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三章 火焰陣(續)(1 / 2)

<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第六七三章火焰陣

這幾天天一直陰沉沉的,有點要下雪的意思,但就是不下,讓期盼下一場瑞雪解除干旱的農人們無比失望()。

陰沉沉的天空下,小鬼子三輛摩托、五輛坦克、五輛裝甲車沿著公路向張夏街駛來,盪起的灰塵飄上去又落下來,讓路邊麥田里的小麥葉子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

鬼子、摩托車、坦克、裝甲車邊行駛邊對著公路東邊的山坡開火,車載機槍子彈把山坡上的枯草敗葉和樹木打得碎屑亂飛。

黃驊拔出駁殼槍,目視著鬼子坦克車隊,冷冷地命令道:「准備戰斗」

新二十四團堅守張夏街的是一營,他們的計劃是要將鬼子先頭部隊放進街里,掐斷兩頭,關門打狗,全殲鬼子先頭部隊()。

一見鬼子的先頭部隊都是機動車輛,黃驊就知道自己遇上了小鬼子的裝甲旅團,這和戰報上通報的膠東警備旅膠東警備一團在下王埠遇到的鬼子搜索尖兵差不多,只不過數量少了很多。

對付這些鬼子,黃驊有的是辦法。

黃驊在紅軍時期就是團長,又到紅軍大學學習過,聽過劉一民的課。到教導師工作後,部隊訓練就有步兵**、打坦克科目。特別是步兵打坦克,在有了火箭筒和反坦克地雷以及掌握了高射炮平置打坦克的技術後,對於八路軍來說,打坦克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就是沒有這些裝備也不怕,戰士們都學會了用燃燒瓶和炸葯包、集束手榴彈對付坦克,只不過這樣做的危險系數要大一點。

決定堅守張夏鎮時,黃驊就考慮到了可能會出現下王埠伏擊戰的情況,即日軍會出動裝甲部隊擔任搜索,畢竟裝甲部隊速度快、安全系數大。因此,他讓一營在張夏街南端一口氣埋了三顆反坦克雷。小鬼子坦克不來便吧,來了就一定會壓爆反坦克雷。只要鬼子坦克被炸,就會堵死南下通道,行軍速度就會停滯,部隊就贏得了圍殲鬼子坦克的機會。

新八旅不是教一旅,教一旅的火箭筒配到了步兵排。新八旅也不說教八旅,教八旅的火箭筒配到步兵連。新八旅由於是新編旅,過去各團也都是輔助主力作戰,火箭筒只能配到營一級,每營一具火箭筒。就這還是旅長趙捷從教八旅旅長趙山那里軟磨硬泡來的。新二十四團全團只有三具火箭筒,黃驊不打算用,這只是對付鬼子搜索尖兵,殺雞焉用牛刀,讓戰士們用燃燒瓶對付小鬼子就行了,留下寶貴的火箭彈對付鬼子大部隊。反正這張夏街是古街,街道兩側的房子大多數都是石頭和磚頭砌牆,比較堅固,還便於隱蔽部隊,正好可以讓戰士們試試燃燒瓶的威力。

讓黃驊想不到的是,小鬼子摩托車速度快,和坦克、裝甲車拉開了二百米左右的距離()。

黃驊只好對一營長說:「傳令下去,放過鬼子摩托車,用燃燒瓶解決鬼子坦克和裝甲車。老子不開槍,誰都不准開火」

鬼子摩托車駛進街口的時候,停了下來,先用機槍朝著街道掃了一陣。看看沒有任何反應,帶隊的鬼子少尉跨出摩托車,指著幾個士兵吼道:「快快地下車,進院子搜索」

可能是見搜索隊進張夏街了,小鬼子的飛機怕誤炸,也停止了轟炸,但依然在張夏街上空盤旋。

這個時候,張夏街已經被小鬼子炸得牆倒屋塌、火光四起了,只不過老鄉們都已經轉移,沒有女人和孩子的哭聲而已。

幾個鬼子兵連砸幾家院子,里面都是空盪盪的,只有被那些茅草頂的房子在燃燒。

鬼子兵搜索不出什么東西,就跑來向少尉報告,屋子里沒人,也沒有土地雷。

鬼子少尉這才放心,重新上了摩托車,開路的干活了。至於那些燃燒的房子,小鬼子自然不管不顧,他們沒有再繼續放火就不錯了,哪里會考慮救火。反正在小鬼子的眼里,中國人的財產都是應該搶光、燒光的。

