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九章 公祭(二)(1 / 2)

然後羅榮桓就陪著劉一民去瞻仰烈士遺容()。

在劉一民心里,對戰爭的殘酷性是有充分認識的,他也知道歷史上僅冀南我軍就犧牲了幾十個旅、團級干部,但是自從他參加紅軍以來,特別注意保護部隊骨干,自湘江整編成軍後,雖然歷經大戰惡戰,無論是紅軍時期還是上抗日戰場以來,教導師序列從沒有陣亡過主要干部。李亦就的犧牲,讓劉一民內心里早已悲痛欲絕,只不過敵情緊迫,作為一支大軍的主帥,他只能把眼淚流進肚里而已。

人都是這樣,只有自己最親近的人的死,才能讓自己不由自主地淚如泉涌。劉一民現在早已融入了這個時代,他所有的親人就是他的這些戰友們。這一見到躺在棺材里的李亦就,劉一民顫抖著伸出雙手,輕輕地撫*摸著李亦就已經徹底僵硬了的瘦削的臉龐,喊了兩聲「亦就」,就暈倒在了棺材上。

羅榮桓和接到通知趕回南宮的蔡中、曾中生把劉一民拉起來,把他扶到椅子上,掐了半天人中,才算是把劉一民弄醒了過來。

醒來後,劉一民眼睛直勾勾地盯著羅榮檉和蔡中,半天才說:「寺內壽一竟敢殺我大將,該死!」

羅榮桓知道劉一民這話不是隨便說的,可能他心里一直就在醞釀一個計劃,要取寺內壽一項上人頭。李亦就的死,恐怕會刺激他下決心進一步策劃實施這個計劃()。不願劉一民涉險的羅榮桓喊李小帥倒了杯水,讓劉一氏喝了一口,這才勸到:「李亦就同志壯烈殉國,大家都很悲痛。我和他是從秋收起義走過來的戰友,想起他當年的模樣就想掉淚。不過,戰爭有它自己的法則。自我們參戰以來,死在我們手里或間接死在我們手里的日軍中將就有三名,少將7名,佐官就更多了。我們恨日軍,想殺寺內壽一,恐怕日軍更恨我們,寺內壽一做夢都想除去我們幾個。打仗總是要有犧牲的,作為我軍高級將領,師長可不能被仇恨左右。

主席不是說了么?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何況我們已經消滅了二十一師團主力和獨立混成第四旅團,收復了冀幸礫,據地,在一定程度上為死難的烈士報了仇。師長接下來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實施中央賦予教導師的戰略任務,而不是念念不忘報仇。」

見劉一民情緒有所緩解,羅榮桓不再乒說,他知道劉一民雖然比他年輕,但眼界、思想那絕對是一等一的,不用多勸,點到即可。果然,歇了一會兒,劉一民緩過了勁,就悶聲說道:「讓烈士們入土為安p巴!

按照後勤司令部准備的公祭議程,是由防空旅戰士們負責抬靈,到墓地後,由韓前進主持,羅榮桓介紹李亦就同志生平並講話,然後的南宮各界代表言。劉一民看後,提起筆就做了修改,改為由回到南宮的領導為李亦就抬靈,羅榮桓介紹生平講話,蔡中宣讀教導師追授烈士們榮譽稱號命令,劉一民講話,為了避免時間過長,日軍現後實施空襲,各界代表就不言了。

上午九點,南宮大街上一片肅穆,隨羅榮桓返回南宮的教三旅騎兵營率先整隊馳出營房,然後是隨劉一民返回南宮的警衛團列隊,以檢閱姿勢在前引導,劉一民、羅榮桓、蔡中、曾中生、吳征、胡底、袁國平、韓前進八個人抬著李亦就的靈柩在前,防空旅、編練司令部干部戰士抬著其他烈士的棺材隨行,後面是炮兵旅步兵營、工兵團列隊護送,向墓地逶迤而去。沿途的群眾哭聲一片,跟著部隊到墓地為烈士們逞行。

公祭儀式開始後,羅榮桓詳細介紹了南宮空戰情況,介紹了李亦就烈士生平,介紹7日軍對冀南瘋狂轟炸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群眾財產損失情況,也介紹了教導師消滅日軍二十一師團主力、獨立混成第四旅團和在辛集鎮重創日軍冀中圍剿重兵集團的戰績,號召冀南人民團結起來,在各級抗日政丶府的帶領下,開展生產自救,積極參加民兵和各類抗日組織,保家衛國,苦練殺敵本領,隨時准備著打退鬼子的進攻和掃盪()。號召教導師和冀南軍區、魯西軍區、冀中軍區各部隊,向烈士們學習,牢固樹立不怕苦、不怕死、堅決抗日到底的精神,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將日寇驅除出中國!

