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五一章 大生產運動(1 / 2)

第一0五一章 大生產運動

爆發求票、求打賞()!

天還未明,軍區大院里就響起了吱吱扭扭的紡車聲,劉一民起床洗漱後,走到院子里一看,唐星櫻、趙小曼、林月琴、任瑩四個女同志打頭,婦委會、文工團的女同志們在院子里支起了一溜紡車,正在吱吱呀呀地紡線呢!

劉一民一直強調屯墾生產,早在攻占西安的時候,紅七軍團各師都建有農場、養殖場,解決部隊供應問題,偌大的紅七軍團駐防陝西,竟然沒要過地方上一粒糧,部隊的生活水平還大大提高。(《 )東進山東後,由於斗爭環境極端惡劣,天上天天有日機偵查轟炸,地上有日軍重兵集團三次大掃盪,雖然劉一民一再強調發展生產,實際上成效並不是多么明顯,與在西安事情根本沒法比。沒辦法,陝西是大後方,山東是抗日前線,沒有可比性。

現在根據地的外部環境日益惡化,八路軍主力忙著擴編整訓,沒有發起大的戰役,日偽軍在魯中南地區外圍形成了封鎖線,魯中南地區的農副產品運不出去,根據地需要的一些日常生活工業品運不進來,加上山東局、山東軍區、山東抗日民主參議會就在魯中南地區,編練司令部、抗大一分校、山東大學以及山東局各直屬部門辦的培訓班都集中在這里,吃公糧的人口數量龐大,供應慢慢地就緊張起來了()。只有動員起來,開展生產自救,才是最根本的辦法。

年前的時候,**山東局、山東軍區、山東抗日民主參議會就以電報形式下發了《關於在山東根據地開展大生產運動的通知》,要求山東根據地黨政軍各機關、部隊、學校全部動員,掀起以生產自給為目的的大生產運動,通過開展大生產運動,解決根據地軍民吃飯、穿衣、打仗等供需問題,為打破日偽封鎖、堅持持久抗戰提供物質基礎。各部隊、機關、學校,通過參加生產,提高勞動觀念,增強官兵關系、上下關系,減輕農民負擔,密切軍民關系,軍政關系,保證我們軍隊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通知指出,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方針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通過開展大生產運動,積累搞經濟建設經驗,實現自我發展。

大生產運動涉及根據地經濟生活方方面面。農業生產上,各機關、學校要自開菜園,各部隊建立農場、養殖場,在黃河入海口、海邊等邊荒地區實行大規模屯墾。工業方面,大力發展小型礦山、小型企業,生產軍需民用工業產品,滿足根據地軍民需要。商業方面,鼓勵擴大集市貿易,平抑物價,加大根據地內商業流通。發展方式也靈活多樣,公營、公私合營、民營齊上陣,多種經營。

山東局的大生產運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3月底、四月初的時候,**中央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號召解放區軍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難,開展大生產運動。**等領導人都扛起了鋤頭,帶頭開荒種地,中央駐地人人都架起了紡車,紡花織布,邊工作邊勞動。中央還計劃給山西前線抽回的部隊劃分屯墾區域,大力發展生產。

不光是經濟上開展大生產運動,中央經過調研,采納了劉一民的建議,分散建設小型兵工生產車間,准備恢復和發展軍工生產。(《 )

陝西有煤、有石油、有鐵礦,只要陝西根據地的軍工生產恢復了,就可以滿足供應山西前線需要()。

現在只是大生產運動的開端,

說林月琴、任瑩學會紡線劉一民不奇怪,唐星櫻和趙小曼也學會紡線,那還真是讓劉一民大吃一驚。

劉一民走過去一看,唐星櫻頭上扎著一根花手絹,腰上系著一條花圍裙,坐在一個小板凳上,一手搖紡車,一手引棉線,長發編成兩條長長的油光閃閃的辮子搭在背上來回晃動,看上去十足的一個勤勞能干的農家俊俏小媳婦兒。

