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三章 沒有達到預期目標(1 / 2)

李清制定好砍頭、破肚、斷尾的作戰計劃後,就與教四旅旅長雷鳴、教七旅旅長陳大勇、教八旅旅長趙山、膠東警備旅旅長高錦純通過電報會商,最後決定以教三旅擔負砍頭任務,教四旅與教七旅擔負破肚任務,教八旅、膠東警備旅擔負斷尾任務()。

李清在電報中說,此戰完成任務後,將把日偽軍主力困於魯中的周村與濰城一帶,使魯東地區出現日偽軍空白地帶,徹底打亂日軍部署,迫敵向青島增兵,使山東日軍不但南北截斷,東西也出現首尾不能相顧局面,延長日軍集結重兵集團掃盪山東的准備時間。

這段時間,日軍在膠濟路實行的是重兵駐守。其中,獨立混成第17旅團駐守章丘,日軍第三十二師團司令部駐扎周村,日軍第三十六師團司令部駐扎濰縣縣城,獨立混成第18旅團駐守膠縣,加上膠濟鐵道守備隊,不算濟南日軍和青島日軍,僅僅是膠濟路,日軍就有5萬人馬。加上偽軍,日偽軍的總兵力相當龐大。

有這么強大的兵力,第十二軍司令官飯田貞固和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又刻意整訓部隊,戰斗力提升後的日軍自然不會消停,以膠濟路和濟青公路為軸線,四處掃盪,強化治安,不斷蠶食八路軍根據地。八路軍魯東、魯中備部隊自然不會示弱,依托魯中山區和魯中、魯東地道網,在地方武裝配合下與小鬼子纏斗,針鋒相對。不過,日軍吸取了一刨\師團、第三十四師團和上次八路軍消滅厲文禮部主力並成功打援的教訓,不敢分兵冒進,也不敢深入八路軍根據地,小腳女人一樣,走兩步扭兩步,顫顫悠悠的,稍有風吹草動,就馬上收縮。結果,打來打去,除了把膠濟路沿線南北五十里距離區域變成游擊區外,五萬日軍竟然龜縮在膠濟路和濟青公路沿線一動不動。

日軍被動,八路軍也很被動。原因是教三旅和清河警備旅要穩定清河根據地形勢,教七旅要穩定膠萊根據地局勢,教八旅和膠東警備旅既要鎮守膠東根據地,又要監視青島之敵,剩下教四旅和魯中警備旅既要把守魯中山區北大門,又要和日偽軍爭奪平原地帶。等於是八路軍備主力部隊各自為戰,形不成有力的拳頭,仗打的不少,戰果也不小,但沒有對日軍主力形成殲滅性打擊,不能改變日軍依據膠濟路分割我根據地的態勢。

發起魯南戰役的時候,劉一民給李清的電報中說的清楚,此次我軍集中膠東、膠萊、清河、魯中四個區的主力部隊,就是要進一步削弱曰偽軍力量,把日軍打疼,使其進一步產生對我軍的畏懼心理,不敢以師團、旅團規模掃盪我根據地()。即令是日軍再組成重兵集團掃盪報復,也要使日軍因懼怕被殲而不敢深入我根據地腹地。

李清的砍頭、破腹、斷尾的作戰計劃就是結合魯中戰場實際、落實劉一民指示精神的體現。【高品質更新】

10月9日深夜,李清指揮的八路軍魯中集團通過地道隱蔽接敵,對日軍西援濟南部隊展開了攻擊。先是教三旅在章丘與周村之間突擊日軍先頭部隊,緊接著是教四旅、教七旅集中炮火、集中兵力,在周村與濰城之間對日軍第三十二師團、三十六師團實施強力攻擊,然後是教八旅、膠東警備旅在高密地區突擊日軍由青島增援濟南的近衛第一師團第二旅團和重炮旅團的輜重部隊。

八路軍的攻勢異常迅猛,打的日軍步步退縮,不停的求援。

激戰一夜,天快明的時候八路軍停止攻擊、撤出了戰斗,利用地道網隱蔽休整。

早在占領濟南時候,劉一民就提出在魯中大力發展地道網,甚至要求建成溝通青島到濟南的地下交通線,便於部隊運動。而且提出可以在地道內種蘑菇,利用地道從事兵工生產。

劉一民是山東我黨我軍的一號首長,他的命令自然是要不折不扣地執行的。加上八路軍倡導一年兩熟耕作法,讓山東老百姓嘗到了甜頭,開展地道戰、地雷戰又起到了保護自己、消滅侵略者的作用,八路軍的號召自然能得到老百姓的響應。經過這么長時間的努力,魯中的地道建設已經形成網絡,雖然達不到劉一民設想的寬敞的地下通道的要求,但是完全可以讓部隊利用地道隱蔽運動。這不,現在魯中的地道網就起到了讓部隊隱蔽休整的作用。

短短幾個小時的激戰,讓日軍痛徹骨髓。

第三十二師團師團長木村兵太郎天明後清查部隊傷亡後,給十二軍司令官飯田貞固和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的電報中哀嘆,八路軍炮火強大,攻擊強勁,第三十二師團、第三十六師團損失慘重,近衛第一師團第二旅團和重炮旅團丟失了全部輜重()。第三十二師團、三十六師團、近衛第一師團第二旅團都急需就地休整,嚴防八路軍再次發動大規模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