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忙碌(1 / 2)

一民向中央報告和馬鴻逵談判結果後,就把翡翠西、唐玄宗泰山封禪文告玉蝶交給了中央()。

、周恩來都是識貨人,自然知道這是國寶中的國寶,喜的讓劉一民帶著羅榮桓、蔡中、曾中生、吳征、錢壯飛、胡底去總部做客。

喝酒時候,蔡中趁機問,這兩樣東西值多少錢?

笑呵呵地說:「蔡中同志,這是無價之寶,不能用錢來衡量。現在是戰亂年代,軍閥們為了滿足自己私欲盜賣國寶,把我們的寶貝都糟蹋了。既然東西到了我們手里,我們就要好好保管。如果真要說個價錢的話,在我看來,到了我們革命勝利後,即令是有人出一個億,我們也是不賣的。」

聽的蔡中直咋舌,吳征說:「這下完了,蔡主任的老婆要給軍團長洗六個月衣服了。」

朱老總一聽就:「蔡中不是沒老婆么?怎么能給劉一民洗衣服呢?」

羅榮桓忙把兩個人打賭事情說了一遍,、周恩來、朱德聽的都是哈哈大笑。

激之下,趁著酒興,揮毫潑墨,把自己1920年作的《沁園春長沙》寫了一遍,題上贈劉一民同志,交給他,要他帶回去玩賞()。

劉一民一看,主席寫的很心,又是趁著酒興潑墨,絕對是珍品。就喜滋滋地收好,帶回去讓唐星櫻小心收藏,萬萬不可遺失。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紅七軍團部常忙碌。

胡底忙著與步芳派來地馬德談判。李清忙著與閻錫山派來地陳敬棠談判。

吳征地後勤司令部忙著督各部隊接受戰馬和牛羊。搞屯墾、辦養殖場。還在准備著開辦汽車、摩托車駕駛和維修培訓班。

曾中生領著參謀處辦了紅七軍團第一期參謀培訓班。同時組織力量繪制陝西地圖。著手組織部隊培訓各地地民兵骨干。

蔡中領著政治部開辦政工干部培訓班。抽調人員繼續參加陝西抗日民主政府組織地工作隊。

羅榮桓找來楊大林個人一起研究起草劉一民交待地紅軍軍法條例。准備籌建紅七軍團軍事法庭。

劉一民著手修改現行地國民教育課本。准備在全軍團普及小學、中學教育。

按照歷史展進程,全面抗戰到37年才能爆。這中間有2年時間,劉一民就想抓緊時間提高干部戰士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上去了,對武器的掌握使用和對戰術理解的能力也就上去了。但是,劉一民看了西安的小學課本、中學課本後,感覺太簡單決心結合課本,再加進一些內容,讓針對性更強一點。

經過幾天的努力,小學課本的語文、算術已經改好,劉一民把軍團部受過大學教育的干部集中起來,進行了討論後又征求了原陝西省教育廳有關人員的意見,又組織了一部分西安市各學校老師的意見,最後算是定稿了。書名就叫《工農紅軍小學教育教材》,編訂名字落款為紅七軍團長劉一民()。

書編好後,馬上就組織印刷,到各部隊讓戰士們學習。

為了保證戰士學習效果軍團專門成立了教育委員會,由蔡中任主任,野戰醫院政委凌昆和軍團政治部教育科長李國英任副主任,組織部隊以團為單位,開辦紅軍夜校。從成都帶來的大學生中間選了一部分人又從西安各高校中抽了一部分人,給各部隊配齊教員。

小學教育是針對文化水平偏低的普通戰士開展的了滿足那些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干部戰士學習提高,劉一民又著手編訂中學課本語文、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日語七門課。一直忙了十幾天,才算見功。

這次民把西安能請到的專家名流都請來了,紅七軍團的幾個留過學的人象陳同、曾照、周勛、鄭燕、楊大林、彭程,還有國內名校畢業的沈謙一、孫家琪、晶晶、凌昆、陳子虛、楊唯、王鵬舉、唐星櫻等,都參加了討論,對大家不太了解的新知識進行了詳細講解。最後,專家、老師和干部們一直認定,這套中學教材是國內最完備、最先進的教材。

得到大家肯定後,劉一民就讓蔡中和凌昆馬上安排印刷,到部隊讓戰士們學習使用。書名定為《工農紅軍中學教育教材》,編訂人當然是劉一民了。

考慮到其他紅軍部隊戰士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劉一民要蔡中向紅軍總政治部請示,是不是可以把教材到其他部隊,讓戰士們學習。

紅軍總政治部馬上要走了教材,經過研究後,決定各部隊派人到七軍團學習開辦紅軍夜校的經驗,領取教材,組織戰士學文化。並責成紅七軍團教育委員會,負責全軍紅軍夜校戰士學業升級考試、頒畢業證工作。

忙完了小學、中學教育教材編訂工作,劉一民找來李清和胡底,詢問與馬步芳和閻錫山談判情況。

胡底報告說,馬步芳部俘虜軍官的談判進展順利,都是用黃金結算,包括保安團、民團的軍官在內,從副師長、旅長到排長,總共換了380萬元,已經全部結清,馬步芳另外賠償擅自攻打天水給我軍造成損失120萬元,總計500萬元()。

經全部交後勤司令部。現在這些軍官已經在馬步送下返回青海玉樹,但馬步芳談判代表馬德和馬朴沒有走,他們想贖回那些被俘的士兵,問題是接受不了軍團長定的價格。這幾天馬德和馬朴都在纏著要見軍團長,因為軍團長忙,我沒有打擾你,把他們涼在那里。

