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一章 中國、中華民族(續)(1 / 2)

這是一個冬天的下午,大店**山東局、八路軍山東軍區司令部的會議室里,干部們拿著筆記本,認真的記錄著劉一民講的每一句話。

葉挺對主席、周副主席的學識是非常欽佩的,他本人也是受周副主席的引導早早就參加了革命。他知道**內人才輩出、藏龍卧虎,包括早期領袖李大釗、陳獨秀、瞿秋白和現在在黨內斗爭中落了下風的王明,都是出口成章的秀才。但是,葉挺做夢都想不到,劉一民竟然也是這種人物。這個看上去英俊得近乎妖的年輕將軍,智謀百出,勇冠三軍,想不到講起話來,談古論今、旁征博引,聽他講話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看看整個會議室里鴉雀無聲的樣子,葉挺就知道,山東部隊的骨干干部對劉一民有多尊敬、多愛護了。不要說劉一民在做進軍東北的動員,就算他現在做進軍日本東京的動員,估計干部們也是一呼百應,馬上就會跟著他殺向東京。

葉挺想法多,一旁坐著的項英想法更多!

這段時間,項英在山東的工作是很有成效的。主要是因為他心情好了。但是,空閑的時候,項英還是會想許多問題。一個是在蘇區的時候,他曾經給博古出主意不讓主席隨軍長征的事情;第二個就是王明主持南方局的時候,按照王明的指示行事的問題;第三個是皖南新四軍轉移過晚蒙受不應該有的損失問題;第四個就是現在西安剛剛拉開序幕的整風問題。

項英是老革命了,對黨內斗爭很熟悉。知道整風運動一開始,這些事情恐怕都得抖落出來重新再說說。比如為什么不服從中央命令提前將新四軍軍部轉移到江北的問題,就是自己當時的理由再充分,恐怕別人也未必會相信。而且,整風的時候,不是幾個領導坐到一起心平氣和的討論戰略得失。那是算賬,是群眾性的算賬,只說錯誤不說成績的。這些東西。項英掰著腳趾頭都能想到。因為他經歷過蘇區反ab團,知道有多可怕。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項英只要想起這些問題,都睡不著覺。

按說項英是老資格的政治局委員。應該回西安工作,參與中央決策。但是,調離新四軍來到山東後,項英感覺劉一民、羅榮桓胸懷都很寬廣,容易配合工作。就要求留在山東工作了。這一留下來,項英還真慶幸留對了,要知道,新四軍軍部突圍渡江後,中央調整葉、項工作,實際上就是對他們兩個的一種批評和處分。可以想見,葉、項回到西安後,必然要認真向中央報告工作。對造成新四軍軍部被動突圍的錯誤做深刻檢討。

項英不怕做檢討。怕的是翻起老賬來沒完沒了,在黨內再掀起不必要的風浪,影響黨的事業。

今天開會前,項英一顆心總算落地了。因為中央進軍東北的命令上說的很清楚,成立東北局,他是副書記之一。而且還兼任東北人民抗日聯軍第三政委。這就是說,他不用回西安去參加整風了。直接隨山東主力北進。

想到這一點,項英就覺得劉一民胸懷寬廣。人情味也比較濃,是個很少見的了不起的人物。劉一民一定知道他的心思,讓他隨軍到東北區工作,也一定是劉一民向中央要求的。不然的話,如果把他留在山東,和即將東進到山東的**搭班子,那就麻煩了。**這個人不愛說話,誰也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和他搭班子可沒有和劉一民搭班子這么和順。

項英腦子里翻江倒海的時候,劉一民已經把中國、中華民族的釋義基本講完了。

項英聽的清清楚楚,劉一民最後說的是中華民族是一個融合力極強的民族,歷史上北狄的匈奴、突厥、鮮卑、蒙古族、滿族都曾經入主中原,並融入了中華民族。現在的外蒙、遠東人民都是外蒙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他們從日寇的鐵蹄下解放出來,重新融入中華大家庭。

這是劉一民講的為什么要進軍東北的第一點。

接下來劉一民講了東北在整個抗日戰爭中重要的戰略地位。劉一民把這一點分成了幾塊來講,一個是東北的軍事地位,一個是東北的經濟地位,一個是東北的政治地位。按照劉一民的說法,東北現在的經濟已經超過了日本國,成了日軍發動侵華戰爭的重要支撐。關東軍是日軍最大的戰略預備集團。占領東北,徹底消滅關東軍、偽滿軍,就等於把日本侵略者的輪胎氣門給拔了,小鬼子想不投降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