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五章 勇奪山海關(1 / 2)

3月26日清晨,東北人民抗日聯軍第十縱隊司令員、政委王炳三指揮縱隊主力就象在平地鑽出來一樣,突然出現在山海關一線,迅速切斷了連接北平到沈陽的北寧鐵路和公路。緊接著就開始向山海關發起猛攻。

北寧路實際上就是原來的京奉鐵路,連接北平和沈陽。後來因為國民政府把北京改稱北平、奉天省改稱遼寧省、奉天城改稱沈陽,京奉鐵路隨之改稱北寧鐵路。

山海關不是獨立的一個關城,而是指南起老龍頭、東到九門口、全長26公里的山海關關隘。短短26公里的長城上從南到北依次分布著南海口關、南水關、山海關、北水關、旱門關、角山關、三道關、濫水關、寺兒峪關、九門口關(一片石關)等十座關隘,扼守著東北、華北聯系的咽喉。所謂「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山海關防御的核心是山海關城。這是一座方形城池,有四個城門,東為鎮東門,南為望洋門,西為迎恩門,北為威遠門,其中東面的城牆本身就是萬里長城的一部分。

四個城門之外均有瓮城,瓮城外圍是羅城。羅是羅列的意思,即城外套城。羅城的前方是威遠城,是山海關的前哨衛城。

城套城、城外城,又有長城可以溝通各關隘之間的聯系,山海關有重城回守之勢,堅固雄偉之姿!

明末天下大亂,李自成攻占北京後率軍攻擊山海關,與吳三桂率領的關寧鐵騎激戰於山海關前。雙方激戰方酣,得到吳三桂輸誠的滿清鐵騎在睿親王多爾袞的指揮下,通過山海關加入戰場,一舉擊敗李自成大軍,奠定滿清三百年江山基礎。也引來了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漢族三百年屈辱史。

滿清定鼎中原,實際上是一種落後戰勝先進、野蠻戰勝文明的歷史倒退。

自從日軍占領山海關後,這里就成了日軍的後方,雖然冀熱遼根據地軍民對日軍不停的襲擊、攻擊。但從來沒有一支部隊來攻打如此險要堅固的雄關。在日軍士兵的心目中,山海關和旅順要塞一樣,堅不可破。

理論上講,一個主力縱隊攻擊日軍一個步兵大隊駐守的山海關,就算山海關城牆再堅固,那也守不住。

十縱炮兵團團長范世英、政委苑朴正原來是紅七軍團炮兵師炮三團三營二連的連長、指導員。當年,劉一民駐軍西安時帶著新婚妻子唐星櫻傍晚出西安城視察炮兵師農場。與時任炮兵師炮三團三營二連連長、指導員的范世英、苑朴正相遇,范世英還說要給軍團長熬羊肉湯、牛肉湯呢,可惜劉一民軍務繁忙,范世英一直都沒有機會讓他無比尊敬的一號首長嘗嘗他熬的羊肉湯、牛肉湯。倒是范世英自己,隨著主力南征北戰,從連長一直升到了今天的十縱炮兵團長。

對於新成立的十縱炮兵團來說,攻擊山海關是處女戰。但是,十縱炮兵團的干部戰士可不是新兵蛋子。干部都是各炮兵團和原魯西南警備旅、魯西警備二旅火力支援營、各團火力支援連抽調的,戰士也都是從步兵中抽調出來到編練司令部訓練過的,那都是百戰精銳。

戰斗打響前。十縱司令員陳士渠給范世英、苑朴正交待的清楚,此戰關系我軍經略東北大戰略能否成功,〖主〗席、老總和一號首長命令十一縱迅速占領山海關一線,並布置牢固防線,堅決阻擊華北日軍的增援,沒有命令不得後退一步。也就是說,〖中〗央和東北人民抗日聯軍司令部要對關外日軍實施關門打狗,十縱起的就是關門的作用。因此,攻擊山海關之戰務必迅速、利落,不能讓部隊在山海關前遭受重大損失。影響後續持久作戰。而十一縱主力能否迅速攻占山海關,關鍵就看炮火運用是否得當有力。一定要讓炮彈長上眼睛,指哪打哪,一舉打掉關城後上的日軍守備火力,掩護部隊順利奪城。

陳士渠交待的清楚,范世英、苑朴正在戰前動員會上講的更少殺氣騰騰。說的是要神不知鬼不覺地把炮群〖運〗動到山海關城下,用炮彈給小鬼子說話,讓小鬼子後悔爹媽生他們到這個世上來!

范世英把炮團以營為單位分成三個炮群,分別跟隨三個主力旅行動,他自己親率一營掩護主力攻占山海關城。

山海關的日軍早上起來還照常出操、吃飯。結果剛吃完飯就接到報告,八路軍把北寧線給切斷了。日軍大隊長大罵土八路偷襲的干活,卑鄙無恥。罵完後,就調集了一個小隊和一個連的偽滿軍去打退土八路,把土八路抓回來審訊,弄清楚李運昌的老巢,好調集大隊主力去徹底消滅李運昌部。

李運昌是冀熱遼地區八路軍的司令員,在這一帶威名赫赫,鬼子大隊長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只不過這個鬼子大隊長認為李運昌部戰斗力不行,他的一個小隊加上滿洲國防軍一個連就可以打退李運昌部隊鐵路的襲擾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