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一章 不同意見(1 / 2)

對記者們發表公開談話後,劉一民沒有休息,直接起草了山東根據地冬季反掃dang動員令()。

在動員令中,劉一民寫道:「山東軍區所屬各主力部隊、地方武裝、民兵指揮員、指戰員同志們:

我軍魯南大捷後,山東抗日根據地形勢大好,根據地面積大幅擴大,人口大幅增加,全山東除了膠濟路、津浦路北段、冀魯邊和濟南、青島、煙台、威海等城市外,皆在我軍控制之中。但是,日軍不甘心失敗,正在調集重兵,准備向山東根據地瘋狂反撲。劉、羅首長決定,動員山東軍民全部力量,展開冬季反掃dang作戰,堅決打敗日軍對山東的重兵圍剿。

由於魯南大捷的空前勝利,山東軍民在歡慶勝利的同時,很可能會產生驕傲思想、麻痹思想,認為日軍不過如此,不是八路軍的對手,只要劉、羅首長動動小拇指頭,就能讓小鬼子屁滾尿流。這種思想非常危險,容易讓根據地軍民放松警惕,也容易讓戰斗部隊輕敵,結果是誰有這種思想誰倒霉()。

是世界上數的著的經濟強國、軍事強國,動員機制非常完善,擁有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大的海軍、空軍,海運能力名列世界前茅。國民長期受法西斯軍國主義毒化,大部分年輕人都以為天皇效忠的決死思想。因為這種原因,人能在極短時間內重新組建若干師團投入戰場。陸軍是一支武裝到牙齒的侵略軍,裝備制式化,彈葯匹配化,又擁有較之我軍強大得多的機動能力。短期內,我軍不能與日軍硬碰硬撞,只能以游擊中的運動戰取勝。這些都是當前中國抗日戰場的實際,同志們務必要有清醒認識,千萬不能因為幾次勝仗就飄飄然,認為老子天下第一,那是要吃大虧、倒大霉的!

當然,我軍也有打敗日軍重兵掃dang的必勝因素。首先,我軍依托根據地作戰,能得到山東人民的全力支持,軍需運送、傷員轉移都有支前隊伍負責,避免了外線作戰的諸多不利因素。而且,經過兩年來的努力,平原根據地建成了地道網,山區根據地也完善了防御工事,加上地方武裝、民兵的配合,我軍可以做到守得住、撤的出,不懼日軍重兵合圍。其次,隨著山東局、山東軍區的正式成立,山東軍民有了公開的、堅強的領導核心,軍民團結一致、指揮如意,渾然一體。這就是我們打敗日軍重兵圍剿的銅牆鐵壁。三是我軍采取的是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主力部隊內線外線作戰遙相呼應,外線攻敵之必救,內線you敵深入、於運動中殲敵。地方武裝、民兵依托地道和山區,對敵實施游擊襲擾戰術,以地道戰、地雷戰破敵。普通民眾在做好堅壁清野和支前的同時,要積極消滅零星日偽軍。這些戰術綜合使用,日軍就會陷入我人民戰爭的大海。

當務之急,各級政權、各部隊都要對戰士、老百姓進行再一次充分動員。部隊要將山東局、軍區和劉、羅首長關於開展冬季反掃dang作戰的決心、部署傳達到每一個戰士。地方要將該指示傳達到每一個老百姓。

一、嚴格實施堅壁清野。各行署、縣、區村都要對堅壁清野工作進行再檢查。無論是距離鐵路較近地區還是根據地腹地,都要逐村逐戶檢查,確保做到糧食、牲畜、農具全部轉移隱蔽。凡是被日軍占領的城鎮,要做到空城、死城()。只有這樣,才能迫使日軍在占領地區實施懷柔政策,避免造成重大損失。

二、充分進行戰前部署。此次日軍重兵掃dang,規模比前兩

次規模要大。之所以日軍遲遲未動,是為了准備更充分,找准突破點,目的是要一舉消滅我軍主力。日軍一旦發動,必定會打在我軍防守薄弱地區。而且,日軍海運力量強大,山東地區海岸線又長,日軍可以任意選擇登陸點,打我們一個冷不防。這就要求各地區都提高警惕、嚴陣以待,制定數套應急方案,不能抱任何僥幸輕敵心里。

三、一切以保存有生力量為主。反掃dang作戰中,凡是陷入日軍包圍圈中之各部隊,要從容應對,不得戀戰,抓住機會突圍。敵戰區的地方武裝、民兵,要依托地道,掩護群眾和機關轉移,伺機對日軍後勤輜重部隊、分散部隊實施游擊戰、地道戰、地雷戰,支援主力作戰。嚴禁各部隊、地方武裝、民兵與日軍死拼硬打。

四、保持通信聯絡暢通。各旅、專區與軍區之間、各旅與

所屬部隊之間,主力部隊與地方武裝之間、根據地各級政權之間,政府與地方武裝、民兵隊之間都要保持聯系暢通,便於互相支援。」

下達動員令後,劉一民隨即又下達了開展冬季反掃dang作戰命令。這個命令是嚴格保密的,只限於傳達到各旅主要首長。在這個命令中,劉一民下達了采取內線、外線配合作戰和成立內線、外線兩個指揮部的命令,同時命令各旅、專區按照臨沂模式,組建民兵旅,動員一切力量投入反掃dang作戰。

隨後,劉一民又給魯南軍區司令洪超遠發報,命令他將俘虜的張里元部士兵立即與教五旅、新五旅混編,組建魯南警備旅,旅長由在臨沂防守戰中表現突出的王吉文擔任,政委由魯南區黨委副趙鎛擔任。任務是擔任魯南地方守備任務,填補騎兵旅、新一旅抽走後的防務空白,騰出教五旅、新五旅用於機動作戰。

劉一民忙完這一切,曾中生和譚政也從大店趕到了平邑集,山東軍區主要領導全部聚集小小的平邑集()。

曾中生和譚政報告了泰沂中心根據地和魯東南根據地的反掃dang部署情況,又閱讀了劉一民下達的動員令和冬季反掃dang作戰命令。看完,譚政問道:「司令員、政委,我仔細算過,日軍沒有多余的兵力調往山東作戰啊?」

劉一民一聽譚政都是這種思想,問題就嚴重了,反問道:「關東軍不是日軍?偽滿洲國防軍不受日軍調動?日軍各常設師團在本土都有留守師團,頃刻間就可動員補充、拉上戰場,難道他們不是日軍?」

譚政回答道:「關東軍的任務是對蘇備戰,前段時間雙方打的難解難分,關東軍敢輕易入關作戰?我看可能xing不大。」

劉一民耐心地說道:「日軍雖然對北上攻擊蘇聯或者南下攻略東南亞可能還沒有做出最後決斷,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日軍的核心戰略是滅亡中國。現在在日軍高層看來,華北特別是山東已經成了制約日軍進一步動作的毒瘤,無論他們要北上還是要南下,都要首先消滅我們。這是常識,不容置疑。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可靠情報,但是很可能日軍龐大的重兵集團正在大海上漂浮著呢,隨時都可以發動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