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二章 軍委會的部署(1 / 2)

第一一四二章 軍委會的部署

感謝書友markleu、魏哥6328、工部魯班投票支持()!感謝書友1107311400打賞588、588、100幣,感謝書友ack打賞588幣!老朋友,謝謝你們!

劉一民的談話在山東《大眾日報》發表,並以新聞通稿方式向全國公布。這個事情,劉一民不怕日軍知道,如果日軍認為我軍已洞悉其陰謀,放棄中條山作戰計劃,劉一民是求之不得。因為中條山防線太重要了,不但保護著豫西,也保護著陝西的渭南地區。如果中條山失守,日軍隨時都可以殺向豫西甚至攻擊渭南地區。就算日軍地面部隊不攻擊渭南地區,日軍的飛機也會把從潼關到渭南炸成一片焦土的。

中條山重要的戰略地位誰都清楚。這不,蔣介石看到劉一民的談話通電稿後,馬上就把何應欽、白崇禧等人找來了()。

這些人都是懂得全局戰略的,一看電稿就知道劉一民說的有理,日軍很可能是以豫南會戰、上高會戰、東南沿海作戰為掩護,正秘密抽調部隊准備打中條山呢!

總參謀長何應欽思索了一會兒,開始發言。他先是痛斥劉一民胡說八道,污蔑抗日有功部隊,替不服從命令的新四軍開脫,接著就說:「劉一民雖然說的廢話居多,但有兩點可取,一個是他仍然把**稱為我軍,說明他有國家意識,有服從領袖意識。第二個就是他看問題准,能一下找到中條山這個戰略支撐點。正常情況下,日軍此時應該大舉進攻魯中南才對,或者是繼續掃盪**的根據地。中條山南面有黃河天險,日軍就算攻占中條山,也很難攻過黃河。日軍這么做,無益於他們在華北和八路軍纏斗么!因此,如果真的發生日軍攻擊中條山的大戰,那劉一民的戰略眼光也太高明了!」

軍令部第一廳廳長劉斐由於在棗宜會戰時判斷准確,引起了蔣介石注意。蔣介石就示意他談談看法。

劉斐的看法基本和劉一民接近,他說的是日軍很可能發動中條山大戰,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日軍如果攻占中條山,就可以隨時隨地南下豫西,夾擊第一戰區主力。一旦日軍打垮第一戰區主力,整個中原地區就再也沒有**主力部隊了,中原的人力物力就會為日偽所用。另一個是日軍之所以在華北戰場對八路軍作戰中接連失利,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強大的偽軍部隊配合。如果日軍攻占中條山,閻錫山的晉綏軍和孫殿英部、龐炳勛部、孫良誠部等都為成為無根之萍。說不定會出現大部隊被逼投降的丑劇。這些部隊如果投降日軍,偽軍的力量就會大大加強,日軍就可以集中力量打八路軍。很可能日軍就是因為看透了中條山防線對華北各部隊的支撐作用,才決心打中條山之戰的。

劉斐說完,蔣介石「嗯」了一聲,就說:「中條山不能丟,洛陽更不能丟。敬之、健生,你們兩個想想有沒有好的辦法,可以延緩日軍對中條山的攻擊,給我軍多留點戰役預備時間?」

白崇禧沉吟半響,說道:「延緩日軍對中條山攻擊的辦法是有,關鍵是未必能行的通()。一個是可以命令八路軍、新四軍各部隊日軍發動積極進攻,破壞日軍運兵的交通線,遲滯鬼子集結部隊時間。另一個是命令第五戰區、蘇魯戰區在豫皖邊界的部隊向隴海路之敵發動進攻,第一戰區部隊向開封方向日軍發動攻擊,迫使日軍無法集中力量攻擊中條山。第三個辦法是加強中條山守軍力量,調蔣鼎文部、胡宗南部增援中條山。」

白崇禧還沒有說完,蔣介石就從鼻腔里輕輕哼了一聲,白崇禧就此打住,不再多說。

何應欽慢悠悠地說道:「**必須得配合作戰。中條山防線不但保護豫西,更重要的是保護陝西的潼關、渭南。**如果不配合作戰,我們就把中條山守軍撤退,放日軍殺向風陵渡。那地方非常適合渡河,不怕**不和日軍血拼。」

何應欽這話聽著十分刺耳,但站在國民黨立場上來看,也有幾分道理。因為陝西全省都是**、八路軍的根據地,蔣介石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把陝西奪回來,把**的領袖機關趕離西安,趕過黃河去。**為什么要提**守東大門呢?

一時間,屋內的幾個人都不說話了,似乎都有些意動。

劉一民當時也考慮到了,對**來說,現在的中條山防線的重要性遠遠比不上歷史上。歷史上我黨中央局促與陝甘寧邊區,八百里秦川是**的糧倉,胡宗南重兵駐守。現在的陝西是我黨我軍的大本營,說不定蔣介石做夢都想著讓日軍殺向陝西呢!但是,不管怎么說,中條山防線同樣庇護著第一戰區的豫西防區,蔣介石不會看不到這一點。這才有了劉一民的談話!

劉斐趕緊報告說何總長的這個辦法不妥當,陝西雖然在**手里,但**並沒有影響隴海路通行,而且還以陝西的糧食支援山西前線。如果日軍真的攻向陝西,那就離攻占四川不遠了。萬萬不可出現這種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