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成都風雲(七)(1 / 2)

二天早上起來,吳征就送來了一份昨天接收情況的

坐在辦公桌前,翻著吳征的報告,劉一民就感到奇怪,這成都應該是很難見到這么好的陽光的,不知道為什么,從紅軍5日占領成都開始,連著幾天都是陽光燦爛,今天早上太陽一大早就照進了屋子里,把冬天的寒意驅走了不少()。看來老天爺都在啟示,飽經軍閥戰亂之苦的四川老百姓該翻身了。

從吳征的報告上看,這些四川軍閥橫征暴斂的手段令人發指,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以及那些小軍閥們都是弄錢的高手,把各自防地的田賦稅最少也往後多征了四、五十年,有一個家伙竟然把田賦稅征到了

放下報告,劉一民站起來,背著手在房間里踱步,想心事。

穿越前,劉一民既然精研軍史,自然對蔣介石的**和地方軍閥的歷史也多有涉獵,想起歷史上抗戰時川軍慷慨赴難,前赴後繼,浴血奮戰,就覺得消滅這樣一支部隊,心理負擔很重。因此,入川以來,都以奇襲俘虜為主,基本沒有對川軍痛下殺手。占領成都後,考慮到可能與川軍談判,也沒有對成都川軍各路將領的宅邸和家人、財產采取措施。

原來還想著歷史上的劉湘不抽大煙、不賭博、不嫖娼、不玩女人,又是川軍出川抗日的領袖,是一個值得人尊敬的對四川和抗戰有貢獻的人物。

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最後又都起義有功()。感覺除了楊森,其他幾個四川軍閥巨頭還都有可取之處。畢竟人都是復雜的,都要生存,都要維護自己的利益。雖然孔老夫子早就說過,亂世大富是可恥,治世貧困是無能。但想想民國時期社會如此黑暗,這些軍閥要生存發展,維護軍隊開支,自然要掠奪,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只要能做到外敵侵略面前共御外侮就不錯了。再說,國運如此,也不全是這些軍閥個人的責任,沒有劉湘、劉文輝,必然會有張湘、楊文輝地。

現在看來,事情很復雜,至少抗日戰爭爆發前的四川各路軍閥沒有一個好東西,都是民賊、民禍、民害。難怪二劉大戰時,劉湘的一個師長王緒曾對歡迎劉湘部隊的一個士紳說:「劉文輝不是好東西,你以為劉湘就是好東西了?都是一根**日出的貨,沒有一個好東西!」

這王緒和劉湘是四川「目堂」的同學,對劉湘可謂知之甚深,他說的話自然得之於他的觀感。當然,王緒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劉湘好歹還死的及時,得了個抗日英雄地名號。王緒起義後,於五十年代末曾想到深圳叛逃,結果被抓住後死在獄中。

再說這劉文輝,崛起時間雖然很短,但是手段卻相當激烈,一手抓擴軍,一手抓賺錢,販賣鴉片、放高利貸,啥都干。不斷參與四川軍閥混戰,在混戰中坐大,撈足了好處。偏偏被他的侄子劉湘打敗後,偏安一隅,主政西康時,對西康地教育又多有貢獻。歷史上,解放後劉文輝還做過新中國的林業部長。太復雜了!特別是劉文輝的胞兄劉文彩,曾被塑造為地主階級的代表形象,雖然那是特殊時代特殊需求的產物,難免有大量不實之詞,但是只要一看劉文彩既是劉文輝地禁煙主管、又是劉文輝的販賣鴉片地主管,就知道劉氏家族的錢是從哪里來的了。

看來。人地命運確實是隨著時代發展而發生變化地。抗日戰爭沒有全面爆發。劉湘就只是個軍閥。川軍也就只是軍閥部隊。沒有絲毫光彩可言。只有抗戰全面爆發。劉湘和川軍才會放出光彩。按目前地情況。紅軍遇到這些軍閥地財產自然是該沒收沒收。該分配分配。沒有什么好商量地。可不能因為自己是穿越而來地。熟悉一些歷史發展情況。反而縮手縮腳。

想清楚了()。劉一民就不再猶豫。交待吳征按照昨天早上地部署。清查各銀行里各路軍閥地存款予以沒收。特別是對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田頌等人地家產。要嚴格看管。等總部到了。再行請示處理。同時要把後勤處和輜重團通盤考慮分工。組成小工作隊。在成都大規模收集物資。

見吳征要走。劉一民想了想。還是交待他劉文輝有個哥哥叫劉文彩。是劉文輝地錢袋子。他開有銀行、當鋪。本金都是劉文輝、劉文彩弟兄販賣鴉片地收入。要特別注意徹查。

吳征走後。劉一民又想了想目前地態勢和七軍團可能承擔地任務。

現在中央軍恐怕已經齊聚仁懷地赤水河邊了。如果預料不錯地話。劉湘地部隊可能還在阻擋中央軍進川。但能不能擋住就很難說了。川軍南路主力估計已經向瀘州集結了。北路可能會收縮兵力。固守要點。現在地問題是紅七軍團下一步作戰行動怎么確定。是向西與一、九軍團夾擊消滅劉文輝部隊。還是向東與三、五軍團聯手迎擊劉湘南路主力。或者是出擊川北。與四方面軍聯手夾擊四川北路剿匪總指揮田頌指揮地各路川軍。

以劉一民地想法。應該迅速集中中央紅軍主力。與四方面軍聯手。消滅川軍北路部隊。實現與四方面軍匯合。解決張國濤問題。實現紅軍統一指揮。然後一面與劉湘談判。一面揮兵北上。解決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地各路軍閥。建立堅實穩固地根據地。發展壯大。迎擊日軍。

