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0四章 忽悠(1 / 2)

主力帶著從上海繳獲的巨量物資撤走了,四大行的資產安全轉移了,日軍海軍也開始行動了,發表完對日廣播講話的劉一民一身輕松,返回招商局大樓後,指導著黃薇、王鵬舉,再次對日軍放煙幕彈。

倪華、唐星櫻、趙小曼、**等女同志都走了,黃薇不能走,她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王鵬舉是川大中文系畢業的才子,黃薇是時下名滿天下的名記者,這兩個人一起操刀,要不把小鬼子忽悠瘸,那才怪了!

於是,從招商局辦公樓里炮制出來的一條條新聞被緊急送到上海疙瘩報紙、廣播電台。

在這大量的新聞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有幾條。

第一條是「市長、軍管會主任到底誰當家?」文章說自從八路軍攻占上海後,當即成立了上海市軍管會,主任是八路軍山東軍區主力某部的程翠林將軍。軍管會一成立。就開展工作,處理日偽軍遺屍。逮捕鎮壓漢奸,發放救濟糧款賑濟災民,上海民眾一時間歡呼雀躍。但是,國民政府很快就派來了上海市長吳鐵城,吳公曾長期擔任上海市長和淞滬警備司令,是國民革命元老。吳市長上任後,在五角場市政府大樓辦公,與在日軍第十三軍司令部辦公的八路軍上海軍管會主任程翠林將軍遙遙相對。上海竟然出現了兩個市政管理部門。馬路的電線桿突然間變得重要了,這邊貼的是軍管會的布告。那邊貼的是市政府的公告,市民們無所適從,不知道是應該看軍管會的公告呢,還是應該看市政府的公告。建議國民黨和**兩家先喝喝茶。搞清爽。只設一個政府的好!

吳鐵城已隨宋美齡返回重慶去了,程翠林也率一縱回山東去了,別說日本人不知道。連上海人都不知道。這條新聞緊扣國共兩黨矛盾糾紛,讀後由不得人不信。

第二條是新聞的題目是《日本僑民死於日記轟炸之下》,說的是從18日上午開始,日機連續兩天轟炸虹口機場、江灣機場、黃浦江、吳淞江沿岸碼頭,遭到八路軍防空火力打擊。日機驚慌失措,逃跑的時候誤把炸彈投到了虹口日僑居住區。造成日僑傷亡172人。其中最可憐的是開餃子館的井口一家,全家5口人全部被埋在了廢墟中。日本僑民今日到八路軍軍管會遞交申請書。請求八路軍在日本僑民區成立防空組織,指導僑民防空。

第三條新聞的軍事價值很高,題目是《莘庄之夜》,報道的是八路軍駐莘庄部隊進占莘庄的情況。記者以記敘的手法,詳實記錄了八路軍進占莘庄時的情況。其中提到了一個細節,那就是八路軍進占莘庄後並沒有停止前進,一隊八路軍騎兵騎著雪白的東洋馬,穿著日軍軍裝,在夜色中繼續沿滬杭鐵路、公路前進。記者感嘆說:「東洋戰馬,東洋戰刀,東洋鋼盔、東洋軍裝、東洋皮鞋、東洋騎槍,這可全都是英雄的八路軍從日軍手里繳獲的,如今成了八路軍的制式裝備。咋看上去,還以為是日軍關東軍的騎兵部隊南下了呢!」

這個新聞如果和劉一民廣播講話中說的要一舉收復杭州印證起來一起分析的話,就可能造成日軍的誤判,最起碼也讓小鬼子多思考思考。

第四條新聞是關於漢奸的,題目是《吳四寶的末日》。這是一篇絕對紀實的新聞報道,由特戰隊供稿。把八路軍如何沖進吳四寶的宅第、如何抓獲吳四寶兩口子寫的一清二楚,包括從吳四寶架起獲的現金數目、金銀珠寶餓銀行存款數目都列的一清二楚。數額大的驚人!特別吸引人的是吳四寶兩口子供述的情況,包括他們如何認識季雲卿、如何拜在老頭子門下,如何協助李士群組建七十六號、如何獨霸上海白面市場、如何在賭場里抽成、如何走私貨物、如何追殺軍統地下人員等,都寫的一清二楚。每一條都是一個膾炙人口的小故事,極大地滿足了讀者的閱讀**。

第五條新聞就是爆炸性新聞了,把民眾的眼球都快吸出來了。這條新聞的題目是《風流倜儻,舞技超群——傳奇英雄、無敵名將、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員劉一民將軍成滬上舞林新星》,說的是劉一民20日晚上到百樂門舞廳跳舞的事情。

這篇新聞報道簡直就是一片抒情散文,看看是怎么寫的吧!

「上海的夜晚是美麗的,硝煙散盡,空氣中的血腥味也被黃浦江上吹來的秋風帶走了,似乎這里從未發生過戰爭。

月明星稀,燈光如練。何處寄足,高樓廣寒。非敢作遨游之夢,吾愛此天上人間。

晚上8點,位於靜安區的東方第一樂府百樂門舞廳霓虹閃爍,車水馬龍。喜歡到百樂門舞廳趕晚舞場的名媛闊少們,象往常一樣涌向了百樂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