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六章 高敬亭事件(1 / 2)

<第七四六章 高敬亭事件

就在杉杉元、山下奉文、武藤章在一起密謀如何調動兵力掃dang八路軍根據地的時候,劉一民正在做橫掃江淮的最後准備()。

歷史上,這個時候新四軍在江北部隊只有高敬亭的第四支隊和在豫皖地區的彭雪楓游擊支隊,八路軍也只是115師東進部隊分出一部分向蘇皖地區發展,部隊規模都很小,處於游擊狀態,與現在的教導師南下部隊無論是兵力規模還是武器裝備皆不可同日而語。

從敵情上來說,此時的蘇皖地區敵情和歷史上也不同,由於劉一民兩次率部隊南下,調動日軍主力離開山東,導致日軍對蘇皖地區的掃dang力度大大超過歷史上,基本上各縣城全部落入日偽軍手中,許多土匪武裝和地方勢力武裝在日軍重兵集團的打擊下要么被消滅、要么都投向了日軍懷抱()。蘇北、蘇中地區,韓德勤指揮的二十四集團軍所部在日軍打擊下損失慘重,局促在鹽城、阜寧地區,與八路軍蘇北支隊聯手對抗日偽軍。八路軍三個騎兵營在蘇中游擊,威脅日軍長江防線。安徽方面,**第五戰區部隊主力據守大別山區,安徽省政fu駐扎在立煌縣,豫皖邊區有彭雪楓新四軍游擊支隊,皖中地區有高敬亭新四軍四支隊。

日軍收縮兵力從阜陽地區撤退後,胡老虎率領八路軍騎兵旅占領了阜陽、蒙城、渦陽、亳縣、宿縣之間地區,開辟了皖西北根據地,與彭雪楓部的豫皖邊區連為一體。第五戰區部隊也趁機收復了阜陽縣城、霍邱等地,將防線向東推進。

隨著八路軍南下部隊四個步兵旅在皖東北、蘇北地區展開,打通了與蘇北支隊聯系。但是由於劉一民貫徹的是占領農村、隱蔽發展的策略,並沒有攻占日偽軍據守的縣城和重點集鎮,因此,蘇北、皖東北從整體上講還處於日偽軍控制之下。

劉一民從不打無把握之仗。這段時間他在雙溝鎮又是會見郭沫若率領的藝術家慰問團,又是撰寫《論黨內民主》,忙的不亦樂乎,隨他南下的羅延可沒有閑著,偵查員以雙溝鎮為中心,撒向了四面八方,蘇北、蘇中、皖東北、皖中的敵情摸得清清楚楚。

現在,日軍關東軍正在與蘇聯紅軍jiao火,華中派遣軍剛剛完成南昌會戰和隨棗會戰,華北方面軍兵力分散在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幾塊戰場上,安徽日軍主力僅有一個17師團,蘇北、蘇中日軍僅有一個15師團,剩下就是些獨立混成旅團和守備隊,整個蘇皖邊區已經被日軍視為占領區,雖然有十來萬部隊,但分布在這么廣大的區域內,兵力就顯得極為薄弱,也只能控制jiao通干線和重點城鎮。至於那些跟在日軍屁股後面狐假虎威的偽軍,在劉一民眼里就是些送槍送糧的運輸隊,不值一提。此時不大張旗鼓地收復失地、建立強大的蘇皖根據地,老天爺都會不願意穿越而來的劉一民的。

劉一民給主席和總部發去電報,報告了蘇北、蘇中、皖東北、皖東的敵我形勢,決心集中南下部隊教一旅、新一旅、新三旅、新七旅和騎兵旅,在八路軍蘇北支隊、新四軍游擊支隊、新四軍四支隊和在蘇中游擊的八路軍騎兵部隊的配合下,縱橫馳騁蘇皖地區,徹底砸爛日偽政權體系,整編地主武裝,建立包括淮北根據地、淮南根據地、蘇北根據地、蘇中根據地在內的鞏固的大蘇皖邊區根據地()。