無奈總部沒有到達,這樣的大戰略必須通過中央會議才能確定,紅七軍團又急需整訓部隊,消化戰果,只能暫時等待了。

門開了,蔡中拿著今天的成都各家報紙走了進來。

看見蔡中笑眯眯的,劉一民就知道是昨天記者見面會的內容刊登出來了。

拿過報紙一看,各報紙基本都是全文刊登了紅軍各項政策,以大幅醒目標題完整記錄刊載見面會內容,如《紅軍要做民族抗日先鋒》、《抗戰必勝》、《打紅軍就是漢奸——劉一民將軍如是說》、《國民政府應停止內戰團結抗日》,《蔣委員長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必然破產》等

如《蔣委員長承認民不畏匪畏**》、《抗日先鋒,——紅軍軍紀小故事》、《英俊瀟灑、談吐不俗——紅軍衛戍司令劉一民將軍印象》、《智勇雙全之紅軍英雄劉一民》、《張漢卿應該羞愧上吊》等記者專訪()。

最搞笑的是一家小報,竟然以見面會主持人紅軍女戰士唐星櫻為題,寫了一篇《巾幗奇葩——訪紅軍女英雄》,把唐星櫻寫的是國色天香、木蘭再世。然後又編造了一段唐星櫻被惡霸搶親、路遇紅軍的傳奇經歷。最後記者筆鋒一轉,竟然說象這樣地美女都當紅軍了,我們這些年輕王老五還猶豫什么?再不當紅軍的話,娶老婆就只能娶無才無貌、膽小怕事的小腳女人了。

劉一民看的直笑,問蔡中唐星櫻看到報紙沒有,蔡中也笑了,直接說估計沒有。

笑完了,劉一民告訴蔡中要抓緊做幾件事,一個是給曾照那里配干部,幫助他接受兵工廠的資產、設備和技術人員;二是給陳同的野戰醫院配干部,到華西醫科大學和成都各醫院去做工作,爭取多挖醫生、護士,多搞葯品器械,爭取給各師都設戰地醫院,各團設戰地救護所,醫護兵派到排。三是組織力量深入各部隊檢查指導訴苦和三查活動開展情況,確保部隊整訓後能融為一體。四是幫助馮達飛盡快把教導隊拉起來,短期培訓一批基層骨干。五是搞一次科技人才座談會,把成都各行各業的尖端人才請來,我要親自和他們座談。

蔡中走後,劉一民想想不放心,就到曾照接管的兵工廠去了。

四川兵工廠,最早是楊森辦的,可以生產一些川造步槍。後來楊森戰敗後落到了劉文輝手里,劉文輝怕引起各路軍閥不滿,宣布不再造武器,改成了24軍修理所。劉文輝為了解決兵工廠地鋼材問題,還專門在威遠建了一座新式的鋼鐵廠,可惜剛生產了50鋼,二劉大戰就爆發了,鋼廠也被迫停產了。

劉一民到兵工廠地時候,曾照正坐在廠區的一塊石頭上罵娘()。

看見軍團長來了,曾照不罵了,但渾身仍然在顫抖,劉一民一問才知道,原來成都的兵工廠有兩個廠區,和漢陽兵工廠齊名。楊森撤退的時候把四川兵工廠,也就是城外岷江北岸的廠區一把火燒了。只剩下城里地機器制造局廠區,落到了劉文輝手里,開始造幣了。結果去年劉湘打敗了劉文輝,把機器設備和材料全部運到重慶去了,光剩下一座空場區。本來這里可以生產步槍、機槍、老式山炮、手榴彈的,現在什么都沒有了。

劉一民也非常失望,緊趕慢趕還是讓劉湘搶先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去把重慶占了呢,現在已經不可能了,劉湘早有防備了。剛才還交待蔡中派干部幫助曾照來接受呢,忙活了半天,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奶奶地!

看曾照仍在生氣,劉一民就告訴他,不要失望,兵工廠一定會有的,設備一定會有的。現在把工作重點轉向找人,找原兵工廠留下的技術人員和工人,挨門上戶,一家一家動員,盡量全部帶走。

曾照忙著去打聽留下的人員情況了,劉一民灰撲撲地往回走,一路上直懊悔。看來還非得去搞閻老西的兵工廠了,而且還得快一點。

仁懷小河口渡口,現在是人喊馬叫,中央軍薛岳部萬耀煌13師主力全部抵達這里,正在架設浮橋。

萬耀煌最近感覺自己地好運氣到了!洋坪鎮後山主峰戰斗,自己雖然損失慘重,但是紅匪也不好受。相比薛岳的中央軍嫡系部隊,顯然自己地13師是出了彩的。這到了遵義,又是自己地部隊率先發現了紅匪的蹤跡,薛岳已經明令表彰了。看來,鄂軍也好,中央軍也吧,憑地都是實力和運氣。只要打好了,不怕委員長看不見。

按照萬耀煌的想法,最好是等到委座和劉湘談妥了,在揮兵入川。可是薛岳等不及了,嚴令13師由仁懷入川,控制古+。萬耀煌沒有辦法,不得不連夜進發,一大早就趕到了渡口。

渡口的渡船在紅軍渡河時被用來架浮橋了,紅軍過河後又進行了破壞,13師工兵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造了幾只筏子,劃過赤水河,在兩岸拉繩造浮橋()。

沒有辦法,部隊只能在河這邊等了。萬耀煌邊等邊慶幸,幸虧紅匪主力早就走了,如果還在附近的話,全師暴露在渡口,那不是給人家樹地靶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