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三戰小水(一)(1 / 2)

賀興華又來報告,說敵48旅發來電報,報告正在以急行軍速度追趕師部。劉一民說好,讓他們加快速度,特別是輜重營,要快點,就說前方正和紅軍激戰,急需補充手榴彈和機槍子彈。

賀興華走後,劉一民就帶著18團各部按戰前部署進入陣地。為了全部繳獲敵輜重物資,防敵破壞物資,劉一民特意命令新兵營抽調一個連,加強到四營。萬事俱備,就等46旅上菜了。

一個小時後,敵46旅沿著公路奔來。

敵46旅從旅長到士兵沒有一個人想到,那封由師座發來催促加速前進的電報是一張催命符。

要知道,當時的軍閥部隊中,能和湘軍在戰斗力上一比高低的,少之又少,也就是廣西的桂軍和青海的回回騎兵還可以與何健的湘軍相提並論,在湘軍官兵甚至普通老百姓眼里,其他軍閥部隊那是不值一提的。一句「無湘不成軍」道盡了當時的風評輿情。

而16師又是何健的看家部隊之一,中原大戰、爭霸湖南等歷次戰役中都有上乘表現,鮮嘗敗績。中央蘇區建立後,湘16師多次參與圍剿紅軍,說來也奇怪,在和紅軍交鋒中,湘16師幾乎沒有受過多少大的打擊。紅軍兩次圍攻長沙,湘十六師一次是何健收復長沙的主力,一次是堅守的主力,兩次任務都完成的可圈可點。

紅軍長征開始後,湘16師再次踏上何健圍剿紅軍的戰車,堵截、追擊,無役不與,連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幾次拼殺下來,特別是湘江一戰下來,湘十六師的自信心極度膨脹,中下級軍官們都把追擊紅軍看成是升官發財的通天大道,爭先恐後,趨之若鶩。特別是這個46旅,由於旅長章亮基榮升師座,別說是中下級軍官了,連普通小兵平時走路都恨不得把兩個鼻孔一直朝到天上去,仿佛自己也成了師座一樣,驕狂不可一世。

今天早上,師座命令全師出動截擊紅軍,46旅的任務是全師後衛,保護輜重。許多軍官心里老大不情願,明明是紅軍已經跑了,這個時候應該追上去狠狠咬他一口,捉住一個至少也是兩塊大洋啊!要是運氣好的話,能捉住*、朱德等首腦人物,那可是把子子孫孫多少代的榮華富貴都掙下了啊!弄了半天卻讓擔任後衛,這活是46旅干的么?再說,輜重營這幫家伙,干活磨磨唧唧,又是騾馬,又是大車,又是挑夫。好不容易收拾上路了,行軍速度卻上不來,害的46旅主力行軍也跟著變得慢騰騰的。

終於等來了師座命令加速前進的電報。敵旅長心頭一陣輕松,直接對參謀長命令道:「傳令全旅急行軍,盡快趕上師主力。告訴弟兄們,紅匪就在前面,功勞就在前面,大洋就在前面,女人就在前面。去晚了,別人吃肉我們連湯也喝不著。你親自去督促輜重營,膽敢拖全旅後退,軍法從事!」

看著旅座命令傳達後,全旅迅速變成三路縱隊,嗷嗷叫著跑步前進,敵參謀長拍馬就來到了慢騰騰的輜重營。

不等輜重營長解釋,敵參謀長的馬鞭就劈頭蓋臉地抽了上來:「王八蓋子滴,你想拖全旅後腿么?旅座命令,全旅急行軍追趕師主力,違令者軍法從事。」

敵輜重營長一邊躲閃著皮鞭,一邊掏出手槍,「砰砰」兩聲,朝天就是兩槍:「弟兄們,都給我聽好嘍,讓騾馬跑起來,全營急行軍。誰敢磨蹭,別怪老子的槍子不認人。」

敵輜重營馬上就行動起來,騾馬嘶叫聲,士兵呵斥聲、民夫的叫罵聲交織一起,人慌馬亂的,好不熱鬧。

忙亂中,一個挑夫的挑子被碰的東倒西歪,挑夫一急,索性撂下挑子,跳腳大罵:「王八蓋子滴,擠什么擠,急著趕去吃槍子么?」

敵營長沖過來對著挑夫就是砰砰兩槍,隊伍一下子就靜了下來。敵營長陰森森的說道:「都給我聽好了,哪個不執行命令,老子的槍子就找他算賬。」

就這樣,敵46旅緊趕慢趕,一頭撞進了紅18團的伏擊圈。

沒有任何懸念,敵46旅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在狹窄的谷地公路上,再度加強了火力的18團各營,用子彈和手榴彈給46旅上了一堂什么叫攻敵不備、什么叫火力突擊的課,短短5分鍾,46旅這支在追擊紅軍方面從不落人後的湘軍主力旅就被十八團用超密集機槍火力和手榴彈群構成的烈火神鞭打得癱瘓在地。

也許有讀者會質問,你也忽悠的太邪乎了吧,一個旅幾千人呢,別說是打仗了,就是殺豬也不會那么順利。

其實,還真的就那么順利。你想一想,那條公路是靠山修建的,一面是山崖爬不上去,遇到伏擊的時候,只能向前沖、向後退、向對面沖鋒或就地卧倒。向前?機槍封鎖。向後?機槍打的刮風一樣。向對面沖鋒?一溜30挺重機槍和100多挺輕機槍正在噴吐著火舌,那是一張密不透風的火網,何況還有兩個主力營戰士手中的步槍、沖鋒槍呢。咋整也不行,卧倒總可以吧?不行啊,老兄,頭頂上落下的可是國軍自己造的手榴彈啊,那質量,比紅軍蘇區造的草繩手榴彈的質量可是高多了。

還有讀者會問,那你怎么在第一波伏擊的時候,還寫到了湘軍士兵向前沖鋒和就地抵抗的情景啊,而且也沒有說這么快結束戰斗啊。

暈,第一波伏擊的時候,18團只有六挺重機槍、27挺輕機槍,那么長的行軍隊伍,機槍火力不可能一下子覆蓋的,總有湘軍士兵有時間作反應動作的。要不是有頭頂落下的成群的手榴彈配合,說不定湘軍還可以把戰斗打成個膠著狀態呢,甚至使戰局翻轉。難道讀者大大忘了紅軍最年輕的軍團長尋淮州率領紅十軍團一個師伏擊王耀武的獨立旅、結果反被王耀武擊敗的往事了么?第三波伏擊的時候和第一波大不一樣啊,那么多的機槍早就把行軍隊伍覆蓋的嚴嚴實實。別說是一個2團制的旅,就是一個師又能怎么樣啊?

另一個讀者說,那是一個旅,而且是戰斗力強勁的旅,你怎么忽悠的啊,紅軍竟然沒有一個陣亡,天上的神仙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