二百米的距離,小鬼子摩托車停下來這一會兒,後面的鬼子坦克和裝甲車就趕上來了。見三輛摩托車繼續前進,鬼子坦克和裝甲車也就不停留了,順著穿過街道的公路繼續開路去了。

黃驊躲在一堵石牆後面,大睜著兩眼看著鬼子的車隊。剛才小鬼子搜索的時候,差一點搜到他的位置,他已經准備讓戰士們用刺刀解決那幾個小鬼子了。好在張夏街上的煙霧和火光麻痹了小鬼子,搜索過的街口的幾個空盪盪的院落也讓小鬼子放下了心,黃驊和戰士們這才沒有暴露。

在黃驊熱切的注視下,打頭的小鬼子坦克終於壓上了反坦克雷,「轟隆」一聲巨響,鬼子的坦克趴窩了()。

緊隨其後的第二輛坦克的小鬼子,打開炮塔,從烏龜殼里鑽了出來,嘰里呱啦喊著鳥語,意思好像是在詢問發生了什么情況。

小鬼子哪里知道,第一輛坦克壓上的是一枚大錐角葯型罩空心裝葯的反底甲地雷,功能就是破肚。地雷爆炸後的碎片能夠穿過坦克腹部,直接結果坦克乘員的生命。

第二輛鬼子坦克車長嘰里呱啦喊的時候,已經出了張夏街的三輛鬼子摩托車也掉頭拐了回來,鬼子少尉跳下摩托車,跑到坦克跟前查看情況。

就在這個時候,兩眼里滿是熱切、渴望的八路軍新八旅新二十四團團長黃驊,大吼一聲「打」,手里的駁殼槍就開火了。

燃燒瓶這東西,制作簡便,戰士們訓練時也沒少實彈演練。但是整個教導師各部隊,也只有血戰周村的教七旅教二十一團在實戰中使用過,其它部隊都還沒有在實戰中檢驗過自己制作的燃燒瓶的威力。

黃驊一聲令下,張夏街兩邊的斷壁殘垣後面馬山就站起了一長排戰士,手里的燃燒瓶使勁搖晃,點燃後都甩向了小鬼子的坦克、裝甲車,連剛剛返回來的三輛鬼子摩托車,也被戰士們盯上了,中了四、五個燃燒瓶。

要知道,這個時候還沒有發生蘇芬戰爭,燃燒瓶也只是在西班牙內戰時偶爾露崢嶸,並沒有引起世人的真正關注。小鬼子哪里會想到在山東戰場上能見到這種土制燃燒彈,認知上就沒有這種概念。

新二十四團一營有五百余名戰士,除去火力支援連和各連的火力支援排,每個戰士都制作了三個燃燒瓶,僅僅是一輪投擲,就扔出去了三百來個燃燒瓶。小鬼子只有三輛摩托、五輛坦克、五輛裝甲車啊,哪里能禁得起八路軍這樣折騰,平均一輛坦克、和裝甲車上都要落上二、三十個燃燒瓶,想想那是什么概念吧

燃燒瓶摔到坦克、裝甲車上面,碎裂、爆炸,星星之火很快就成熊熊火團,火光、濃煙把一輛輛鬼子坦克、裝甲車包裹起來,很快讓小鬼子車輛的油箱起火爆炸,再接著是車內的彈葯殉爆,直到把小鬼子的車輛炸成鋼鐵碎塊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