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二章 泰西戰役之總攻令(1 / 2)

<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第六五二章泰西戰役之總攻令

洪超遠、王南湖、胡雪融指揮的泰西戰役南集團,由教五旅、新五旅、魯東南支隊組成,原來就一直擔任南線御敵任務,和魯南日軍、徐州一線日軍是老對手了()。

泰西戰役的命令下達後,洪超遠立即對三個旅進行動員。按照他的說法,泰西戰役可以一戰定魯南,把魯南的父老鄉親從日寇的鐵蹄下解放出來,進而贏得更大的戰略回旋空間。我軍主力南下可以擊破隴海路,讓徐州和豫東之敵成為孤軍,隨時處於我軍的打擊之下;西進可以威脅平漢路之敵,打通與太行山的聯系;北上可以收復冀中,直接威脅平津地區。一句話,收復魯南,華北的小鬼子睡覺都要做噩夢了。

這是大道理。私下里,洪超遠興高采烈地告訴干部們,魯南抗戰的春天到了。沂蒙山區好不好?好山勢連綿,易守難攻。但是沂蒙山區耕地有限,糧食產量有限,養活這么大規模的部隊很困難。魯南是什么地方?那可是要煤炭有煤炭、要電廠有電廠、要糧食有糧食的膏腴之地。我軍收復魯南,才算是完整地擁有了山東。即使以後日軍調集大軍重新奪回津浦路,但他們再也不可能恢復對魯南地區的統治了()。因為我軍收復魯南後,勢必徹底拔除魯南的日偽勢力,摧毀日偽政權,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和各級地方武裝,小鬼子在魯南的生存基礎就不存在了。以後啊,和魯西、冀魯邊、膠東、清河、膠萊、魯中、魯東南、泰西一樣,小鬼子只要到了魯南,就等於進入了墳墓,迎接他們的是地雷、地道、冷槍、冷炮,小鬼子啊,非得被剝層皮不可。

按照作戰計劃,20日晚上,洪超遠指揮南集團三個旅九個團開始了行動,跳出魯南山區,兵分數路,向泗水、曲阜、兗州一線隱蔽開進。

可笑以慣於玩弄陰謀著稱的小鬼子,又是飛機又是坦克大炮,風風火火地向北進攻,企圖襲占濟南,卻不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八路軍馬上就要斷他們的後路了。

21日下午五點半,天色趨暗,夜幕逐漸降臨。

此時,日軍的飛機已經返航。要是按照日軍原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制定的與八路軍教導師作戰的紀律,日軍各部隊應該停止進攻,就地部署防御陣地,安排宿營。但是現在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是杉杉元大將,不是寺內壽一大將。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殺法。以前坐在東京大本營里制定各項侵華政策和作戰計劃的杉杉元大將就不信那個邪,他的判斷很清楚,劉一民一定是帶著教導師主力去魯中准備伏擊第五師團去了,南線、北線的阻擊戰都是為了掩護劉一民魯中伏擊戰的。劉一民現在一定知道了從青島來的不光是第五師團,而且還有第六師團、第十六師團、近衛師團和裝甲旅團,感覺伏擊陰謀敗露的劉一民一定驚慌失措,會一方面組織兵力阻擊東線皇軍精銳部隊,一方面迅速回援濟南,說不定還夢想著憑借黃河天險打退北線各師團的進攻,鞏固濟南防線,再做打算。

基於這種判斷,杉杉元大將嚴令東線日軍裝甲旅團、近衛師團、第五師團、第六師團、第十六師團,發揮裝甲優勢、機械化優勢,采取集團進軍的方式,連夜向濟南方向開進,如遇八路軍大部隊阻擊或伏擊,要集中火力突擊,堅決突破八路軍的阻擊防線,迫使劉一民主力向濟南防線收縮。命令第十四師團連夜北上,直搗濟南,要搶在劉一民主力從魯中返回前搶占濟南。同時,杉杉元嚴令北線日軍各師團,迅速兜剿黃河西岸的八路軍,爾後連夜強攻黃河河防,渡河西進,與第十四師團一道,夾攻濟南()。

這杉杉元,原來還判斷劉一民主力在魯中,要東線日軍主力進抵濰縣附近時就地構築工事,等北線日軍和南線日軍拿下濟南後,實施東西對進戰術,在魯中聚殲八路軍主力。現在又變了,改在濟南周圍聚殲劉一民主力了。當然,這也不是杉杉元隨便亂改作戰計劃,他也是有依據的。