李清報告說,和陳敬棠談判不順利,這老頭不好纏,動不動就要自殺。每天都是從早吵到晚關鍵時候這老頭就來這一手,搞的很頭疼。

劉一民問李清:「是他不願意賠償呢還是別的原因?」

李清說:「他不是不願意賠償,問題是雙方差距太大。軍團長給閻錫山寫的信是要2000萬的錢或物資,陳敬棠說他的底線是300萬如果我們多要一分他就死在這里。還說什么他老了,完不成任務無顏回山西,寧可死在這里也願意回去丟人。

劉一民覺得奇怪,問李清:「你沒告訴他,如果達不成協議,我們就自己去山西弄錢?」

李清苦笑一下,道:「這種威脅的話我每天都要說幾遍,可是這老頭咬定雙方正在談判,不是他們沒有誠意而是我們要價太高,我們如果在達成協議前向山西動手,他就死在西安,要讓天下人看看,紅軍也會背信棄義。」

劉一民知道,歷史上陳敬1938年就死了在日軍搜查到他全家藏身的地窖後,舉家遇難,是有名的三晉三烈士之一。閻錫山還真會選人,竟然派這個人來,估計就是看中了他的氣節和忠烈。

想了想,劉民就說:「閻錫山和馬步芳不同閻錫山的父親閻書堂老先生臨終時,把家產專門拿出來一部分搞慈善事業,並交代閻錫山不得用他的遺產買軍火。這老先生是有憂國憂民之心的人()。閻錫山本人也錯,雖然他是軍閥,雖然他很反動是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保境安民和展山西民生經濟上。這次出兵陝西,估計是蔣介石給他畫了個大餅經不起誘惑才上當的。再說晉綏軍的紀律還不錯,過河後沒有故意破壞。這個陳敬棠是飽學之士很有修養,很有氣節。對他說話要客氣要在言語上傷害他,生活上盡量照顧,年齡大了,如果在我們這里有病了就說不過去。」

李清和劉一民在一起時長了,了解他,知道他看人很准。只要是他說不錯的,那這人就一定不錯。不過,李清還是問道:「軍團長,那你說這事情咋辦?不能這樣老拖著啊?」

劉一民瞅瞅李清著急的樣子,撲哧下就笑了:「我說李清,你現在已經是紅軍主力師師長了,這點小事還來煩我?這樣,當初我給閻錫山寫信要2000萬也沒有什么根據,更沒有向主席他們匯報過。你看著辦吧!我考慮啊,閻錫山得拿500萬元。不過,這500萬元,我不要錢,一是要閻錫山把他的兵工廠設備給我們分一點,讓我們能造步槍、機槍、和迫擊炮、山炮、野炮及彈葯。日本人馬上要在華北動手,兵工廠在太原很不安全,及早給我們一點有好處。二是讓他幫我們開鐵礦、煤礦、建鋼鐵廠和電廠,電廠設備由他們提供,其余鐵礦、煤礦、鋼鐵廠,他們提供技術人員就行了。三是雙方締結密約,保護商路通暢。我們從美國購買的設備需要從他們那里過路,必要時還得借用他們的名義到天津港口提貨。要是他們不願意給我們設備,給錢也行,不過給錢的話,500萬以外,要再給1c0萬或50萬元的鋼鐵。這個談判,你把曾照、沈謙一叫上,他們懂得。總之,和閻錫山的談判要靈活,最根本的問題,是要解決我們的設備、物資從山西過路的問題。明白了吧!」

李清想了想:「要不,你抽個時間見見陳敬棠,他很想見你。」

劉一民爽快地說:「可以,現在了,明天你們先談,明天下午我見見他。」

見李清的事情說完了,胡底就問馬步芳那邊怎么辦?

劉一民說:「馬步芳和閻錫山不同,馬德和陳敬棠也不同,按我的本意,是根本不同他們做交易的()。不過,我們現在需要資金,這樣,你和他們談,每個普通士兵塊銀元,班長800塊銀元,一分都不能少了。另外你告訴他們,如果膽敢再攻擊紅軍,那我們抓住他們就一律公審槍斃,絕不容情。」

胡底見劉一民心情很好,就說:「是不是給點上下浮動的余地,談判么,總是有要有還的,以達成交易為准么。」

劉一民點點頭:「你和李清兩個商量著辦,既然讓你們負責,那就是你們有這個能力。抓緊時間們還有許多事情等著去辦呢!」

胡底這才滿意地和李清一起離開了劉一民辦公室。

吃過晚飯,劉一民覺得這一段時間忙得頭昏腦脹,光顧著編訂教材了,也沒有顧著下部隊看看知道各單位的屯墾搞得怎么樣了,養殖場辦起來沒有,就叫上羅榮桓、蔡中、曾中生、吳征、唐星櫻,到郊區軍團直屬部隊的農場去看看。

吳征對各單位屯墾點很熟悉,領著幾個人騎馬出了西安城,到了炮兵師的農場。

夕陽下的田野里一片蔥綠,宛如綠色的

看上去令人心曠神怡。

在農場輪班的是炮兵師三團七營二連,戰士們正在吃晚飯軍團長來了,連長范世英、指導員苑朴正就馬上就集合隊伍,請軍團長講話。

劉一民笑笑說:「哪有那么多話可講,我們只是來看看,大家繼續吃飯。」說完,就端過戰士們的碗看了一下錯,小米稀飯,每人一個白面饅頭、一個黃面窩頭,菜是腌蘿卜絲、白菜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