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六 四大行(續) 爆發求雙倍月票第一更(1 / 2)

感謝書友唯楚メ鐵手、書友1004031159、昕雲、小蝦蝦、]培斌、jc.z7979、夷江漂勇、偵查員、wuzhixia、苯甲腈、勇者之輝、shanshange、飄零天妖投票支持,感謝書友jazo打賞588幣,感謝書友死人大頭、741147258…各打賞100幣()!

劉一民原來計劃是攻占上海後,率軍迅速撤回山東,吸引第三戰區派部隊趁勢進占上海,可以在上海多堅持一段,進一步調動日軍,讓日軍從遠東調兵、從長沙會戰戰場調兵,徹底打亂日軍的計劃,讓日軍陷入混亂之中,從而盡快發動太平洋戰爭,好去攫取他們急需的石油資源()。

這一聽說蔣介石不派部隊來,劉一民的心就涼了。要是這樣的話,八路軍一撤離,上海就真的是空城了,小鬼子會很輕松的重占上海。到時候,鬼子的重兵集團就像憋足了氣的蛤蟆一樣,非要叫幾聲不可。要么是贛北,要么是湘北,還有可能是蘇皖邊區,最大的可能是魯中南,必然會遭到日軍瘋狂報復。甚至,日軍在加強力量後,會兩個方向一起動手,同時重兵攻擊長沙和魯中南。這個結果可不是劉一民願意看到的。

怎么樣才能把日軍的氣門給拔了、讓他們在重占上海後按照原來的作戰計劃去老老實實地發動太平洋戰爭呢?

宋美齡不知道劉一民腦子里翻江倒海一般,心里還在怨恨吳鐵城說漏了嘴,泄露了蔣介石的計劃,讓劉一民驚醒了。這可不好,站在國民黨的立場上看,最好的結局是讓劉一民部死守上海,與日軍在上海死拼,來個兩敗俱傷。那樣子,既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又消耗了**的實力。一箭雙雕。這道理,雖然不是軍事家、戰略家,但是個人都能看透。宋美齡那么優秀、那么聰明,自然是明白其中關節的。

來上海之前,蔣介石、何應欽、白崇禧在分析八路軍收復上海形勢時已經說的清楚,八路軍是不可能死守上海的,劉一民必然會撤離上海。這是劉一民的一貫作風,占了便宜就走。同時也是戰場形勢所迫,**領導人也好。劉一民也罷,誰都不會願意把自己最精銳的部隊陷進日軍即將形成的包圍圈的。因此,蔣介石給秘密交待宋美齡,要想法拖住劉一民,讓他不能迅速撤離,最起碼也要與日軍打一場再撤。這樣,既可以掩護四大行資產徹底轉移,又可以給撲向上海的日軍迎頭痛擊。迫使日軍在上海休整補充。斷絕日軍再一次攻占長沙的企圖,還可以消耗劉一民部一部分實力,一箭雙雕變成一箭三雕。

宋美齡再次開口了。這次她交待劉一民在招商局樓上開三個會議室,孔院長和子文要在這里召開四大行負責人會議,戴局長也要在這里召開會議,吳市長要在這里召開新聞發布會,代表蔣委員長和國民政府慰問上海民眾,堅定上海各界堅持抗戰的決心()。人馬上就到。抓緊開會部署。

劉一民的心思已經不在這里了,他考慮的是如何消化日軍即將聚集起來的龐大力量問題。聽了宋美齡的話,來了一句文不對題的回答:「第三戰區部隊一直就在三角地區活動,為什么就不能進占上海、堅守上海一段時間呢?難道日軍真的就那么可怕?」

這幾個人里面,只有吳鐵城出身於軍事干部,其他人都不懂軍事。這個時候,宋美齡忘了剛才訓斥吳鐵城的事情了。把目光看向了他,示意他回答。

吳鐵城欠欠身:「劉將軍,剛才我已經說了,蔣委員長看破了日軍即將調集大軍重占上海,第三戰區派部隊進占上海,一來路途遙遠,二來必然陷入日軍合圍圈,得不償失。再說了,有劉將軍在,也用不著第三戰區再來進占上海。」

劉一民「唔」了一聲,又說道:「就算第三戰區主力不可能進占上海,那活動在這一帶的忠義救**應該可以進上海吧?他們來了,也可以起到迷惑日軍的作用么!」

忠義救**是戴笠一手發展起的隊伍,這幾年發展的很快,裝備也不錯。只不過這支隊伍純屬地方武裝,魚龍混雜,個別部隊姓蔣還是姓汪,可能戴笠自己也不說很清楚,也可能他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戴笠一聽,就趕緊說到:「劉將軍有所不知,忠義救**就是敵後游擊隊,不堪大用。」

劉一民眼睛里有一絲嘲諷的意味,看著戴笠:「是么?怎么我接到的報告是忠義救**戰果輝煌啊?我們新四軍江抗部隊在上海郊區與日軍激戰時,忠義救**就從側翼殺出,斷絕我軍後路,配合日軍夾擊江抗部隊,導致我們一名經過長征的團長犧牲。忠義救**是才堪大用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