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七章 對日貿易禁運(再續)(1 / 2)

第八一七章對日貿易禁運(再續)

爆發、求訂閱

永井松三悻悻地走了,赫爾的辦公室里恢復了寧靜()。

倪華氣得手足都是顫的,坐下來歇了一會兒,心情才恢復平靜,這才開始和赫爾對話。

倪華從胡適手上接過外交部發來的英日《有田—克萊琪協定》稿子,遞給赫爾,輕聲說道:「赫爾先生,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逼英國低頭讓步。我國政府分析,英國目前主要精力放在歐洲,正忙著與德國、bo蘭、蘇聯談判,沒有力量來和抗衡。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英日之間在第二輪談判中必然涉及禁止我國法幣在租界流通的問題,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力量干涉此事,阻止英國進一步向妥協、退讓的話,我國政府在租界里的對外貿易、金融業務就將全部喪失,遭受重大損失,抗戰局面將會越來越困難。一旦中國的抗日陷入困境,日軍主力就會北上攻擊蘇聯或者南下攻擊東南亞,橫掃英美在東南亞的勢力。那樣對於整個東亞來說,都是一場天大的災難。因此,我國政府懇請美國政府采取強硬行動,制止英國向進一步妥協,對實施經濟制裁措施,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離開雙溝前,劉一民曾仔細地給倪華講解戰爭未來走向,給她分析到美國後可能會遇到什么情況,應該采取什么對策。除了到參議院演講這一點沒有料到外,其它的事情還真沒有出劉一民畫的圈。倪華每每想到這一點,就感覺驕傲。想想吧,劉一民無論哪一條,都是這個時代的翹楚。而這個優秀的男人,就是自己的丈夫,倪華想不驕傲都不行啊!

倪華說完,赫爾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手里拿這一支鋼筆在不停地把玩。

實際上,自從1933年羅斯福總統從美國駐日大使那里得知軍力強大、且把美國作為假想敵後,美國對一直存有戒心。只不過二、三十年代美國孤立主義思想盛行,認為美國不必關注美洲大陸以外的事情,不必卷入歐洲糾紛,更不必卷入歐洲戰爭。造成孤立主義思潮泛濫的原因,從根子上說是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讓美國人產生了恐懼感,自己的事情都處理不好,哪里還能管得了他人死活?美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遠離舊大陸,與其關注歐洲,還不如關注國內的就業問題和經濟復興()。支持孤立主義的現實依據就是美國在拒絕了威爾遜的「國際主義」後,在二十年代依然取得了經濟空前繁榮、外交一系列成功。因此,不但報紙上電台上經常宣傳,連國會議員們都堅持美國不理會歐洲的事情也可以發揮大國作用,維護美國利益。一些親納粹的財團不敢lu出本來面目,對孤立主義推bo助瀾,幫助希特勒發展擴張。孤立主義思潮盛行的結果,是導致美國在1934年通過了規定不付戰爭債的國家不得在美國舉債的約翰遜法,接著又否決了參加國際法庭的議案,1935年8月31日又通過了中立法案。羅斯福總統在第一個任期內處處受孤立主義牽制,不得不公開申明:不要也不應該將美國拖進歐洲或任何地方的政治爭論中。

1937年1月羅斯福蟬聯總統後,由於國際形勢急變,戰爭危險增大,美國在各地利益受到挑戰,羅斯福開始挑戰孤立主義,認為只有聯合世界上其它民主力量,才能制止沖突擴大,這也是使美國避免戰爭的唯一辦法。

全面侵華後,倪華在紐約舉辦新聞發布會,揭lu日軍的暴行,總算驚醒了一部分美國民眾,孤立主義情緒消失了許多。納粹德國滅亡捷克後,美國進步力量開始拾起國際主義同孤立主義作斗爭。今年春夏之際,國會內的國際主義派別提出修改中立法,並同孤立主義展開了ji烈爭論。很不幸,這次孤立主義仍然占了上風,中立法沒有被修改。

倪華這次到美國來的正是時候,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取得了空間成功,又在參議院進行了演講,對於美國的進步力量是一個極大的推動,對羅斯福擴軍備戰也是一個推動。