劉一民在電報中說,建立蘇皖邊區根據地是執行六屆六中全會決定的「鞏固華北、發展華中」方針,從全國抗戰大局看,蘇皖地區只有蘇魯戰區之江蘇韓德勤部在堅持蘇北敵後抗戰,蘇皖地區大部淪陷。占領並鞏固這一地區,破壞日偽後方體系,對堅持持久抗戰、加快抗戰勝利進城具有極其重要意義。

劉一民建議到,考慮教導師是我軍大的戰略決戰部隊,開辟蘇皖邊區後,劉一民本人和主力不可能長期滯留蘇皖邊區,急需中央調派主要干部坐鎮蘇皖邊區,可否考慮政治上由中原局東進,軍事上新四軍北移,由**同志和新四軍葉、項首長坐鎮蘇皖邊區。如新四軍軍部暫時不可能過江,應chou調陳毅、粟裕過江,政治上由**負責,軍事上由陳毅負責,粟裕過江坐鎮蘇中,彭雪楓坐鎮淮北,高敬亭坐鎮淮南,八路軍蘇北支隊司令員張經武和政委李聰敏坐鎮蘇北。

mao澤東回電指示:「華北日軍兵力龐大,斗爭日益艱苦,華中敵兵力相對虛弱。在可能發生全國xing的突變時,我軍決不能限死在黃河以北不入中原。故華中是我重要的生命線。」

主席在電報中說劉一民的眼光極准,此時大軍在蘇皖邊區展開,縱使不能徹底肅清該地區之日軍,也可以占領廣大地域,拓展我軍生存空間,壓縮敵之生存空間。只要能夠占領蘇皖邊區,我軍主力隨時可以由山東呼嘯而下,掐斷日軍長江防線,將淞滬日軍與武漢地區日軍切為兩段。

當然,主席提醒說,這是個遠期奮斗目標,短期內這樣考慮就是紙上談兵,非要碰個頭破血流不可。

主席在電報中具體指示蘇皖地區斗爭應該采取的策略()。其中路西阜陽地區,第五戰區桂系部隊不會坐視我騎兵旅占領阜陽地區的,日軍也不會坐視的。而桂系部隊、日軍兩者力量都過於強大,一旦雙方合擊我軍,我軍必然退出該地區。而且騎兵旅是我教導師乃至全軍最強大的騎兵部隊,隨時可能調走參加大戰。鑒於此,皖西北地區應jiao給彭雪楓部放手發展。皖東北地區,應指示張愛萍迅速組建旅級單位部隊,可直屬彭雪楓指揮。蘇北地區局面打開後,中央將派黃克誠南下,統一領導蘇北地區抗日斗爭,原蘇北支隊歸黃克誠指揮,另有劉一民負責給黃克誠chou調一個旅的主力部隊。皖東地區,新四軍正組建江北指揮所,由張雲逸、鄧子恢負責,統一指揮新四軍安徽境內江北部隊。蘇中地區現在日偽勢力強大,我軍進入後,必然會引起日軍反撲。一旦日軍大舉反撲,以南下部隊四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的兵力,局限於蘇中水網地帶,又缺乏機動船只,將會非常被動。而且,雖經周副主席親赴皖南確定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戰略,但由於新四軍實力有限,要想全軍渡過長江,就要放棄皖南根據地,葉項二人就此尚未一致意見。陳毅、粟裕一、二支隊正在江南展開,屁股尚未坐熱,短期內不可能大舉渡江北上。基於這種情況,南下部隊進入蘇中後,應留下一個旅堅持蘇中抗戰,等待接應新四軍主力渡江北上。

至於蘇皖邊區的組織領導問題,主席電報中說,以中原局和新四軍為主。已令**同志東進,若新四軍軍部能夠迅速北進,由**、項英、葉挺、陳毅組成領導機關。若新四軍軍部不能迅速北上,將電令陳毅迅速北上,接替蘇皖地區軍事指揮。在**、陳毅沒有北上前,有劉一民統一指揮蘇皖地區黨政軍。此意見將傳達中原局、新四軍。

主席電報中還詢問劉一民,何以推薦陳毅坐鎮蘇皖邊區?

主席還通報說,新四軍軍長葉挺為組建江北指揮部到了四支隊,劉一民南下時可以和葉挺聯系,最好能見上一面,詳細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