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五章 裝甲突擊(1 / 2)

<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第六五五章裝甲突擊

八路軍教導師攻占天津時,在塘沽的日軍倉庫繳獲了30輛坦克、60輛裝甲車、200輛汽車,劉一民當即命令全部裝備了教二團()。後來,八路軍連戰連捷,又陸續繳獲了一些坦克、裝甲車和汽車。占領青島和濟南後,繳獲越來越大,教一團和教三旅也配備了一些坦克、裝甲車、汽車。這次八路軍教導師擴編部隊,將教一團、教二團、教三旅的坦克全部集中起來,成立了裝甲團。

新成立的裝甲團轄兩個輕型坦克營,一個輜重營,一個修理連,一個工兵排,一個偵察排。兩個輕型坦克營每營編三個坦克連,每連共10輛95式輕型坦克。加上團部和營部用車,全團共裝備95式輕型坦克70輛,裝甲車12輛,汽車50輛。

至於其它的裝甲車和汽車,全部裝備了教一團和教二團,讓兩個團基本上成了機動團。

日軍的95式輕戰車,是日軍陸軍技術本部設計,三菱制作所研制,於1935年定型的。這種坦克,日本人稱為步兵戰斗用輕戰車,自重6.7噸,戰斗全重7.4噸,有車長、駕駛員、機槍手三個乘員,車長4.3米,車寬2.07米,車高2.28米,采用三菱公司生產的直列6缸風冷式柴油機,功率120馬力,主油箱容量為100升,副油箱容量為30升,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40公里;武器裝備為一門37毫米坦克炮,高低射界為-10度~+24度,方向射界為左右各10度,可以發射穿甲彈和榴彈,彈葯基數120發;輔助武器是2挺仿捷克造的97式7.7毫米重機槍,可自動連發射擊,乘員需抵肩射擊,彈倉內有20發機槍彈,帶1.5倍的瞄准鏡,其中的1挺為前機槍,另1挺為炮塔後機槍,共攜彈3000發()。前機槍由機槍手操縱,炮塔後機槍由車長操縱。前機槍的射界為:高低-10度~+3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炮塔後機槍:高低-10度~+2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

應該說95式輕型坦克非常適於中國戰場,除了中**隊基本上既沒有坦克部隊也缺乏反坦克力量外,95式坦克的機動能力和可靠性都很高,跑1000公里都沒有一輛故障車。還有一點,就是95式采用了風冷式柴油發動機,比起這個時代主流的水冷式汽油發動機來,安全性高,保養方便,不怕天冷,燃油經濟。

當然,這也僅僅是適宜在中國戰場作戰,要是遇到美軍的重型坦克,95式裝甲薄、火力弱的弱點就會成為致命傷。

成立裝甲團時,八路軍對坦克進行了改裝,將兩挺機槍由彈倉供彈改為彈鏈供彈,加裝了車載電台,提高了坦克的戰斗力和指揮協調能力。

至於裝甲團的干部戰士,則是從教一旅、教二旅、教三旅精選出來的,其中教二團選中的最多。部隊完成編組後,就在濟南附近埋頭磨合演練,總結過去戰斗的經驗教訓,提高合同戰術水平。各部隊為了支援裝甲團,把過去戰斗中繳獲的日軍坦克拆卸後的部件全部拿了出來,交給裝甲團,作為零配件備件。

八路軍裝甲團團長是原教二團團長趙大河,政委王屏是平江縣人,西延整軍時從紅三軍團到了紅十八團,原任教一團副政委。

趙大河遺下的教二團團長一職由原教二團政委、新一團團長孫滿喜接任,政委由興國籍老紅軍、原教二團副團長王赤軍接任。新一團團長則有政委張書祥接任,政委由教一團政治處主任張正光接任。

總攻信號彈升空後,趙大河和王屏就登上了自己的指揮車,指揮全團駛出隱蔽點,引導著突擊集團開始突擊()。

七十輛坦克引領著上百輛裝甲車和幾百輛汽車發起攻擊,絕對是一種海嘯般的力量。

趙大河從指揮車炮塔上探出身子,兩眼注視戰場,通過車載電台下達命令,指揮全團向前突擊。

按照作戰計劃,裝甲團就是突擊箭頭,要追上鬼子,撕裂鬼子的攻擊陣地,讓隨後跟進的教一旅、教三旅、騎兵旅、新一旅、新三旅、重機槍旅的重機槍團用火力淹沒鬼子。因此,每輛坦克的後面,都跟著裝甲車和汽車,汽車後面是龐大的騎兵、步兵。

趙大河知道,師長這是在欺負小鬼子,要用強大的優勢兵力一舉吞掉鬼子。想想么,那么強大的炮火過後,小鬼子哪里還能保持建制完整?這一點在過去歷次大的戰斗中都得到了驗證,第二十一旅團是這樣、第二十一師團是這樣、第八師團、第十師團也是這樣。

雖然是夜晚,但是身後那么多汽車、裝甲車都大開車燈,把坦克前面的地形照得通明通明,趙大河根本不虞能否觀察清楚。在他眼里,小鬼子就是被獵手礦燈光柱罩住的兔子,無所遁形。

在炮群延伸炮擊的時候,裝甲團已經撲了上去。一輛輛坦克沖過泰肥公路,朝著小鬼子碾壓了過去。

這一下,聚集在泰安城周圍、剛剛被八路軍炮群打得四分五散、象兔子一樣驚呆了第三十五師團的小鬼子們撐不住了,一些處於炮擊中心的鬼子為了躲避炮擊開始不自覺地亂跑亂竄了。

第三十五師團師團長前田治就是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下令部隊向西撤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