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0章 隴海路之夜(一)(1 / 2)

就在劉民率本力渡過黃河邊回魯中的時候,八路軍魯加甲匹司令、教二旅旅長劉建立指揮教二旅、魯西警備旅、魯西南警備旅主力已經隱蔽抵達單縣與砌山交界處()。

從紅十八團到中央警衛師,劉建立一直是參謀長。在成都成立紅七軍團時,劉建立才開始擔任紅十二師師長,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紅十二師被改編為教二旅,劉建立自然成了教二旅旅長。

隨劉一民一路征戰,劉建立和高原、李清、陳大勇、張洪濤、洪遠、趙山、雷鳴、李昌一樣,成了我軍名將。這次劉一民命令他統一指揮三個旅組成戰略集團行動,那就是對他的指揮才能的充分肯定。

接到南下隴海路、准備襲占連雲港的命令後,劉建立和曾春鑒、許世友、朱良才率領部隊晝夜兼程南下,到魯西南與陳士渠、唐亮匯合後。幾個人召開作戰會議,反復商量,決心迅突破隴海路,到連雲港附近隱蔽待機。不過,這如何過路需要認真考量。這幾個人都是我軍名將,對劉一民的部署心領神會,那就是要秘密穿越隴海路,神不知鬼不覺地隱蔽接近連雲港,關鍵時候動雷霆一擊。但是,偵查現,日軍對隴海路沿線采取了嚴密地防衛措施,依托鐵路建有三道封鎖線,這么大規模的部隊要想人不知鬼不覺地穿越封鎖線,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強行突破的話,雖然犧掛較大()。但以教二旅的戰斗力,劉建立自信小鬼子的防線擋不住我軍。但這絕對不符合劉一民的本意,很容易引起日軍警覺,不但完不成偷襲連雲港調動日軍的任務,反而很有可能讓徐州一線的日軍重兵集團聞風而動,圍攻我南下集團。

好在當初第五戰區從連雲港、徐州撤退時,把隴海路上的火車全部搶運走了,津浦路時斷時續,膠濟路徹底癱疾,日軍雖然守著隴海路。但沒有火車,影響了鬼子的機動能力。否則,這隴海路的防線就更加堅固了。

幾個人想來想去,覺得既然不能隱蔽,那還不如大打,偽裝**,攻其一點,調動敵人,造成**第一戰區主力動攻卑的假象,使日軍防線出現空擋,主力才能順利過路。

這個設想一出來,幾個人都是眼睛一亮,因為鬼子重兵集團現在緊緊盯著八路軍。**戰場上反而安靜下來了。這蘭封和開封之間,竟然出現了**和日軍相互收縮、相互脫離的微妙局面,雙方都采取的是守勢,戰線之間有一個狹窄的空白帶,雙方都是埋頭鞏固陣地,互相嚴密監視,但都盡量避免交火。

這可不好,不能讓鬼子把兵力全部用到對付八路軍身上,應該把他們和**之間的戰火點燃起來,這樣才能迫使鬼子分兵。

至於讓誰率部隊去攻擊鬼子防線的問題,很好解決,因為許世友早就被魯西南警備旅貫台渡口之戰刺激得躍躍欲試了,一直想好好打一仗。把魯西警備旅打成主力旅。加上受魯中戰役的刺激,許世友一直給朱良才嘀咕,那么大的戰役正是鍛煉新部隊的最佳戰場,結果竟然只讓魯西警備旅敲邊鼓,劉師長實在是太不夠意思了!所以,這個戰斗任務他許和尚是非要搶到手不可。

結果陳士渠也不相讓,他提的道理很簡單,魯西南警備旅成立以來。經過了襲擊貫台渡口之戰的洗禮。部隊戰斗力有一定提升,但那只是伏擊戰,部隊還需要真刀實槍的進攻性作戰才能進一步得到鍛煉,否則的話,魯西毒警備旅很難躋身於主力行列。

劉建立見這兩個,紅軍名將爭先恐後地搶任務,心里高興,直接就說:「兩位旅長老兄不要爭來搶去的()。干脆,我們給小鬼子來個,三路突擊商丘,徹底把鬼子打暈,讓他們摸不著頭腦。」

