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八章 游擊支隊(1 / 2)

<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

第六七八章 游擊支隊

見彭雪楓陪著劉一民走了過來,新四軍游擊支隊第一團團長張太生出列,以標准軍姿向劉一民敬禮,大聲報告到:「劉司令員,新四軍游擊支隊第一團團長張太生向您報告,新四軍游擊支隊列隊完畢,接受你的檢閱,請指示」

張太生是江西廬陵縣官田鄉西山村人,一九三二年參加國工農紅軍,長征時就已經是團參謀長了()。劉一民受命創辦紅軍大學,張太生也是第一批入校學員。

彭雪楓資歷比劉一民老的多的多,但是劉一民戰功太盛,後來居上,黨內、軍內地位早已過了許多紅軍時期的師長、軍長,成了我軍最負盛名的高級將領之一。

雖然以前和劉一民交往不是太多,但劉一民的傳奇故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彭雪楓知道劉一民雖然生性豁達,但他當過紅軍大學校長、抗大校長,對軍容軍紀的要求那是異常嚴格的,要不然他也帶不出教導師這樣強悍的部隊。因此,雖然部隊剛剛整編,只有ooo多人,服裝不整,武器不全,入不得劉一民法眼,彭雪楓還是命令張太生按照軍禮認真組織,請劉一民檢閱部隊。

劉一民向張太生回了軍禮,點點頭,就快步向隊伍走去。

到隊伍跟前站定,劉一民開始給一個個戰士整軍裝,一邊輕聲詢問多大了、哪里人、什么時候參軍,怕不怕小鬼子等等()。

等忙乎完,劉一民才在隊伍前站定,大聲說道:「徐州會戰結束後,主力放棄豫皖蘇地區,向東、向南轉移,日軍各路大軍蜂擁追擊。豫皖蘇地區徹底淪於敵手。在這個時候,有一支部隊,僅有少量制式武器,其余全部是土槍、大刀、長矛,但他們毫不畏懼,按照央、總部、長江局的命令,迎著小鬼子的攻擊方向,抱著必死的決心,依然決然挺進豫東,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同志們,你們知道這支光榮的部隊是哪支部隊么?」

游擊支隊的戰士們,大多數是吳芝圃拉起的三支隊的戰士,基本上都是放下鋤頭起來和日軍拼命的黃淮農民子弟。接到命令,說是要接受長檢閱,戰士們都憋足了勁兒,可惜畢竟是新部隊,許多戰士連一二一都不適應,站在那里緊張得不得了。這一聽劉一民說起了自己部隊的光榮事跡,戰士們一下就放松了,自然是跟著那些老紅軍戰士大聲喊開了:「是俺們」「新四軍游擊支隊」

喊「新四軍游擊支隊」游擊支隊的,自然是彭雪楓從竹溝帶來的干部隊和肖望東帶領的新四軍先前大隊的干部戰士;喊「是俺們」的,不用說是隨吳芝圃起來與小鬼子拼命的新戰士。

劉一民含笑制止了仍然參差不齊的回答聲,繼續說道:「這個回答不整齊,沒有達到我軍威武雄壯的要求。但是這不怪戰士們,大家本來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庄稼漢,小日子過得滋滋潤潤,都是他祖母的該死的小鬼子,要來殺我們、搶我們、侵略我們,害的大家不能再一家一戶守著老婆炕頭過日子,不得不起來和他們拼命大家參軍時間短,訓練時間短,口令不整齊是可以理解的。」

說到這里,劉一民臉一板,厲聲說道:「但是,作為軍人,就應該從嚴要求,嚴格訓練,隊列要整齊,口號要整齊,步伐要整齊,要有一種排山倒海、無堅不摧的力量下一步,游擊支隊要按照紅軍步兵訓練綱要的標准,從嚴訓練,把戰士們訓練成合格的新四軍戰士」

一見劉一民批評,干部戰士都不吭聲了。站在劉一民身後的彭雪楓幾個臉上掛不住,但現在也沒法解釋,只能聽劉一民下來怎么批評()。

劉一民說完後,停了一會兒,又繼續說道:「豫皖地區向北可以攻擊徐州、隴海線,向西可以攻擊平漢線,向東可以策應蘇北作戰,南下可以直接威脅皖、皖東、皖西,甚至直指長江。戰略地位重要,經濟地位也重要。江淮地區,物阜民豐,只要建立牢固的根據地,打退日偽軍的掃盪,那就要錢有錢,要糧有糧,要人有人。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八路軍主力將全力以赴支援新四軍游擊支隊創建淮北根據地,要錢給錢,要槍給搶,要葯給葯,要人給人。一句話,要把淮北我軍展成擁兵數萬、戰斗力強盛的戰略集團。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從頭做起,一開始就按照我軍頭等主力的標准建設部隊。讓戰士們在我軍學習化、提高戰斗技巧,成為能能武的真正的新四軍、八路軍戰士。也就是我經常強調的,拿起槍是戰斗英雄,拿起鋤頭是生產模范,做起群眾工作是優秀工作隊員。這個標准是我對我軍頭等主力教一團要求的,全軍都應該按照這個標准來建設部隊、展部隊。同志們,你們有沒有信心完成這個任務」

這一下,大家的聲音齊整了,大聲喊道:「有」

劉一民搖搖頭:「聲音太小,我聽不見。再大聲一點,到底有沒有?」

戰士們出了驚天動地的喊聲:「有」

劉一民這才滿意地笑笑,說道:「我很高興,很滿意。從同志們的呼喊聲,我看到了我軍又一支百戰精銳的雛形,我無限期待。好了,第一次和游擊支隊的同志們見面,我也得有見面禮不是?大家說說都想要什么?」

這下熱鬧了,戰士們紛紛呼喊:「槍」、「手榴彈」

劉一民一直在笑,等到戰士們的呼喊聲停止了,劉一民才又說道:「好了,八路軍教導師為了祝賀新四軍游擊支隊勝利東進,決定給游擊支隊按照日式裝備配齊武器彈葯,機槍、小鋼炮、三八大蓋一樣不缺。另外,每個戰士一夏一冬兩套軍裝、五塊大洋。一會兒,這些裝備、資金全部交給彭司令,到每個部隊。以後啊,我就就等著聽同志們勝利的消息了()。」

劉一民說完,就揮手讓部隊解散。這下,整個部隊歡呼雀躍開了。老紅軍、新戰士全都激動了,一堆一堆地扎堆議論,有了這么好的武器,該去收拾哪一部分鬼子呢?

劉一民事情多,沒有太多的時間,當場接見了游擊支隊連以上干部。這些干部,除了第一團團長張太生外,第二團團長滕海清原是四方面軍的,打仗勇猛頑強,多次負重傷,後來成為華東野戰軍的名將,經歷可以寫成一本厚厚的傳奇,是抗大畢業後分配到竹溝去的。第二團政委譚友林是9o年參軍的老紅軍,出身於紅二、六軍團。只有第一團政委李躍的情況劉一民不熟悉,他本人又外出執行任務,沒有見到。

張震、肖望東也都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干部,都到紅軍大學學習過。在這里遇見年輕的老校長,倍感親切,圍著劉一民又是談工作、談思想,又是詢問泰西戰役情況,熱鬧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