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拿起手中槍(1 / 2)

劉一民很快就被槍聲和吵鬧聲驚醒了。他爬在地上向下一看,那十幾個紅軍馬上就要跑到他跟前了。

後面追擊的國軍小頭目急了,大喊:「弟兄們,快打,*沒有子彈了,打死一個賞兩塊大洋,活捉一個賞五塊大洋!」

國軍士兵象吃了興奮劑一樣,嗷嗷叫著向上沖來。

一會功夫,雙方就戰到了一起。紅軍戰士們好像真的沒有子彈了,用槍又砸又打,但是人數太少,很快就被國軍打敗了。一群國軍士兵把紅軍按到在地,就要捆綁,山坡上江西方言、福建方言、廣西方言罵聲響成一片。

「媽的!」劉一民罵了一聲,跳起來就沖了下去。

國軍士兵正忙著抓人,槍都放在地上,只有兩個警戒的士兵端著槍嘻嘻哈哈的看熱鬧,誰也沒有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劉一民沖下去,一腳踢飛了一個拿槍警戒的士兵,另一個一看不對,拉動槍栓就要開槍,劉一民抓住槍一拉,把槍奪到了手里,那個士兵一愣怔,劉一民一拳打去,喀喇一聲響,那士兵的臉整個凹了進去,仰面就倒。劉一民一把抓過正在毆打紅軍的國軍小頭目,踩在腳下,掏出他的駁殼槍,往腿上一蹭,子彈上膛,「砰砰」朝天開了兩槍。

槍聲驚醒了其他國軍士兵,他們扭頭一看,一個身材高達的的叫花子一手拿著步槍、一手拿著駁殼槍,腳下踩著自己的排長,駁殼槍的槍口冒著青煙,就一下楞了,站著的,爬著的,都不出聲了。

一個紅軍爬了起來,順手拿起了國軍的一支槍,砰的一聲就把剛才正捆綁他的國軍士兵打了個腦漿四散。

這下亂了,國軍小頭目大喊:「弟兄們,上啊,他只有一個人,抓住他有賞。」

其他士兵馬上就去揀地上的槍,劉一民一看不對,腳稍微一用力,咔嚓一聲,國軍小頭目的胸骨就全碎了。手中的駁殼槍砰砰砰連續射擊,把搶先揀槍的幾個國軍全部打的腦袋開花。

四周一下就靜了,花白的腦漿混合著鮮血,嚇得剩下的國軍士兵站在哪里直哆嗦。

劉一民用眼掃了一圈,說:「我不想多殺人,別逼我殺你們,雙手抱頭站在一起!」

這時,那個率先拿槍的紅軍戰士喊道:「同志們,快把白狗子的槍揀起來,看住俘虜!」

紅軍戰士們揀起地下的槍,把國軍士兵圍成了一圈。直到這時,劉一民才哇的一聲吐了起來。

領頭的紅軍戰士走過來問道:「你是什么人?是第一次殺人吧?」

劉一民看了看他,八角帽、紅五星、紅領章、灰軍裝,年紀也就20來歲,是紅軍確定無疑。就反問道:「你們是紅軍么?」

紅軍戰士一口濃重的福建閩西口音:「是,我們是中國工農紅軍。謝謝你救了我們。你是什么人啊?」

劉一民心里想,這就是電影電視上演的紅軍啊,是世界上最英雄、最傳奇的紅軍啊,老天對自己也不錯,讓穿越到紅軍時代,總比穿越到什么漢末、唐末、宋末、明末、清末的好。跟著這支隊伍,只要運氣好,不死的話,自己就是以後繁榮富強的新中國的創建者一分子了,男子漢建功立業的機會就在眼前,以自己的學識和身手,說不定建國後授銜的將軍中就有自己呢。到那個時候,還可以見到自己的爺爺、奶奶甚至父母呢。

可是怎么回答呢?要知道紅軍部隊最注重純潔,共產黨最喜歡查祖宗三代,要是不把出身來歷說清楚,以後什么時候查起來都要糾纏不清。

他想起父親說過,他之所以叫劉一民,是爺爺為了紀念他老家的親人。

他們老家在河南豫西山區,有一年跑刀客,他爺爺小,和大人跑散了,被刀客抓住,幸虧被村里教書先生的兒子劉一民救了。後來回到村里,才知道全村就他們兩個活著,其他人全被刀客殺了。

這個劉一民可不簡單,從小跟父親讀書,還跟著村里一個受傷回家的老兵練槍法,十里八村的都說是出了個能文能武的秀才,後來到河南省會開封讀書,聽說上過機汴中學,考上河南大學後回家休假,結果就遇上了刀客。

劉一民把劉一民的爺爺送到親戚家,然後就去找刀客報仇了,聽說和刀客頭子同歸於盡,以後再沒有音信。為了紀念救命恩人,爺爺給自己唯一的孫子起名叫劉一民。

想到這里,劉一民回答到:「我叫劉一民,是河南人。」

紅軍戰士又問:「看你的槍打的很好,從哪里學的?」

劉一民說是跟村里一個獵戶學的,說那個獵戶是個老兵,參加過北伐戰爭,負傷後回家做獵戶,教了劉一民槍法。然後又把自己編的找刀客報仇的經歷說了一遍。

紅軍戰士說:「干脆你和我們一起當紅軍吧,紅軍是窮人的隊伍」。

劉一民說:「你先告訴我這里是什么地方?今天是什么日子?」

紅軍戰士說:「今天是1934年12月1日。」

劉一民一聽,這不是湘江戰役軍委縱隊渡過湘江的時間么?忙問:「我們現在是在什么位置?」

紅軍戰士說,這里是廣西灌陽縣的新圩。

劉一民心想,這就是湘江戰役的新圩阻擊戰啊,正在作戰的不知道是紅六師18團還是紅34師了。想想紅18團和34師幾千將士全軍覆沒在這片土地上,再想想桂軍民團在紅軍重傷員腦袋上補槍的的慘狀,劉一民就感到熱血上涌,既然穿越到這里,就絕對不能眼看著紅軍先烈的悲劇重演,就應該拿起手中槍,去勇敢戰斗。

想到這里,劉一民鄭重地說:「我願意當紅軍。」

紅軍戰士馬上握住劉一民的手說:「歡迎你,劉一民同志。」

很快,劉一民就清楚了這10幾個紅軍的身份,他們是紅34師殿後部隊的。

紅34師自長征以來,一直擔任後衛,與中央軍一路廝殺,傷亡很大。為了掩護紅八軍團轉移而與尾隨追擊的中央軍激戰數日後,部隊已經不足4000人了,接到上級命令撤到新圩接防,他們連負責殿後掩護,一路激戰,一百多人就剩下他們十幾個了,子彈也沒有了,現在就是要去和師主力匯合,誰知道差一點被白狗子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