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七章 劉一民的建議(1 / 2)

劉一民是從中央的電報中得知日軍大舉進攻遠東地區的消息的()。原因是趙勇剛的北進特遣小隊先是在哈爾濱摧毀了日軍的731部隊,接著又擊斃了日本外相松岡洋右,事情鬧得太大,關東軍憲兵全力搜查偵緝,趙勇剛他們不得不撤離哈爾濱地區到吉遼地區隱蔽,包括先期進入哈爾濱的抗聯小武工隊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也撤退了,等於是劉一民失去了監視日軍北進動作的眼睛,只知道日軍向東北大規模調兵而不知道日軍具體攻擊時間和部署。

中央在電報中說,據蘇聯方面緊急通報,日軍於今日清晨對蘇聯遠東地區發動全面進攻。其中,日軍海軍大規模出動艦載機轟炸海參威等遠東沿海港口城市,重點打擊目標是蘇聯紅海軍太平洋艦隊;關東軍、朝鮮軍集中大規模機群轟炸遠東方面軍各機場,重點打擊目標是遠東方面軍航空兵。與此同時,關東軍、朝鮮軍地面部隊向遠東方面軍一線陣地發起全線攻擊。斯大林派出的特使米高揚已經新疆抵達延安,督促我向北進軍。

主席在電報中詢問劉、羅攻擊上海的准備進行的怎么樣了,何時才能動手?如不能打上海,則不能震動日軍,起不到迫使日軍從遠東撤兵的作用。

主席還在電報中要求劉、羅研究,是否按照作戰計劃,盡快在山東發動,將山東日軍封鎖我魯中南根據地的防線捅爛。最起碼要迫使日軍從山西戰場抽兵,減輕日軍對山西戰場的壓力,讓山西我軍能夠休整恢復。

此時,劉一民正在石臼所指導改裝艦船,讓大炮上軍艦,將軍艦重新武裝起來()。這伙不好干。海軍軍艦上的重炮拆下來變成要塞炮、岸防炮容易,步兵野戰炮改成艦炮可不容易。還有。日軍運送部隊時。坦克、裝甲車、汽車很輕松地就可以裝船,那是因為他們有專門的運兵船、登陸艦,不費事。八路軍從青島弄回來的沈鴻烈沉船阻塞航道的原東北海軍的軍艦都是戰艦,而且是沒有了武裝的戰艦。包括哪些貨船,運載步兵可以。搭載坦克、裝甲車、汽車,就得想法了,最起碼得讓坦克、裝甲車、汽車能直接開上艦船。還能快速開下艦船。

有倪華從美國帶回來的海軍人才的指導。這些事情不是辦不到,而是需要時間。

看完電報,劉一民心里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感情。

劉一民精研軍史,看問題比較客觀,不象後世的那些憤青,說起蘇聯只說斯大林的獨裁、蘇聯紅軍對東北工業基礎的破壞、蘇聯的拒不歸還沙俄侵占東北領土和策劃外**立。似乎蘇聯對中國來說就沒有干過一件好事。事實不是這樣,比如東北領土問題。蘇聯蘇維埃政權剛建立的時候,面臨帝國主義干涉,在世界上非常孤立,渴盼與中國建交,而列寧早在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時候就撰文抨擊,揭露八國聯軍的侵略本質。後來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後列寧更是許諾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歸還中國領土。蘇聯政府也兩次聲明廢除沙俄不平等條約。只不過北洋政府說到底就是個賣國政府,忙著爭權奪利打內戰,政權都不穩定,哪里還會對收回遠在遠東的國土啊!這樣一來,錯過了收回失地的最佳時機,等到列寧死後,蘇聯紅軍消滅了遠東的白衛軍、趕跑了外國干涉軍隊,斯大林就不想歸還了。再接下來,小鬼子發動九一八事變,張學良一槍不放讓出東北,蔣介石忙著攘外必先安內,有誰還會關心沙俄割去的土地呢?說到底,怪就怪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不爭氣!不過,這個時候不是劉一民穿越前生活的那個年代,就是斯大林,也得承認烏蘇里江東包括海參威、庫頁島,是有爭議地區,中國人是不會承認那是蘇聯領土的。

還有,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消滅百萬關東軍,可不像後世網上有些憤青們說的那樣,關東軍純粹是空架子,蘇聯紅軍根本用不著出兵,是斯大林為了攫取利益非要出兵不可()。現在的劉一民和日軍打了這么久,心里清楚的很,雖然關東軍歷史上精銳全部抽調到了太平洋戰場,可是以日軍的戰斗意志和裝備,如果不是蘇軍挾攻占柏林大勝之威全力打擊,光是那一百萬關東軍,以歷史上八路軍的裝備和**的士氣、訓練水平,會出現什么結果那是很難說的。現在之所以八路軍戰果累累,那是因為劉一民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