蔡中宣讀了教導師黨委對防空旅、防空一團的嘉獎令,宣讀了追授李亦就等烈士榮譽稱號的命令。

命令宣讀完後,八路軍教導師師長、黨委書記、陝西省軍區司令、黨委書記、抗日軍政大學校長、天津前委書記劉一民表了題為《紀念李亦就》的簡短講話。

墓地上籠罩著說不盡的哀傷,時不時傳出的輕聲啜泣讓這哀傷不停地向遠處蔓延,一直蔓延到每個人的心里。

劉一民的話低沉有力:「李亦就同志是參加過秋收起義的老紅軍、老革命家。從秋收起義到蘇州,根據地到奔赴抗日戰場,直到為了保衛南宮人民的生命財產而與日軍強大機群拼死抗擊,他的一生是為中國人民爭取民莰解放、國家獨立而奮斗的一生、奉獻的一生。

李亦就同志是以學生身份參加秋收起義的,他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是因為他認清了當時中國的現實,認清了只有**才能救中國,認清了只有跟著**拿起槍桿子奮斗才能解放中國。這個道理以後會被中國人民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的實踐所證明。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有些人活著是為了欺壓別人,有些人活著是為了蠅營狗苟,還有些人活的渾渾噩噩、漫無日標。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而活著的,他們活著的意義就在於團結和帶領群眾為了理想而奮斗。這些人是我們民族的脊梁、精英和驕傲。李亦就同志就是這些人的一個代表。

無數**人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奮斗、壯烈犧牲,他們的犧牲比泰山高、比泰山重,因為他們喚起了無數的人,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為打敗日本鬼子、建設新中國而奮斗()!

我們悼念李亦就同志,要學習他全黨、全軍一盤棋的大局觀念,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到哪里都能生根尖牙,帶領群眾、率領部隊展一個新局面。要學習他勇於奉獻、敢於犧牲的精神,面對強敵,無畏無懼,決死一戰,死也死的偉大、光榮!

現在,日本鬼子猖狂之極,在山西進攻掃盪我抗日根據地,在冀中、冀南、魯西瘋狂圍剿屠丶殺我軍民。但是,日本鬼子怕就怕我**民團結起來、動員起來,與他們拼死作戰。李亦就同志和所有犧牲的烈士們已經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我軍各部隊,根據地各級組織都要向先烈們學習,到群眾中去,組織群眾,動群眾,武裝群眾,把華北、把全中國都變成抗日戰場,這樣以來,日本鬼子必然滅亡,我們的抗戰一定勝利!」

劉一民講完後,烈士們的靈柩全部下葬,全體戰士對空鳴槍三響。

回到師部後,劉一民稍事休息,就接見了魯賁、孟慶山、呂正操。

看了三個人提交的整編方案,竟然和歷史上冀中我軍統一整編時的方案差不多,唯一的變化是由於孟慶山擔任了政委,河北游擊軍各部隊的領導人沒有因昝編而作大的調整,基本上司令改任成政委,司令由人民軍的骨干軍事干部擔任。劉一民看後很滿意,這個方案切合實際,避免了歷史上對河北游擊軍整編時的錯誤和遺憾,保證游擊軍隊伍不散。

劉一民親自給三個人倒了茶,幾個人邊說邊聊,從孟慶山受命重返冀中開始,聊了呂正操小樵整編和到阜平整「聊了孟慶山如何拉起游擊軍,聊了冀中突圍。

這一聊就聊到了吃飯時間,劉一民見幾個人談興正濃,就請羅榮桓、蔡中、曾中生、吳征幾個人一起陪晷中同志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