一個依據是來源於對八路軍各阻擊部隊兵力的計算,根據航空兵偵查和各部隊報告,在黃河西岸阻擊的八路軍同時對二十三師團、三十二師團、三十六師團和兩翼迂回的第一師團、第二師團實施三線作戰,出現魯西警備旅、新六旅兩個旅級番號,兵力至少在兩萬人左右;在泰安、肥城阻擊日軍的八路軍,布置多重防線,在第十四師團和第三十五師團、獨立混成第十三師團的強大攻勢下,死守不退,出現泰西警備旅、新八旅兩個旅級番號,兵力應該在兩萬人左右;在東線阻擊日軍的八路軍,雖然一觸即潰,但一路阻擊襲擾、糾纏不休,出現膠東警備旅、清河警備旅、魯中警備旅三個旅級番號,總兵力也應該有三萬人,這樣加起來,八路軍光是用於阻擊的兵力就有七個旅七萬人。這七個旅全部是警備旅番號,應該是劉一民以部分主力為基礎,在山東發展起來的部隊,不屬於劉一民主力。考慮到現在是國共合作時期,劉一民主力部隊編制不可能違背蔣介石政府的軍事制度,最多是中**隊甲種師三旅九團的編制,這一點也符合魯中戰役時劉一民教導師主力圍攻濰縣獨立混成第三旅團暴露出來的一個旅級番號教三旅的事實。

只不過劉一民此人膽大妄為,雖然他不可能私自擴編主力番號,但可以多編補充團、炮兵、工兵、輜重兵。從今天一天作戰的實際情況看,劉一民部隊每個旅都有炮兵、工兵、輜重兵、通信兵、衛生兵,兵力應該有1萬人左右。

這樣算來算去,華北方面軍司令部的參謀們就算出了八路軍教導師的總兵力,即主力三旅九團,地方警備部隊七到十一個旅,這多出的四個旅,按照日軍參謀們的推算,一個旅應該部署在黃河東岸河防陣地,一個旅鎮守濟南,一個旅位於魯西,一個旅在魯南與徐州守軍對峙。加上炮兵等特種部隊,劉一民部總兵力應該在十五萬到十八萬之間()。這和寺內壽一大將對劉一民兵力的判斷吻合。也正因為有如此龐大的部隊,劉一民才敢膽大妄為,肆意攻擊皇軍。

還別說,小鬼子的偵查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確實不一般,很快就把教導師兵力判斷了個**不離十。

另一個依據是日軍東線主力進展神速。自從裝甲旅團先頭部隊在下王埠遭到伏擊全軍覆沒後,日軍以裝甲旅團和近衛師團、第五師團兩個機械化師團為主,組成三角形攻擊陣勢,依靠鋼鐵堆砌的強大武力,快速推進,第六師團、第十六師團則隨後跟進。沿途雖然不斷遭到八路軍攻擊襲擾,但八路軍都是一擊即走,日軍進軍速度很快。從青島到濰縣一百八十公里路程,下午四點的時候,日軍前鋒已經越過濰河,直逼坊子、濰縣,並沒有遇到教導師主力的伏擊。相反,八路軍北線、南線阻擊部隊卻是大打特打,這越發地證實了杉杉元的判斷。即:劉一民得到東線日軍兵力龐大的情報後,放棄了在魯中打第五師團伏擊的企圖,開始准備向濟南收縮了。

杉杉元這家伙,習慣於坐在辦公室里策劃對華侵略方略,也不想想寺內壽一為什么會嚴禁夜晚部隊出動,不想想劉一民豈是浪得虛名,就敢如此孟浪,純粹是拿著日軍士兵的頭顱當球踢了。

因為有杉杉元這個野心勃勃的家伙,此時的黃河西岸和泰安、肥城一線,依然是炮聲震天。

日機飛走了,夜幕降臨了,本來就借著交通壕掩護、以急行軍速度向濼口大橋方向撤退的新六旅、魯西警備旅各部隊,這下再無任何顧忌,急行軍變成了跑步前進,向著濼口大橋急撤。

在濼口大橋南北兩翼,擔任阻擊的八路軍與日軍第一師團、第二師團展開了殊死搏斗,掩護主力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