城嗎?」

「母親不放心敏兒。」劉家主道。

劉沁看著女兒,「還有你。」

劉家主一愣。

「雖然你也為人祖母了,但是在母親的眼中,你還是孩子。」劉沁緩緩地說著,隨後又沉默了半晌,「我去後,你便以守孝為名辭官歸鄉吧。」

劉家主訝然。

「雖然你如今只是在禮部掛了一個閑職,但是,母女同朝,終究不好。」劉沁認真地道,「劉家雖然沒有可以讓陛下忌憚的實力,但是……劉家的清貴,卻不能失去……這是劉家之所以能夠在那般多的家族當中獨樹一幟得人敬贊的根本……劉家不需要出這般多的朝中命官……」

劉家主沒有表態,只是愣愣地看著劉沁。

「母親在內閣多年,多多少少是摸明白了陛下的心思,陛下,不會願意看見再有一個過於耀眼的世家出現的,當年蒙庄兩家,後來的雪家……也是這個道理。」劉沁聲音已經顯得有些疲憊虛弱了,「母親為大周朝盡心盡力多年,即便到了最後,還是想為陛下再盡一份力……陛下也會念在這份上而厚待劉家……將來即便臨兒出了問題,陛下或許也會念在這份上而寬恕劉家……別怪母親……母親能夠做的,就只有這些……」

劉家主連忙握著劉沁已經顯得有些冰冷的手,「母親,女兒沒有。」

劉沁似乎已經沒有精力去揣測劉家主所說的是真是假,只是笑著點頭,「很好……你年紀也不小了,便好好安享晚年……敏兒是個有擔當也孝順之人,她能夠擔的起劉家的,臨兒……也是個聰慧的孩子……劉家有你們在,我也安心了……」

「母親……」劉家主聲音有些哽咽。

劉沁又是笑了笑,「我想聽聽你念書,便像是小時候一樣,跟母親再念一段可好?」

「好。」

永熙帝十五年十二月初,前內閣閣臣,御史台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病逝,永熙帝下旨追封其為太傅,厚葬。

在劉沁病逝之後沒多久,西北的戰事打響了。

而便也在同時,順君司徒氏傳出了有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