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七章 布局東北(1 / 2)

說完莫斯科會戰和太平洋戰事,劉一民就建議我黨應該立即發表聲明,表明政治態度,向德意日及其仆從國宣戰。這是個大是大非的問題,是侵略與反侵略、正義與非正義的問題,同樣也牽涉到美援的分配以及戰後利益格局的擺布,我黨必須有明確的態度,而且趕早不趕晚。

任弼時提出個問題,那就是蘇聯剛與日本簽訂了《日蘇友好中立條約》,蘇聯會不會對德意日同時宣戰呢?是不是應該先征求一下共產國際的意見,征求一下蘇聯的意見,再討論這個問題。

任弼時提這個問題要是擱在後世看很莫名其妙,但是在這個時代來說卻是再正常不過,這是慣性思維,還是中共是共產國際一個支部的慣性思維。

任弼時被譽為黨內的駱駝,是個任勞任怨的領袖人物。也是一個很務實的人,他這樣提,就是考慮和蘇聯的關系問題。

其實,不光中共黨內此時在猶豫,重慶的國民政府內部此時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主要是兩個因素,一個是感情因素,一個是利益因素。

感情因素上,盧溝橋事變到現在,4年零5個月過去了,抗日戰場上中國一直在孤軍奮戰。從抗戰以來的情況看,對中國給予最大支持的。開戰前是德國,開戰後是蘇聯。英、法可以說對中國沒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支持。相反。在日軍的逼迫下,英國人還把滇緬公路封閉了一段時間,法國人更壞,直接把中國在越南海防港來不及搶運回國的物資全部交給了日軍。美國開始時對中國不但沒有支持,還不停地賣給日本人飛機、汽車以及鋼鐵、石油、橡膠,在中日戰爭中大發戰爭財。後來,美國雖然逐步覺醒。加大對中國的援助,但那都是杯水車薪,濟不了大事。

現在日軍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世界兩大戰爭陣營就要徹底劃分清楚了。此時,讓中國選擇與英美一起對德意日宣戰,國民政府、國軍里曾經和德國軍事顧問朝夕相處的要員們從感情上接受不了。他們從感情上、從戰前德國對中國的幫助上。是不願意向德國和意大利宣戰的。在蔣介石想來。希特勒、墨索里尼也未必會把中國當敵人,他們只怕根本就想不到中國會考慮對他們宣戰。

國民政府其實最想結盟的國家是蘇聯,最盼望的是蘇聯出兵協助中國打敗日本。現在,蘇聯由於遠東戰敗而不得不和日本簽訂了《日蘇友好中立條約》,加上蘇德戰爭,不但不可能出兵幫助中國,連援華物資都逐漸減少了。中國的抗戰越來越困難了。

至於對日宣戰。到了此時已經沒有什么可猶豫的了。但是要考慮對日宣戰後蘇聯會不會囿於自身實際困難和《日蘇友好中立條約》而徹底斷絕對華援助,這是個關鍵因素。

利益因素是最大的因素,蔣介石和國民政府要員們深知英美過去從不把中國人當人看,與他們結盟,會不會成為跟在他們屁股後面無足輕重的二流盟國。出死力的時候想到中國了,戰後分配利益的時候把中國給忘了。甚至他們會不會還象過去一樣,背著中國搞幕後交易。這事不是胡說的,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時候。日美外交官還在背著中國秘密談判。不用說,那都是以犧牲中國為交換籌碼的。

但是。現在有個很現實的問題,蘇聯自顧不暇。又有《日蘇友好中立條約》限制,眼見很快就要中止援華物資輸送了。國民政府需要尋找新的、能夠提供強大援助的盟國,而這個盟國非美國莫屬。

是單獨對日宣戰,還是對德意日同時宣戰,徹底加入英美陣營,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的要員們在研究、在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