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二章詭異(1 / 2)

小鬼子攻占連雲港後()。第十五師團、第十七師團也很枷稱,刀多田駿匯合。

五個師團匯齊後,羞愧難當的多田駿再也忍不住了,指揮部隊開始向徐州進攻了。當然,一路上等著他的自然不是什么鮮花美酒了,而是八路軍小部隊不停地伏擊、阻擊和襲擾。

由於害怕八路軍在連雲港與徐州之間設伏,多田駿把五個師團抱成一團,在飛機的掩護下,向徐州緩緩攻去。

令日軍想不到的是,等日軍北線的東久爾宮捻彥王中將統帥的重兵集團和多田駿統帥的重兵集團抵達徐州附近的時候,一夜之間圍困徐州的八路軍就象人間蒸一樣,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個時候,西尾壽造、東久爾宮捻彥王、多田駿齊集徐州,三個老鬼子雖然實現了會師,但是卻沒有半點歡欣,因為他們集中全力揮出了拳頭,結果眼前的對手卻突然消失了,難受的只想吐血。

西尾壽造不用說了,他守住了徐州,總算可以交差了,基本沒有他什么事情了。不過,他有點不甘心,從日本匆匆飛來,為的就是指揮部隊死守徐州,與劉一民教導師血拼一場,好讓大日本民眾知道一下他西尾壽造也是皇軍名將、帝國柱石,可不光只有寺內壽一、煙俊六這些人是陸軍中堅()。結果劉一民這家伙一點都不配合,看都不看徐州一眼,玩了個金蟬脫殼,把皇軍當猴子一樣耍了一把,讓他勞而無功。這劉一民軍人的不是,只會打悶棍、挖陷阱,太可惡了吧!

多田駿也不用說了,他指揮的部隊都是華中方面軍的部隊,這戰場在蘇中,部隊自然要歸還建制了,煙俊六已經開始直接給各師團下命令了,多田駿只好准備灰溜溜地回日本去做他的參謀次長了。不過,和西尾壽造一樣,多田駿也非常不甘心。他以參謀次長的身份來華北督戰,結果和寺內壽一情趣相同,被寺內壽一委以重任,指揮南線集團作戰。但打來打去,連八路軍主力的影子都沒有摸到,更別說成建制地消滅八路軍一個團、一個營、一個連了。這事說起來就丟人,知道的說八路軍太狡猾,不知道的還說他多田駿很無能呢!

多田駿就想不通,八路軍為什么比泥鰍還滑!明明幾十萬大軍編織了一張大網,眼見就可以分區清剿、竭澤而淡了,結果還是讓八路軍主力溜了出去。

思來想去,多田駿覺得還是自己原來的不擴大侵略規模的主張好,只要能逼迫蔣介石政府投降或者承認大日本帝國既得利益就行。對華戰爭打得越狠,就削弱對蘇備戰,得不償失。

可是轉念一想,開戰以來,皇軍雖然攻占了中國大片國土,卻也損失慘重。特別是眼前的這個八路軍教導師。簡直就是大日本帝國陸軍的克星,搞的皇軍打一仗敗一仗,簡直成了笑柄。這樣下去,不要說擴大侵略了,就是想保住現在的占領地都很困難了。

多田駿也算是日軍內部有戰略眼光的高級將領了,從膠東南下的時候也是躊躇滿志的,指望著一舉殲滅教導師主力,徹底解決華北占領區的隱患。因為在他想來,劉一民不可能不攻擊徐州的。誰都知道日軍重兵集團遠在膠東,鞭長莫及,劉一民既然能一戰消滅第八師團、第十師團,那他應該不把守徐州的第一心師團看在眼里的。只要劉一民強攻徐州,那就好辦了,重兵圍困下,他就是個神話中的孫猴子也逃不脫如來佛祖的手掌心。這樣的話,他就可以一戰成名,說不定再也不用受閑院宮載仁親王那老東西的氣了()。可惜,劉一民竟然玩這一手,讓他英雄無用武之地。眼見著兵權要交出去,自己的雄心象這徐州破敗的城牆一樣,被踐踏的支離破碎,多田駿氣的瘦削的臉都變成了豬腰子顏色。東久爾宮捻彥王也很郁悶,自從他接替西尾壽造擔任第二軍司令官以來,就沒有給大本營報告過一次好消息,雖說天皇和總參謀長都沒有說什么,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總是這樣一無建樹,再這樣下去的話,恐怕倒霉蛋、無能的稱號也會落到自己頭上的。必須得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著么樣才能追上劉一民的主力,一舉將其殲滅。

