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八章 <臨沂事變紀略>(1 / 2)

臨沂事變的後果在繼續發酵()。

於學忠趕到台兒庄後,不知道是被八路軍嚇著了還是對臨沂事變感到後悔或痛心,竟然一聲不吭,悶著頭指揮部隊構築陣地,對國共雙方的口水戰不聞不問不表態,見了垂頭喪氣的張里元、吳化文、榮子恆等人也不責罵,也不處罰,似乎是沒有發生過臨沂事變似的。

於學忠的態度ji怒了張里元,他和行伍出身的吳化文、榮子恆不同,一肚子兩肋巴的學問,寫表談話易如反掌。

臨沂事變中沖在最前的是張里元部,損失最大的也是張里元部。之所以是這結果,主要是因為吳化文部和榮子恆派去的那個團都是老牌軍閥部隊,也就是老牌子雜牌軍,軍官統帶部隊,除了軍法軍紀,主要靠的是恩義相結,部隊凝聚力強,打散了還可以一股股逐漸收攏()。而且吳化文部、榮子恆的那個團骨干都是老西北軍、老東北軍的骨干軍官,戰場經驗豐富,滑溜的很,打老日提不起ku子,逃跑卻很有辦法。弄來弄去,兵力最大的張里元部反而成了最不經打的地方武裝,戰斗力比不上吳化文部、榮子恆的那個團,逃跑也比不上。除了小部分土匪出身的家伙趁夜se溜出來外,絕大多數沖著張里元抗日的名頭參軍的沂meng子弟見了八路軍都主動繳槍了,弄得張里元到台兒庄一收攏部隊,原來上萬人的武裝只剩下六、七百號人。他要是不惱才怪了呢!

張里元現在算是把於學忠和東北軍看扁了,覺得這幫家伙根本就指靠不住,想讓他們來制約山東的八路軍還不如指望母豬能上樹呢!

按照張里元開始時的想法,蔣委員長已經下令取消八路軍教導師的番號了,八路軍建立的各級政權、組織也都被明令取締了,劉一民也被撤職了,由中將師長變成了少尉見習排長,在全國人面前大大丟人了,於學忠就應該去找劉一民,要求他把俘虜放回來,把繳獲的武器裝備交出來。還應該讓八路軍教導師撤離山東前把他們所有的庫存武器彈葯和輜重物資統統向蘇魯戰區移交。

八路軍教導師奉命回撤陝西,蘇魯戰區卻還得堅持山東抗戰,沒有武器彈葯怎么行?

等到**中央和十八集團軍總部成立山東局、山東軍區的命令以新華社通電形式播發後,張里元才知道自己想的簡單了,這路軍根本就沒打算服從蔣委員長指揮,軍委會的命令竟然是一紙空文!如此亂黨叛軍,簡直是目無***法令,是可忍孰不可忍?

惱羞成怒的張里元拉著吳化文又去找了周復,三個人商量來商量去,覺得山東的問題一是八路軍違抗軍令政令,二是委員長用人不當,根本就不應該派靠不住的於學忠部來山東。要是讓陳長官或者湯軍團長率部來山東,八路軍就不可能這樣囂張。

周復把三人商量的結果和於學忠部與八路軍關系密切的情況用密電報告軍委會()。

張里元鼓動吳化文不停地給遠在重慶的沈鴻烈發報,告於學忠si通***,坐視八路軍消滅保安第一師、游擊第一縱隊主力和新四師而不救,擅自放棄費縣根據地,致使軍委會建立魯南山區根據地的計劃失敗,並且派參謀長王敬軒與八路軍教導師政治部主任蔡中秘密談判,將部隊開往台兒庄一線,替八路軍守山東南大門。一旦日軍向魯南發起進攻,八路軍再不准許於學忠部向八路軍山區根據地撤退,於學忠部就將死無葬身之地。

就這還不算,張里元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臨沂事變紀略》。

在這篇文章里,張里元把自己打扮成了悲情英雄,先是寫了台兒庄大捷時他率兩個保安團協助龐炳勛部死守臨沂的戰斗經過,用濃筆重墨描寫了日軍攻破城門時,他率弟兄們增援城門,用手榴彈、刺刀擊退鬼子的經過。

張里元是這樣寫的:「當日日軍攻破臨沂北門,龐軍團長無預備隊可調,遂令第三專區保安司令部增援北門,務必奪回北門,鞏固城防。職親率兩個殘缺不全的保安團趕往北門,與攻城日軍當面相撞。職高呼中華民國萬歲、蔣委員長萬歲口號,一馬當先,從弟兄們手中接過手榴彈,一連投出五顆。手榴彈在日軍群中爆炸,彈片橫飛,日軍死傷狼藉。職隨令吹響沖鋒號,指揮弟兄們撲上去,與日寇短兵相接,用槍打,用刺刀戳,用手榴彈炸,用嘴咬,ji戰數小時,終將攻入北門之日寇驅逐出北門。」

寫完死守臨沂的戰績,張里元就開始寫堅持魯南敵後游擊的事情了。

在張里元筆下,八路軍就是山東的災星,劉一民走到哪里,就會把鬼子重兵集團引到哪里。由於八路軍進軍山東,導致日軍對山東兩次重兵掃dang。日軍兵鋒所到之處,焚村燒庄,屠殺民眾,破壞山東經濟。在劉一民誇耀戰績的背後,是無辜民眾被日軍瘋狂報復、血腥屠殺的斑斑血淚。

張里元用痛楚的筆觸寫道,最困難的時候,他和弟兄們被日軍困在臨沂西南山中,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一心盼望中央派大軍增援()。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來了蘇魯戰區總司令於學忠率軍進入山東。不料於學忠到山東後一屁股坐到了八路軍一邊,八路軍投桃報李,支援的糧食大部分都給了於學忠部,沈主席的山東省政府、省黨部和新四師還能得到一部分,他的保安部隊困守臨沂西南山中,日寇來了打日寇,打完日寇還得餓肚子。不但八路軍不曾給他支援一粒糧食,還不允許部隊出山征糧派捐。一旦部隊征糧,八路軍就會指責sao擾民眾、禍害地方。相反,老百姓向八路軍繳軍糧、納稅都是天經地義的。對這種不符合國家法令的事情,於學忠置若罔聞,既不向八路軍據理力爭,又不協助解決各部缺糧、卻彈葯、缺服裝、缺軍餉的實際困難,反而和八路軍打的火熱,讓山東所有堅持敵後抗戰的***武裝都心涼膽寒。

寫完了這兩部分,張里元才開始寫臨沂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