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九章 孤島電影(續)(1 / 2)

見到張善昆的時候,劉一民的心思很復雜。

日本鬼子在中國殺人放火,無數英雄兒女在與鬼子浴血拼殺,但是從哈爾濱到廣州,在日戰區的大城市里,經濟還畸形繁榮,一些資本家們還在長油善舞、左右逢源、大發其財。你說他是漢奸吧,那是胡說,因為他以每月投敵、二沒有惡跡。你說他不是漢奸吧,沒有日偽的許可和支持,那么大的生意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而且,由於他們的努力,間接幫助日偽營造了占領區的虛假繁榮,繳納的稅款支撐著日偽軍對抗日軍民的瘋狂進攻。說他們是順民吧,他們比一般的普通民眾起的反作用更大。

都是中國人,憑什么有的人拋頭顱、灑熱血、餓著肚子與鬼子拼命,而有的人卻在日偽卵翼下西裝革履、鮑魚燕翅地快樂享受呢?

想想抗戰勝利後,這些人和那些子女全部犧牲在抗日戰場上的人一道分享勝利成果.就不由得讓人心里一聲浩嘆!

上海租界的情況和其它日占城市有所不同,這個時候的上海租界已經是一座孤島,依靠治外法權在日偽刺刀的刀尖上跳舞,眼前的張善昆一臉精明,西裝革履,看得劉一民腦海里登時就涌現出了華北那些包著白頭巾、穿著黑粗布衣服、在日偽封鎖線之間穿梭的民兵和區小隊員們的形象.涌現出了在日軍大掃盪中、細菌戰中死去的老鄉們的形象,心里頓時生出了無限唏噓。

唏噓歸唏噓,面對上海孤島電影的代表人物張善昆,劉一民還是滿心歡心。因為張善昆的新華影業公司拍的古裝電影采取借古諷今的手法,把政治寓於文化之中,起到了鼓舞抗戰的作用。象《木蘭從軍》、《蘇武牧羊》、《雁門關》、《秦良玉》、《梁紅玉》、《李香君》、《林沖雪夜殲仇敵》、《岳飛精忠報國》等電影.都是以中國歷史文學和戲劇故事為題材.從中提煉有現實指向的主題,對身處孤島的人們給予了警示和鼓勵。

還有,張善昆新華影業公司拍攝的《雷雨》、《壯志凌雲》等影片,在這個時代不但有較高的藝術質量,還緊扣時代脈搏.或抨擊封建**,或暗喻抗日,都有現實意義。特別是他們辦的《新華畫報》,曾多次刊登日軍侵華、辱華資料,組織過《國防電影》討論。

與那些想賺錢又不願擔當風險的投機電影商相比,張善昆算得上有擔當、有眼光、有進步思想的電影投資商了。

對於張善昆這樣的電影老板.八路軍應該保護、鼓勵和支持!

可惜的是,歷史上太平戰爭爆發後,日軍進占租界,汪偽政府於1943年成立了「中華電影聯合股份公司」張善昆出任了副總經理兼制片部主任,算是正式擔任了偽職。結果,日軍懷疑他和國民黨有聯系.逮捕了他。好不容易hua錢找人擔保放出來了,兩口子失急慌忙逃向自由區,**又說他擔任過偽職,把他監押起來。一直到抗戰結束才釋放。

說起來,這張善昆的人生簡直就是一幕黑色幽默劇。

看著面前讓小鬼子魂飛膽喪的抗日名將.原本在招商局大樓外口口聲聲喊冤要見劉一民的張善昆突然間變得局促起來。

這次襲占上海,時間極為緊張.劉一民很忙,還有許多大事要做,沒有時間。不然的話,他恐怕會下令讓各部隊輪流安排戰士們進上海的電影院去看看電影,自己可能也會帶著唐星櫻、趙小曼和倪華母子去看電影。木辦法,襲占大上海的影響太大了,現在打開收音機,入耳都是八路軍攻占上海的新聞。

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新聞社都發通稿,祝賀八路軍攻占上海,評論八路軍攻占上海的巨大影響。陝西、四川大後方國共雙方的通訊社、電台都在積極評價攻占上海的作戰行動。大後方的民眾們走上街頭,冒著可能被日機空襲的危險,高呼著抗日救亡的口號,進行游行。就是眼前的大上海,滿街都是抗日標語,上海的工人組織了起來,在八路軍干部戰士的帶領下,幫助八路軍搬運物資,分發領取救濟糧,熱鬧的很!

見張善昆局促不安、額頭上都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劉一民哈哈一笑,說道:「張老板,見了日軍司令官都不害怕,見了中**隊的司令員怎么反而緊張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