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七章 葉挺軍長(再續)(1 / 2)

<第七五七章葉挺軍長(再續)

葉挺的話音剛落,劉一民就蹦了起來:「好你個葉軍長,那個時候我才多大?就是見了你,也是毛孩子一個()。能說出什么道理來啊?這些道理也都是我參加紅軍後慢慢琢磨出來的。今天是魯班門前弄斧子,關公面前耍大刀,惹人笑話,惹人笑話啊!」

鄧子恢沉默了這么久,現在才開口說道:「劉師長名不虛傳,確實是厲害。我雖然挨了批,心里反而很痛快。很久沒有遇到領導對我進行這樣毫不留情面、又是一心為公、一心為了幫助我的批評了。請劉師長放心,我會深刻檢討自己的錯誤的。」

劉一民一聽,就說到:「光是檢討可不行,還要輕裝上陣,沒有絲毫思想包袱地上陣。這蘇皖地區就是你鄧子恢的大舞台,我還等著看你演出一幕幕讓日偽軍哭爹叫娘的好戲呢!」

鄧子恢沉重地說:「連續三天批判高敬亭同志的大會都是我主持的,我也沒有能及時提醒葉軍長槍下留人,這個錯誤我要向中央深刻檢討,聽候處分。」

劉一民搖搖頭:「檢討是必須的,吃了這么大的虧總得找出吃虧的原因吧!按理說,你們冤殺了高敬亭,就得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還高敬亭同志一個公道。但是,現在是殘酷的戰爭年代,人才難得。我們損失了一個高敬亭,總不能再損失一個葉挺、張雲逸、鄧子恢吧?處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寫檢討是為了總結教訓,避免以後再犯()。高敬亭死了,他的殺敵抗日的任務就落到了我們肩上,我們得替他完成遺願,不能讓烈士的鮮血白流。」

說道這里,劉一民喊幾個人一起到地圖前,指著地圖說道:「按照主席和我商定的計劃,淮河以北由彭雪楓坐鎮指揮,建立淮北根據地。淮河以南,由張雲逸坐鎮指揮,新四軍四支隊、五支隊建立淮南根據地。蘇北由黃克誠坐鎮指揮,建立蘇北根據地。蘇中由新四軍江南部隊渡江發展。現在,我八路軍教導師南下部隊一個騎兵旅、四個步兵旅已經在皖東北、蘇北展開,但是因為需要考慮日軍重兵集團報復掃盪的因素,主席命令我部盡量不部署攻擊日軍重點設防城市,把重心放在掃清日偽在這些地區農村和偏離主要交通干線的城鎮。根據主席的指示,我南下主力將迅速掃清皖東北、蘇北大部分地區的日偽勢力,進而揮兵南下蘇中,迎接新四軍主力渡江北上。葉軍長,要是你和項將軍部移到蘇北,我計劃占領淮安、淮陰、清江後,就把未來的蘇皖邊區領導機關設在淮陰或清江。我在這里等候少奇同志。主席給我的電報上指示的很清楚,未來的蘇皖邊區政治上由少奇同志負責,軍事上由葉、項負責。在少奇同志和新四軍葉項首長渡江前,由我統一負責山東、蘇皖邊區的政治軍事工作。如果新四軍軍部不過江,就請迅速命令陳毅、粟裕率部過江,由陳毅接替我負責軍事指揮,粟裕協助之。葉軍長啊,日軍主力集中在華北,山東和華北平原隨時都可能有大的戰事發生,我不可能在這里停留時間太長。你和項英同志商量一下,盡快執行中央決策,可不能讓我在這里等的太久。當然,我走之前會留下兩個旅的主力,一個歸黃克誠指揮,一個歸彭雪楓指揮,加強我軍在蘇皖邊區的力量。」

