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余韻(三)(1 / 2)

牙屯堡是通道縣西部的一個鄉,向北距通道縣城縣溪只有幾十里遠,東北連接菁蕪州鄉,東經雙江可直接到廣西,西經大高坪、播陽至貴州的黎平。

12月11日夜,紅三軍團就是從這里轉向貴州而去。

13日早上一大早,街上的人一開門,就發現又有軍隊到了,以為還是剛剛過去的紅軍呢,一聽滿嘴的廣西話,才知道是李長官、白長官的桂軍又來了。

桂軍15軍43師師長韋雲淞是新桂系的骨干干部。他是廣西容縣松山鎮松山村人,17歲時只身步行800里到桂林參加蔡鍔學兵營,從此開始了他的南北征戰生涯。據說,當時他身上只有8文錢。

對於紅軍,韋雲淞是有深刻認識的。1927年南昌起義時,時任旅長的韋雲淞即率部在廣東截擊起義部隊,被葉挺、賀龍部擊敗,那是他作為高級軍官的第一次失敗,共產黨人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精神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湘江戰役時,他率部參加對紅軍的圍攻,算是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美中不足的是44師和24師在新圩阻擊戰中被紅匪偷襲,將桂系之花鋼七軍的山炮營徹底炸毀,損失慘重。特別是24師兩個團在古嶺頭被紅匪突襲,打了個全軍盡墨。韋雲淞知道,這樣慘重的損失桂軍是承受不起的,要知道桂軍主力也就5個師3萬人左右,一次損失十分之一,再來幾次這樣的損失,恐怕李、白長官就要再一次逃往香港避難去了。

湘江戰役後,雖然桂系高層對外只宣傳抓了多少紅匪俘虜,故意隱瞞淡化24師和山炮營的損失,並悄悄地抽調干部和民團,迅速補充了24師的編制,但追擊紅匪的行動卻愈發謹慎了。作為桂系高層之一的韋雲淞知道,李、白長官不是不想找紅匪報復,而是不敢報復,也報復不起。因為蔣委員長的中央軍也跟在紅匪背後,如果讓他知道桂軍損失慘重,或者再遭遇更大損失,那後果是不敢想象的。親身經歷北伐時期如日中天的新桂系被蔣委員長翻雲覆雨迅速瓦解的韋雲淞心里最清楚,蔣公比紅匪可要陰險多了。

昨天早上,前沿陣地報告紅匪跑了,韋雲淞第一個念頭就是追上去,狠狠咬它一口,為24師的弟兄們報仇。稍微一思量,可是不能感情用事,還是報告軍座吧。15軍軍長夏威接到韋雲淞報告後,也想到了24師被突襲的慘劇,怕紅軍來一個回馬槍,就直接報告白長官定奪。這樣一來二去,等第四集團軍長官部下令有限度追擊時,已經是中午了。韋雲淞只好整頓部隊,沿紅匪撤退路線搜索前進。結果一進入湖南的通道地區,竟然連一個紅匪的影子也找不到了。這下部隊的行軍速度快了,這不,13日中午,韋雲淞就已經率領著43師師部進駐了牙屯堡。

歷史上,紅軍12日夜里決定轉兵貴州後,紅五軍團曾經在牙屯堡東面的竹坪與桂軍打了一仗,史稱竹坪阻擊戰。紅五軍團完成阻擊任務後,掉頭追趕主力去了。

由於劉一民的到來,紅軍主力提前一天轉向貴州,通道地區只有紅18團一支部隊,而18團又北上小水、溪口伏擊湘軍去了,這就形成了通道西南部沒有一兵一卒、門戶洞開的局面,給桂軍快速前進創造了條件。

韋雲淞百思不得其解,紅匪能跑到哪里去呢?部隊四處搜索,都找不到紅匪的蹤跡。老百姓也眾說紛紜,有的說紅匪往通道縣城去了,有的說直接往貴州去了,還有的說夜里隔著門縫似乎看見紅匪圍著鎮子繞了一個圈又往東面的雙江去了。總之,沒有一個人敢肯定地說紅匪到底往哪里去了。想找什么自衛團、挨戶隊的來問問吧,一找才知道,這些家伙不是跑的不見影了,就是嚇的裝瘋賣傻什么也不說。韋雲淞知道,紅匪一定是把在江西蘇區搞的打惡霸那套辦法用到這些家伙身上了,畢竟人都是怕死、怕報復的么!

先頭部隊一直在請示向哪個方向追擊,是應該攻擊占領通道縣城呢,還是應該直接西出貴州?韋雲淞有點為難,攻擊占領通道縣城,會不會遭遇紅匪主力啊?西進貴州,恐怕就牽涉政治層面的事情了,必須有李、白長官的明確命令才行。現在的桂系已不是當初威風八面的時候了,干什么事情都要多想一想,不能再四面樹敵了。既然自己決定不了,那就矛盾上交吧,請軍座指示吧!

實際上,此時南寧的第四集團軍司令部,曾任國民革命軍副參謀長、東路軍總指揮、被國人許為一時名將、小諸葛的白崇禧也正在犯難。43師的報告他已經接到了,現在他正對著地圖研判紅軍的真實去向。

按照紅軍湘江戰役行軍拖沓的情況看,紅軍里掌權的學生娃娃一定會拖著部隊去湘西的。但是43師報告,一路追擊到通道牙屯堡都沒有發現紅軍蹤跡,引起了他的注意。走的這么干凈利索,不留任何掩護滯敵部隊,連傷員都帶走,紅軍決策者要么是一點都不懂軍事的白痴,要么就是有大智慧者確定了新的戰略方向。白崇禧傾向後者。因為,白崇禧雖然自負,但共產黨人的能力和水平他是清楚的,當年北伐軍中的共產黨員不必說了,他配合蔣介石搞「四一二」政變殺的共產黨人也不必說了,就是現在的紅軍中許多高級指揮員他也是了解的,那都是一時俊傑,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犯軍事常識錯誤的。現在紅軍去向不明,一個可能是轉向貴州,另尋生機;另一個可能就是隱蔽待機,有更大圖謀。

如果紅軍轉向貴州,中央軍必定趁勢跟進,一方面追剿紅軍,一方面圖謀西南。那樣的話,按照王家烈、龍雲和廣西方面密商的結果,自己應該揮師西進,與王家烈、龍雲部配合,共同對抗蔣介石吞並西南地方勢力的陰謀,讓其一石三鳥的計策落空。但是這個西進貴州的時機一定要把握好,太早了,不但容易與紅軍主力硬拼,而且也會給蔣介石留下擅自進軍貴州的口實;太晚了,要么紅軍把王家烈擊垮,要么中央軍把王家烈擊垮,都會把熱飯弄涼。

如果紅軍是在通道的某個地區隱蔽待機,那么他們的目標是誰呢?不外乎何健的湘軍和自己的廣西子弟兵。何健現在兵強馬壯,又靠上了蔣介石這座靠山,說不定今天和自己聯手追剿紅軍,明天就會奉蔣介石的命令調轉槍口打自己,這個家伙最擅長腳踏兩只船、見風使舵。所以,紅軍能讓何健吃點虧,那就讓他吃點吧,反正這家伙最近囂張的很。但是如果紅軍圖謀的是自己呢?想想湘江里漂浮的紅軍屍體,再想想新圩的炮兵陣地被炸、24師兩個團的悲劇,白崇禧就覺得完全有可能。

還是穩妥點吧!自己的廣西子弟兵本身數量就少,勢單力薄,經不起損耗。再說,還有蔣介石這個最卑鄙、陰險的家伙在旁邊窺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