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九章 撲朔迷離(再續)(1 / 2)

第一一三九章 撲朔迷離(再續)

感謝書友七七之罪、jy2046、xpw108、春秋繆拉投票支持()!感謝書友牛皋打賞1888幣!謝謝各位朋友!

蔣介石也在研究《文匯報?軍事論壇》。

蔣介石原來非常擔心蘇聯和日本真的簽訂《日蘇友好中立條約》,自己還親自詢問過蘇聯駐中國大使,沒有得到正面答復,電令駐蘇大使顧維鈞向蘇聯人民外交委員會詢問詳情,也沒有得到一絲消息()。蔣介石正如坐針氈呢,就傳來了松岡洋右在哈爾濱被擊斃的消息。這下,蔣介石徹底明白了,松岡洋右確實是要去和蘇聯談判簽訂友好中立條約。而且,以蔣介石的眼光,一眼就看出,只要松岡洋右到了莫斯科,必然受歡迎,也必然能夠簽訂條約,受害的、被出賣的只能是中國。

因此,蔣介石得到松岡洋右被擊斃的消息後,連罵幾聲娘希匹,然後就興奮地叫來戴笠,說松岡洋右死得好,死的及時,死的特別關鍵,要戴笠詳細報告擊斃松岡洋右的詳細經過。

戴笠弄不清松岡洋右到底是誰擊斃的,反正他沒有下達過這樣的命令,也沒有接到這樣的報告。不過也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堅持敵後隱蔽斗爭的弟兄們得到了松岡洋右抵達哈爾濱的情報,主動出擊,擊殺該獠!戰爭年代么,通信受阻,不及時報告也是有可能的。不過,軍統在哈爾濱沒有什么力量,難道是義勇軍殘部遺留人員干的?

戴笠從不對蔣介石有所隱瞞,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戴笠一報告完,蔣介石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一定是劉一民派出的精銳小隊擊殺了松岡洋右,因為這樣准確有力的狙殺,放眼全中國也只有劉一民部有這種實力。但是,想了一會兒,蔣介石搖搖頭,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為他太了解**了,覺得八路軍絕對不會擊殺去蘇聯談判的松岡洋右的。不要說是**的精銳部隊劉一民部、**部了,就是近期銷聲匿跡的抗聯,也不可能干這種事,這一定是散落於敵後的某支小武裝干的。

管他是誰干的,殺松岡洋右這事絕對是奇功一件。反正全中國的武裝力量都歸蔣委員長統帥,取得的戰功也應歸功於蔣大元帥的正確領導!

這次,蔣介石很大度,沒有責罵戴笠糊塗,還制止了戴笠提出的讓新聞檢查人員追查《文匯報?軍事論壇》的來龍去脈的提議。相反,蔣介石命令戴笠配合《文匯報?軍事論壇》造勢,秘密找一些有軍事理論造詣的人,向《文匯報?軍事論壇》供稿、寫信,最好能煽動日本人和蘇聯人打起來,和美國人打起來,這樣,他們就滅亡的更快()。

蔣介石竟然想到了這一層。

《文匯報?軍事論壇》徹底活躍了起來,天天加印號外,刊登軍事分析文章。結果,分析來分析去,讀者來信竟然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蘇聯遠東紅軍應該抓住關東軍主力圍困山東八路軍的戰機,果斷南下參戰,以雷霆萬鈞之勢消滅關東軍,幫助中國收復東北;另一派則說蘇聯遠東紅軍應該提高警惕,嚴防關東軍偷襲,因為日軍善於冒險。已經發生的張鼓峰事件、諾門罕會戰,日軍投入兵力都很有限,而蘇聯遠東紅軍則每次都是全力以赴。就這,諾門罕會戰中,日軍雖然傷亡慘重,遠東紅軍傷亡也很大。要不是德國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出賣了日本,很可能關東軍現在已經占領海參威了。

也不知道堅持蘇聯遠東紅軍應該提防關東軍偷襲的讀者們是從哪里得到的消息,竟然分析說,諾門罕會戰時,在諾門罕方向日軍被擊斃18000人,受傷的、失蹤的不計,而不是日軍公布的陣亡7696人,負傷8647人,下落不明1021人;蘇軍戰死9000人,失蹤超過1000人,負傷16000人。但是加上後期日軍精銳師團在海參威方向的攻擊,蘇聯紅軍傷亡人數應該遠遠高於日軍。

就這還不算,這些讀者來信還把關東軍、偽滿軍的兵力部署說了個七七八八,甚至連日軍在邊境線上修築的秘密永久性工事築壘的方位也說的大致不差,等於是為蘇聯遠東紅軍的轟炸機、大炮指引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