三個老鬼子雖然各懷心思,但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因此,徐州會師後,三個老鬼子簡單一會商,就嚴令各部隊四處搜索,命令飛機擴大偵查范圍,希望能查出八路軍主力的去向。

就這還不算,為了鼓舞士氣,也是為了給自己長臉,三個老鬼子在徐州召開了新聞布會。

這個新聞布會開的很奇怪,因為三個老鬼子誰都不是華北方面軍或華中方面軍的司令官,無權代表方面軍公布治安戰重大戰果。加上多田駿和西尾壽造兩個都沒有寺內壽一那種張狂,只有東久爾宮捻彥王這個老花花公子還裝的像模像樣的,在會上大談特平定山東,八路軍膠東部隊被困守山區,要不了多久就蟾訓竹心糧絕;劉二民在皇軍重兵集團打擊下狼狽逃竄。

東久爾宮捻彥王在新聞布會上還對劉一民大肆嘲笑一番,說劉一民號稱無敵戰神,信誓旦旦地在通電中說要守牢連雲港掉,還要攻占徐州,結果卻是不放一槍就逃之夭夭。可見,劉一民也是一個只會說大話、空話、喜歡劫掠的無恥之徒。他也就是鑽皇軍的空子,到連雲港去偷竊皇軍物資罷了。真正兩軍對陣,真刀實槍的拼殺,劉一民絕對不是皇軍的對手。

可能東久爾宮捻彥王中將說激動了,說溜嘴了,也可能是他內心的淫邪在作怪,又把他在濟南新聞布會上給劉一民宣布的八項罪狀又重復了一遍,甚至嘴角流著口水、瞪著色迷迷的眼睛,把王克敏之流編撰的污蔑劉一民的惡心小說當眾念了幾段,最後又重申濟南軍法會議宣判劉一民的六項罪名確實是事實充分、證據確鑿、量刑准確()。

東久爾宮捻彥王不知道,他這一胡說,也就離死期不遠了。劉一民原來處於隱蔽待機狀態,電台基本靜默,不知道鬼子漢奸這么糟蹋他。八路軍總部出於不影響他指揮作戰的考慮,也沒有告訴他。各地的地下黨又全力收繳銷毀王克敏之流炮制的小說,估計以後也很少有人會給劉一民說這件事。本來這個事情很可能就過去了,現在東久爾宮捻彥王兩嘴冒自沫,舊事重提,大勝過後的劉一民正瞪著大眼盯著鬼子的動靜,很快就會知道東久爾宮捻彥王的胡言亂語。東久爾宮捻彥王這是在給他自己種禍,恐怕死神正悄悄向他走來呢!

過足了嘴癮的東久爾宮捻彥王,回到司令部就接到了大本營的電報,命令多田駿和西尾壽造返回大本營,要他服從煙俊六命令,指揮部隊追擊劉一民教導師主力。東久爾宮捻彥王很快就找到了八路軍的蹤跡,劉一民在淮安的新聞象刮風一樣,很快就傳到了徐州。加上綜合飛機偵察和各地鬼子漢奸的情報,煙俊六和東久爾宮捻彥王很快就判明,劉一民之所以沒有強攻徐州,是因為他看出了皇軍在蘇中沒有主力部隊,蘇中異常空虛,劉一民這是帶著八路軍教導師主力多路出擊,搶占蘇中地區去了。

這一下小鬼子又興奮起來了,不說擁俊六和東久爾宮捻彥王了,那些師團長們嗷嗷亂叫,好像只耍他們撲上去就可以消滅教導師主力似的。

既然找到了八路軍教導師主力的去向,這仗就好大了。

此時日軍大本營的老鬼子們鑒於山東和翼中、翼南戰局趨於平穩,野心再次膨脹,夢想一舉殲滅教導師主力,並乘勝追擊,安動武漢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