再一看,趙小曼也是這種打扮,紡線紡的像模像樣的。

見劉一民站在自己身邊出神,唐星櫻低聲說道:「快走開,別耽誤我紡線,看同志們笑話。」

女同志眼尖、耳尖,一會兒功夫,院子里就響起了低低的笑聲。

劉一民站不住了,看了看唐星櫻有點發紅的手,轉身喊李小帥把茶壺和碗拿來,給女同志們一個人跟前放一個碗,倒上茶,自己又去拿了兩個茶缸,放了白糖,倒上水,攪勻,端去放在了唐星櫻和趙小曼的身邊,然後回屋拿了一個鋤頭,出門上馬向潯河邊跑去。

潯河在大店境內流長23公里,由於戰亂,河道失修,發大水時經常淹沒兩岸農田。山東局和山東軍區駐進大店鎮後,黎玉把整修潯河河道列為重點工程,趁主力返回根據地休整時期組織力量整修河道,開挖水渠,把潯河變成了滋潤兩岸農田的母親河。

劉一民這次返回大店後,鑒於大店鎮周圍土地都是有主的農田,就把潯河兩岸原來無主的灘塗地作為山東局、山東軍區、山東抗日民主參政會的屯墾地建設,主要開墾成菜園子,還挖了十幾個魚塘,引潯河水養魚。

大店距離尋河邊並不是很遠,劉一民趕到的時候,才發現羅榮桓、蔡中早就到了,正在自己的菜園子里埋頭苦干呢()!

劉一民有力氣,開墾的菜園子面積也大,足足有10畝地,方方正正的。

園子里已經栽上了小青菜、辣椒苗、黃瓜苗、番茄苗、茄子苗、豆角苗、冬瓜苗、南瓜苗等蔬菜,種了一畝紅薯、半畝西瓜、半畝甜瓜,還空出三畝地,栽上了葡萄、桃子、蘋果樹苗。

菜園子四周,劉一民全部栽上了花椒樹,等著三年後花椒樹長大,形成天然的圍牆。既能吃花椒,又能保護菜園子。

經過在陝西的屯墾鍛煉,劉一民現在也成了種庄稼的能手。加上他穿越前見過後世大棚蔬菜的種植情況,從育苗到移栽都很規范,比這個時候的老菜農還講究。聖堂最新章節只不過育苗和移栽初期沒有塑料薄膜保溫,只能用草簾子和秸稈代替。

現在氣溫升上來了,草簾子和秸稈都揭開了,滿園綠色,很是喜歡人。

劉一民進得園子,仔細查看了一遍長勢,感覺長的很好,就想著過幾天得去弄些小木棍,等番茄、黃瓜、豆角苗長起來的時候,好固定秧子,保持長勢。

看完整體情況,劉一民就揮動鋤頭,開始沿著溝壟除草、松土。

羅榮桓、蔡中的菜園子就在劉一民菜園子的旁邊。他們兩個,干農活不行,菜園子僅僅只有一畝大小,不過也都栽上了菜苗,長勢還不錯。

劉一民之所以開這么大的菜園子,是因為他人口多,兩個兒子一個閨女,萬一倪華回來後把她父親也帶來,再加上唐星櫻的父母,劉一民一家算得上山東我軍高級領導中人口最多的一家了。多種點,多收點,可以讓孩子和老人多吃點蔬菜瓜果。特別是和兒正是長個子的時候,飯量大、嘴饞,劉一民盼著兒子回來,好好給兒子補補呢!

當然,這是劉一民自己心里的想法,別人可不這樣想()。他和唐星櫻離婚了,管兩個兒子的生活可以,再考慮唐星櫻父母的生活,就純粹是自尋煩惱、多此一舉。而且,倪華母女遠在重慶,什么時候能回來、還會不會回來,都只有天知道。劉一民現在等於是光棍一條,開這么大的菜園子,純粹是為警衛團伙房做貢獻的。

干了兩個多小時,羅榮桓和蔡中累了,走過來喊劉一民休息休息。

劉一民正干的起勁,回答說再干一會兒,地多,鋤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