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四章 烈火焚魔(1 / 2)

全文字第一一二四章 烈火焚魔

感謝書友悠閑的熊、yundou各投2票支持,感謝雲中龍再臨、烈焰中飛翔、南鳥向天、快唱、桑傑仁部投票支持()!感謝書友古道柔情打賞588幣,感謝塞族小魚兒打賞100幣!我的朋友,謝謝你們!

李凌風發回的徹底摧毀日軍「北平甲第1855部隊」魔窟和重創南苑機場的電報,比趙勇剛發回的燒毀日軍731部隊魔窟的電報晚了整整6個小時。 全文字

接到劉一民摧毀日軍第731部隊的電令後,八路軍北進先遣小隊隊長兼政委趙勇剛立即命令隨抗聯一路軍各武工隊分散開展工作的特戰隊員們集中,考慮到日軍731部隊本部在哈爾濱平房、細菌實驗基地在黑河孫吳,另外的分支部隊第100部隊在長春郊區孟家屯,而北進先遣支隊兵力有限,又無法向三個方向同時發起攻擊,趙勇剛只能向劉一民請示,集中力量摧毀日軍731部隊本部和在孫吳的細菌實驗基地,暫時放過長春郊區的日軍第100部隊。結果,遭到劉一民的批評。

劉一民的電報上說,日軍細菌部隊是一支罪惡部隊,如果不能一舉將其全殲,必然會引起警覺,摧毀731部隊本部和實驗廠後再想回頭解決第100部隊,很可能連他們的蹤跡都找不到了。因此,必須一戰全殲之()。

至於趙勇剛擔心的兵力不足問題,劉一民指示此次作戰是鏟除毒瘤,不必考慮其它作戰手段,直接用燃燒彈引爆大火,將其埋葬於火海之中,不必顧慮因大火帶來的其它損失。戰爭是避免不了損失的!

劉一民還從未下過這種命令,趙勇剛雖然學習過細菌戰理論,但並沒有親自見識過細菌戰的可怕,還有點不理解,覺得純粹用火攻的話,萬一燒到了民房,豈不違背八路軍的宗旨?但不理解歸不理解,一號的命令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

趙勇剛當即把部隊進行編組,編成三支隊伍,一支由六小隊隊長羅野率領,前往長春郊區摧毀731部隊分支第100部隊,自己率領兩支小隊北上黑龍江,分別承擔摧毀731本部和孫吳的細菌基地。

東北的冬天,天寒地凍,撒尿都能瞬間成冰棍。

因為八路軍北進特遣小隊的到來,東北抗日聯軍幾支隊伍全部人間蒸發,化整為零,融入了東北的礦山和城鎮。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這樣一來,部隊不用在深山老林里啃樹皮嚼草根了,也不用直接面對兵力雄厚的日偽軍討伐隊了,不但保存了實力,還強化了群眾工作。假以時日,一旦主力北進東北,抗聯的各個武工隊很可能能在東北各地掀起聲勢浩大的起義,迎接主力。相反,日偽軍的討伐隊摸不著頭腦,搞不清抗聯到底是在山上還是都逃到蘇聯境內了,只能一遍遍地搜山。不過有一點,小鬼子知道山東的八路軍精銳戰隊到了東北,隨時隨地可能會破壞日偽軍的重點設施。因此,他們只能加強戒備,拉起一道道封鎖線,希望能夠捕捉住狡猾的八路軍精銳戰隊。這樣一來,趙勇剛他們前往黑龍江哈爾濱的行軍速度就不得不慢了下來。

就這樣,在楊靖宇派出的向導的帶領下,趙勇剛他們在滴水成冰的夜晚長途跋涉,穿過日偽軍一道道封鎖線,分別抵達了目的地周圍。

趙勇剛親率一個小隊承擔摧毀哈爾濱平房的日軍731部隊本部。一展開偵查,趙勇剛才發現日軍的防御竟然如此的嚴密,完全是個禁區,飛機不准在上空飛行,火車在前一站就必須放下窗簾,誤入禁區的人無一例外銷聲匿跡()。不要說是中國人了,就是日軍的軍官,沒有隨身攜帶的特別通行證,也進不去、當地老百姓把這里叫做六十里地國境線。

不死心的趙勇剛發電詢問了其它兩個小隊的情況,率隊前往黑河孫吳731部隊細菌實驗廠的小隊長趙浩報告,已經找到了司令員說的孫吳西關村日軍細菌實驗廠,這支部隊對外號稱673部隊。但是日軍戒備森嚴,不要說想進入實驗廠內部了,就是想靠近實驗廠兩、三公里都很困難。率隊去長春郊區孟家屯摧毀日軍第100部隊的小隊長羅野也報告日軍警備森嚴,當地人根本就不知道第100部隊是干什么的,只知道這是關東軍專門給戰馬看病的戰馬給水防疫部。但是,附近老百姓家的牛馬經常莫名其妙地死亡,相距不遠的前郭鎮、農安六月份突然發生鼠疫,死了一千多人,連醫生都不知道會怎么突然發生鼠疫。老百姓都是談疫色變。

到了此時,趙勇剛才知道日軍的細菌部隊是多么的可惡,殺人於無形,而且是大面積殺人,那是會滅絕中國人、滅絕人類的!

想起山東根據地現在正在遭受日軍細菌戰的荼毒,趙勇剛眼前晃動的都是不斷倒閉的戰友和老鄉那黑色猙獰的臉,再不猶豫,當即下令各小隊克服一切困難,務必於1月20日夜,也就是農歷小年夜發起攻擊,用攜帶的迫擊炮燃燒彈、單管火箭炮燃燒火箭彈將日軍細菌戰部隊徹底摧毀。施放燃燒彈後,撤離前再施放毒氣彈,確保日軍細菌戰部隊無一生還。

趙勇剛比李凌風還狠!

最先倒霉的是位於孫吳西關村的日軍731部隊細菌實驗基地。

西關村距離孫吳城只有四公里,本來是個風光秀美的村庄,日軍硬是把這里變成了人間魔窟。

日軍之所以選擇孫吳的西關村建立細菌實驗基地,主要是因為這里人口少,可用地多,沒有山谷、沼澤等自然障礙;而且這里鼠源豐富,發現過鼠疫患者,便於細菌武器研究實驗;還有就是靠近鐵路,且有數萬名勞工,選取試驗對象極為方便;最重要的一點,這里距離中蘇邊境僅有百里,是遏制蘇軍南下的戰略要地()。一旦與蘇軍開戰,日軍的細菌戰部隊就可以迅速投入戰場,以細菌戰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