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發展(一)(1 / 2)

潔和黃薇發言結束後,開始了記者提問()。

由於都是同行,李潔和黃薇在上海新聞界也薄有名氣,人又長的漂亮,氣質高雅,所以,提問的記者們提的問題都很文明、很照顧同行情意。所以記者提問進行的都很順利,有問有答。

快結束的時候,《新聞報》的記者,也是和李潔、黃薇一起去西安采訪的,舉手說道:「李潔小姐、黃薇小姐,我和你們兩位一起去西安采訪,親眼目睹了紅軍在西安發展民生、改善老百姓生活的舉措()。客觀地說,你們的報道是真實的。我們見到的紅軍,確實是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考慮的。剛才,你們已經介紹了為什么要第二次去采訪紅軍軍團長劉一民,說的也很清楚,我也相信。但是我有個問題想請問黃薇小姐,那就是你真的不是因為對劉一民產生好感、想進一步交流才繼續采訪他的么?請說實話。」

這個問題看似尖銳,實際上是那個時代商業化報紙為了吸引讀者慣用的手法,就像劉一民在成都開記者會時、有記者問劉一民有追求者沒有一樣,只是噱頭而已。

按照李潔和黃薇事先的商量,這個時候應該直接回答不存在對劉一民有好感的問題,第二次采訪純粹是為了向讀者負責、把問題搞清楚,是為了維護新聞記者職業道德。

令李潔想不到是,黃薇這個時候亂了。

這黃薇家是印度尼西亞華僑,父親是個橡膠園主,從小被送到美國讀書。30年代,上海是亞洲最繁華的城市,因此,黃薇在美國畢業後就回到上海找了份記者工作,干的是有聲有色。不過,那個時候的上海冒險家的樂園。身邊接觸的人大部分都是蠅營狗芶之徒,很少有象紅軍戰士那種為理想而戰的精神風貌。這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樣,到了該找對象的時候,思想比較敏感易想七想八。何況黃薇接受的是西式教育,腦子里很少有國民黨、**那種互為敵人的提防。這一聽記者這樣問,腦子里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那個偉岸挺拔的身影、那雙黑寶石一樣的眸子、那好聽的充滿磁性的聲音、那邏輯嚴明充滿智慧的語言事先商量好的回答忘的一干二凈,臉色緋紅,柔柔地說到:「有好感又能如何?他已經有夫人了。再說,他那么優秀,我,我怎么能配得上他。」

黃薇這話一,新聞發布會場的氣氛一下就熱烈起來了。

年代,當記者不容易了生存,沒新聞想造新聞,小新聞想弄成大新聞,恨不得天天制造轟動效應。

加上海租界多,大部分記者根本不怕國民政府的管制措施,大不了往租界一躲就是了()。因此那個時候記者的膽子都特別大。這個新聞發布會,之所以有這么多記者來捧場,除了李潔、黃薇是同行加美女的原因外看點就是女記者深入紅區采訪遭別有用心之人的誣陷。本來新聞發布會就要結束了,有的記者已經准備走了。這黃薇的話一出口,這些人精一樣的記者馬上意識到更大的看點出現了,那就是美女記者心儀紅軍將領。於是,這些記者紛紛舉手發言。後面輪不到的,就開始往前擠面失控了。

李潔和黃薇請地主持人一看馬上就不了場了。就草草宣布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著李潔、黃薇就迅速離開會場。後面跟著一群記者不停地追著發問:「黃薇小姐。你確定你喜歡劉一民么?」「李潔小姐你是不是也對劉一民有好感?」「黃薇小姐。能給我們描述你心目中地理想愛人是什么樣子么?」「李潔小姐。劉一民符合你地擇偶標准么?」「黃薇小姐。劉一民身高多少。年齡多大。家住哪里。什么學校畢業?」「李潔小姐。劉一民地夫人是哪里人。她有你漂亮么?你確信你能比過她么?」等等等等。亂七八糟。問什么地都有。

直到李潔和薇逃進了公共汽車。這些記者才停止了追趕和發問。

第二天。上海各大報紙地標題基本上都是「女記者深入紅區采訪遭別有用心之人誣陷」、「美女記者心儀紅軍英雄」等等。把這個事件操作得火如荼。

李潔和黃薇逃離記者會現場後。回到了黃薇在上海地家。兩個人誰也沒有想到新聞發布會如此收場。垂頭喪氣。

黃薇越想越對自己生氣。忍不住就低聲哭開了。

李潔本身性子就急。見黃薇哭。忍不住就說:「大小姐、大美女、大才女。別哭了。誰讓你臨場發揮失常。

河呢?這下好了,我們兩個徹底成上海灘名人了,子淹都能把我們淹死。真看不出,平時溫文爾雅的黃大才女,竟然在記者面前情不自禁吐露心聲。看來,我們黃大才女是動情了,是該找對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