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三章 抉擇(1 / 2)

第九一三章抉擇

張里元和吳化文揮軍強攻臨沂城的時候,費縣縣城蘇魯戰區司令部里的空氣已經壓抑得快要爆炸了()。。

於學忠、周復、王敬軒、牟中珩、繆征流一個個正襟危坐,全都是眉頭緊皺。

周復說不動於學忠出兵控制滋臨公路、臨嶧公路,於學忠也勸不動周復讓張里元他們退出臨沂,周復不得不發密報,請蔣委員長嚴令於學忠執行命令、配合張里元、吳化文襲占臨沂的行動。結果,不但蔣委員長的電令來了,連基本上是在重慶賦閑的張副總司令也來了電令,命令於學忠全力配合張里元、吳化文行動,出面協調和八路軍的關系,務必避免發生武裝沖突。

蔣委員長的電令來的是那么快,以至於於學忠連怎么回復劉、羅來電都沒有思考好。

周復拿著蔣委員長的電報在催促,於學忠就不得不按照周復的意思,把王敬軒和牟中珩、繆征流找來,研究如何執行軍委會命令和如何回復劉、羅電報了。

一邊是蔣委員長和張副總司令的命令,讓於學忠出面調停因張里元、吳化文襲占臨沂而引起的和八路軍的沖突,一邊是八路軍教導師劉、羅發來的質問電報。如果真的是蘇魯戰區總司令部策劃的襲占臨沂的行動,那也無話可說,問題是到目前為止,除了周復和接到劉、羅質詢電報的於學忠外,其它人都被meng在鼓里。

現在已經不是於學忠願意不願意出面調停八路軍和張里元、吳化文部的沖突了,蔣委員長、張副總司令都來命令了,於學忠就是再同情八路軍,那也得執行蔣委員長和張副總司令的命令。如果他不執行命令,可能這蘇魯戰區總司令就不是他了。別看這是敵後游擊戰區總司令,想干的人多了去了。

周復重申自己的主張,堅決執行命令,先滋臨公路、臨嶧公路,防止八路軍主力回援臨沂()。然後請於總司令以蘇魯戰區總司令的名義邀請八路軍教導師劉、羅、蔡前來召開聯合軍事會議,請他們執行軍委會命令,合理劃分山東各部隊防區。

周復知道教導師的主要首長是劉、羅、曾、蔡,曾中生參謀長留守師部,另有任務,一時半會兒不可能趕來參加聯合軍事會議。所以,他提的八路軍教導師領導人就是劉、羅、蔡了。

這些人都是高級將領,眼前的事情也太過於凶險,一個處置不對,就可能種下大禍。因此,周復說完後,其他人都沒有吭聲。大廳里安靜的都能聽到每個人的呼吸聲了。

周復心里著急,又拿出了雷法章、寧春霖轉來的劉、羅給他們的回電,說是襲占臨沂的時機把握的很好,劉一民、羅榮桓率領主力正在泰安一線,距離臨沂路途遙遠,一時半會兒只能望臨沂興嘆,已經表態從團結抗戰角度出發不與張里元、吳化文計較,只是警告張里元、吳化文不得與八路軍留守部隊發生流血沖突。

這下,牟中珩忍不住了,張口就頂到:「周主任,既然劉一民這樣說了,還讓51軍、57軍公路干什么?那不是脫ku子放屁多一事么?」

周復看了牟中珩一眼,訓斥道:「粗魯!革命軍人要注意軍人風范。身為高級將領,更要做表率!」

牟中珩氣得哼了一聲,頭一扭,不言語了。

周復說公路是為了防患於未然,策應張里元、吳化文部行動,便於我軍徹底控制魯南山區。

蘇魯戰區總司令部秘書長周從政昨天已經啟程趕往重慶去了,他要去晉見蔣委員長,接受蔣委員長的考察。如果考察過關,周從政就要接任山東省主席了。

周從政不在,於學忠少了一個可以商量大事的人,牟中珩雖然是於學忠的心腹,但他和於學忠一樣,長於軍事,對於政治層面的事雖然能看透但少急才,需要他出什么大主意那得讓他好好思量幾天才行()。余下的57軍軍長繆征流幫不上什么忙,不是繆征流沒本事,是他太有本事、太有自己的意見了,基本上屬於跟風派,不用征求他的意見於學忠就知道,他一定會傾向周復的意見的。至於周復和王敬軒,打鬼子時候沒的說,但是一牽涉這種和八路軍發生沖突的事,於學忠就知道這兩個人是以蔣介石的意志為行動指南的。

讓於學忠想不到的是,參謀長王敬軒說話倒還公允。

蘇魯戰區參謀長王敬軒受於學忠的指派前往台兒庄一線組織前敵指揮部,指揮向徐州防御,但此時尚未出發。因為於學忠和王敬軒都知道徐州日軍自顧不暇,此時不可能向北攻擊,遲一天、兩天關系不大。

這王敬軒也是黃埔出身,對校長的命令自然是要堅決執行的。不過,他和周復不一樣,是個純粹的軍人,沒有什么藍衣社、復興社的背景,看問題自然也相對客觀一點。

王敬軒此時有點心寒,兩軍剛剛密切合作,用弟兄們的鮮血澆灌出了魯南大捷,軍委會的獎賞都還沒有送到呢,轉眼間就開始同室操戈了。要是這樣,也不用小鬼子來打了,自己人的窩里斗就把抗戰力量消耗完了。

王敬軒想了想,自己是參謀長,不表明態度是不行的,就字斟句酌地說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校長的命令我輩自然是要堅決執行的。請於總司令立即給劉、羅回電,就說蘇魯戰區對張里元、吳化文的行動毫不知情。請他們稍安勿躁,約束八路軍行動,蘇魯戰區司令部一定秉公處理,一切問題等和於總司令見面會商後再決定,萬萬不可意氣用事、自相殘殺。不過,話又說回來,襲占臨沂這么大的事情,就算有軍委會命令,周主任也應該提前報告於總司令,商量個萬全辦法。象現在這樣搞法,等於是在劉一民背後槍,道義上是我們理虧。萬一張里元和吳化文在臨沂胡來,傷了八路軍的人,那後果就嚴重了。以劉一民的xing格,他絕對不會吃這種啞巴虧的。這個事情啊,莽撞了!」

周復對王敬軒的話很不滿意,反駁到:「王參謀長,什么叫秉公處理?什么叫蘇魯戰區毫不知情?什么是背後槍?難道張里元、吳化文執行軍委會密令有錯么?什么叫莽撞?那是抓住戰機,果斷出擊,打蛇打在七寸上()!要是以你的說法給劉一民回電,恐怕劉一民就會肆無忌憚地調動主力圍殲張里元部、吳化文部。這個責任你負得起么?」

51軍軍長牟中珩不想聽吵架,把周復對他的訓斥忘了,說道:「於總司令,得趕緊給張里元、吳化文發報,命令他們切實約束部隊,不得和八路軍發生交火事件,不得滋擾臨沂百姓,切實按軍委會處理山東軍政指示辦,以免給劉一民提供武力解決張里元、吳化文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