張雲逸心里贊嘆,這才是我軍的百戰英雄,胸懷全局,要是讓劉一民留在蘇皖邊區,很多事情恐怕就好辦的多了。

心里感嘆之余,張雲逸開口說道:「劉師長,你能不能給我的江北指揮部補充點武器彈葯,最好能多補充點葯品。糧食也需要,錢也需要。總之是什么都需要。」

劉一民看了看張雲逸:「部隊擴充快是好事,但必須有久經戰陣的骨干部隊()。四支隊、五支隊的前身都是老紅軍,骨干多,戰斗力強。可不能因為快速擴軍而稀釋部隊戰斗力,那樣子遇到戰斗傷亡就大。需要的東西你開個單子,現在有的馬上補給,現在不足的,等在蘇中打完仗後追加補給。另外,我再告訴你們一點,可不許再干拿著我們的骨干去補充的傻事了,要把優秀人才吸引到我軍來。」

張雲逸說:「這一點請你放心,我老張才不會干那種傻事呢!」

劉一民哈哈一笑:「就是,張雲逸是什么人,百色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紅七軍、紅八軍的創始人,豈會如此糊塗?」

張雲逸不好意思了,趕緊搖著手說:「劉師長,你別在刺溜我了。我都被你罵成糊塗蛋了,犯大錯誤了。」

葉挺想了一會兒,對劉一民說道:「劉師長,說實話,新四軍軍部暫時遷到江北難度很大。主要有幾個因素,一個是新四軍屬於三戰區序列,承擔三戰區的作戰任務,要想遷往江北,得報顧祝同和蔣委員長批准,很麻煩,不是說遷就能遷的。第二個因素是,皖南軍部集中了一批機關,需要在那里繼續擴軍訓練。這軍餉、補給之類的,還需要三戰區撥付。要是離開了那里,可能三戰區就停撥軍餉了。第三個因素是項副軍長一直想建立以茅山為中心的根據地,這事和他好好商量。」

劉一民想了想也是這個道理,暫時沒有發動**,讓新四軍軍部北遷,很多同志都不一定樂意。思想問題解決不了,中央也不好辦。思來想去,劉一民還是說道:「葉軍長,你告訴項,對三戰區顧祝同部一定要提高警惕,皖南軍部不宜留過多部隊,訓練合格一個團,就開拔一個團。皖南軍部留的部隊越少越安全。萬一發生什么意外,軍部精干的話,隨時可以進山打游擊,等待時機過江。要是兵力龐大,引起三戰區的猜忌,那就危險了。總之得提高警惕,睡覺都要睜只眼。可不能以為現在是統一戰線,就不會打我們,那就大錯特錯,非吃大虧不可!」

葉挺有點不相信:「劉師長,事情不會嚴重到那種地步吧!新四軍畢竟是正式番號,都屬序列,現在又是大敵當前,不會發生骨肉相殘的悲劇吧()!」

劉一民看看葉挺,心道這種心理不光項英有、葉挺有,恐怕大多數人都有,這才是導致歷史上皖南事變悲劇的根本原因。這個問題不解決,悲劇將無可避免。

劉一民說道:「葉軍長,想想當年南昌起義時你是怎么從陣營里殺出來的,就應該知道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江抗已經和忠義救起摩擦了,接下來山西我軍、冀南我軍很可能也會和起摩擦。我軍向蘇中進軍,很可能也會和地方武裝起摩擦。時間一長,蔣介石必然會調集部隊發動**。華北戰場不說了,八路軍主力全部集中在那里,蔣介石搞摩擦就算吃了虧,估計也不會拿八路軍怎么樣。畢竟團結抗戰是國共兩黨和全國民眾的共識,蔣介石不會徹底和我們撕破臉的。蘇皖地區和江南就不好說了,一旦在江北吃了虧,他們要報復的話,就一定會是皖南的新四軍。這點你們心里得有數。」

葉挺這才聽了進去,拉著劉一民在地圖前琢磨開了。

研究來研究去,結論還是江南部隊早日過江好,可以背靠山東主力,互相支援。

最後,葉挺離開地圖,在屋子里轉了一會兒,抬頭說道:「劉老弟,我想借你這里再住一天,給中央寫檢討,請你幫助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