這一說,許世友和陳士渠都不爭了。馬上就擠到地圖跟前,看了半天。陳士渠說:「劉旅長,不能打商丘,這商丘是豫東重鎮,現在是日軍豫東集團的核心防護堡壘城市。一是我們打不動,二是打商丘起不到偽裝第一戰區主力攻擊日軍的作用。」

許世友說:「我感覺只有在蘭封地區日軍和**防線之間下手,才能引鬼子上當,讓他們以為是**反攻。掩護我們的真實意圖。」

劉建立這才點點頭,把自己的想法也說了出來。

劉建立的計劃 有三點,一是由許世友率領教二旅教五團和魯西南警備旅警備一團,組成許支隊,偽裝**,從東明縣沿黃河東岸南下。一路隱蔽疾進,不與敵糾纏。進入開封與蘭封之間,在日軍與**防線空擋處開打,火力要猛,攻擊要猛,讓日軍認為豫東**主力趁日軍兵力空虛之際大規模反攻。二是陳士渠指揮教二旅教六團和魯西南警備旅警備一團,組成陳支隊,從曹縣南下,偽裝日偽軍,繞過考城南下隴海路,攻其一點,斬斷隴海路,與許支隊形成對蘭封縣城的鉗形攻擊,造凹曰甩姍旬書曬齊傘戲口二主力迂回敵後。企圖收回蘭封的態勢六三是劉建立率燦士」從曹縣南下,隱蔽在單縣與砌山之間。待日軍增援蘭封時,集中火力突破隴海路日軍防線,進入皖北地區。三路大軍大鬧豫東,給日軍形成一種**主力有收回豫東失地的假象。然後再脫離與敵接觸,向連雲港方向隱蔽前進。

劉建立把自己的方案提出來後。幾個人又商議了一遍,把許支隊、陳支隊南下路線、起攻擊時間、如何突破鬼子防線等問題又仔細研究,進行推演,敲定後隨即上報劉一民批准。

方案報上去時,正是劉一民率主力在濱縣隱蔽待機時期。看了方案,劉一民斟酌再三。感覺劉建立的作戰方案基本可行,許支隊南下路線問題不大,從偵查情況和邏輯推理上看,現在日軍主力調離豫東,寺內壽一對二十七師團、三十八師團、三十九師團的戰斗力應該心里有數,他們一定會在豫東各地采取守勢()。第一戰區結束蘭封會戰後,主力急需補充休整,必然也會采取守勢,雙方陣地之間一定會有空擋,部隊從這個空擋里插入沒有問題。唯一要注意的是豫東戰場無論是**還是日軍,都已經成了驚弓之鳥,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槍炮齊鳴。很容易造成部隊傷亡大。

至於讓陳支隊從考城繞路南下。劉一民覺得不可,那里已經完全成了日軍占領區。雖說現在豫東日軍戰斗力不強,我軍又有當地民眾帶路,但是風險太大,萬一陷入日軍陣地里出不來,那麻煩就大了。

劉建立率領的主力突破點,劉一民覺得選的很好,單縣和砌山之間。是日軍徐州一線部隊和豫東集團防線結合處,突破封鎖線時,兩支部隊結合處是最佳突破點。以教二旅炮兵團和教四團的實力,一定能為大部隊打開通路。

由於有以上考慮,劉一民報命令劉建立,取消陳支隊從考城繞路南下計」許支隊、陳支隊沿一條路線隱蔽前進,進入開封與蘭封之間日軍與**防線空白地帶,控制隴海路過路點後,對蘭封方向全線攻擊。但不得深入攻擊,多打槍、大造聲勢即可,達到目的就快轉移。沿途還可以多次襲擊,把豫東搞成風聲鶴唳的局面,然後突然脫離與敵接觸,迅隱蔽東進。命令劉建立所率主力,不要寄希望於日軍增援蘭封導致砌山段隴海路防線空虛,因為近期作戰已經證明,日軍為了減少損失,在夜晚都是死守陣地,不可能增援。突破敵人防線時,要提前詳細偵查敵人火力點,摸清敵人巡邏隊活動規律,盡量擴大突破點間距,揚火力,堅決突破鬼子防線。突破後,迅向商丘方向動佯攻,造成第一戰區派大部隊迂回包抄商丘的假象,然後快轉移。作戰時間限定一個晚上,向蘭封方向、商丘方向佯攻不得過兩個時。只要三支部隊同時動攻擊。日軍就不能判明我軍意圖,至少是短期內不能判明我軍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