赫爾半天不說話,實際上是在認真思考倪華的話,盤算著是不是真的該對人出手了。

赫爾不說話,胡適和馬歇爾都急的不得了,因為國務卿就是對外關系政策的主要制定人和執行人,在一定程度上,國務卿對總統的外交政策有重大影響。

馬歇爾是軍人,是陸軍部的副部長,眼見美國在華利益屢次遭到人的侵犯,心里的火早就很盛了()。見赫爾玩深沉,馬歇爾忍不住說道:「國務卿先生,坐視不斷擴大侵略,與美國利益不符。美國不應該離開中國、離開東南亞。不能捍衛美國在華利益、捍衛美國在太平洋、東南亞利益,是美軍的恥辱。請國務卿盡快與總統先生會商,制裁。」

胡適比馬歇爾著急的多了,趨前一步,懇切地說道:「國務卿閣下,我國政府之所以請求貴國出面制止英國與進一步妥協、制裁,是因為放眼當今世界,也只有貴國能做到這一點。剛才倪華博士把道理說的很清楚,如果我國無力支持抗戰,的勢力必然大漲,到時候就會再現英法對德綏靖造成的惡果。請國務卿閣下三思。」

胡適和馬歇爾急,不等於倪華和赫爾也急。倪華心里有底,美國人必然會制裁,這是劉一民告訴他的。劉一民還說,美國雖然現在孤立主義、保守主義、和平主義占上風,但是不等於主張孤立主義的議員和資本壟斷集團不想參戰。美國人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撈足了好處,他們不會錯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機會的。沒有大戰,美國的軍火賣給誰啊?沒有大戰,美國如何實現進一步崛起啊?所以,美國人根子里是想控制戰爭節奏,什么時候什么程度,他們都想由他們決定。何時參戰才能撈取最大的好處,才是美國壟斷集團關心的事情。包括中立法,那也是為了給美國爭取擴軍備戰時間才產生的。將來,美國會修改中立法、出台租借法,先是賣武器讓別國打,接著是租借武器讓別國打,最後等其它國家打得精疲力竭的時候,美國人自然會赤膊上陣,把政治利益、軍事利益、經濟利益最大化。

最後,劉一民告訴倪華:「沒有美國的中立法,就沒有英法的綏靖政策;沒有美國的不管不問,就沒有、德國的擴張野心。當然,綏靖和中立的結果是他們自己也要付出血的代價,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和美國人打交道,不用慌不用忙,號准他們的脈。美國人要以自己的意志掌控戰爭,我們的目的是要早早地把他們拖下水,減輕我民的損失,早日贏得抗戰勝利。因此,不用擔心美國不會援助中國,那只是時間早晚問題。一旦他們認識到中國的作用,什么飛機啊、大炮啊,要什么有什么,可著勁地要。美國佬的算盤打得那么精,他們會給的。再說了,羅斯福總統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有正義之心。美國民眾大多數人也同情中國、支持中國()。這些正義力量會推動美國給中國提供無si援助的。」

倪華雖然不是什么戰略家、外交家,但她是博士,綜合素質高,一點即透。劉一民的分析研判合情合理,她心里知道實際上就是那么回事兒。現在馬歇爾一開口,倪華馬上就知道劉一民說的太對了,美軍是想打仗的!心里也就越發地篤定了。

赫爾心里也不急,制裁,延緩的侵略步伐那是必須的。現在的問題是制裁到什么程度,不能刺ji得人狗急跳牆。美國還沒有准備好,需要時間。

見馬歇爾和胡適都按耐不住了,赫爾才說:「我的朋友,稍安勿躁。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叫xing急吃不了熱豆腐么?事情總要理出個頭緒才行么!」

說完,赫爾要通了羅斯福的電話。放下電話,赫爾讓馬歇爾、倪華、胡適陪他去見總統先生,當面報告。

倪華一行見到羅斯福總統的時候,總統閣下穿著一件海軍衫,正在興致勃勃地和幾個智囊探討什么問題。

一見倪華,羅斯福總統在椅子上伸出手來,笑著說:「哈哈,東方仙子又來看望我了,歡迎、歡迎!」

倪華問好後,把剛才對赫爾說的一番話對羅斯福總統又說了一遍。羅斯福總統聽完,輕輕地說道:「人迫不及待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