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九章 彎彎繞(1 / 2)

杉杉元進宮「奏上」帶的跟班不是參謀次長,也不是作戰部長、情報部長,而是帶的作戰部作戰科的參謀瀨島龍三。

這個瀨島龍三是1938年以首席畢業生的身份從陸軍大學畢業的,因此得到了「御前講演」的陸軍最高榮譽,也就是在天皇面前發表演說。遺憾的是,天皇本人那天沒有來,由侍從武官長「代聽」。就這,瀨島龍三也足以自傲了。

按照日軍慣例,陸大畢業後必須下基層鍛煉一年。瀨島龍三去了當時在佳木斯的第四師團,後來又到第五軍實習,一年後就被調回參謀本部第一部(作戰部)作戰科了,並且一直呆到了現在。

瀨島龍三之所以能夠進入作戰科,就是因為他的畢業論文和御前講演符合了日軍統帥部的口味。

瀨島龍三陸大畢業論文的題目是《關於日本武將的統帥》,他的御前講演就是這篇論文的摘要。這家伙,在講演中列舉了楠木正成、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川上操六和大山嚴等五位日本武將的例子,得出的結論是「統帥的根本是斷然的意志並將其迅速貫徹於軍隊以及捕捉戰機」。最後結語說的更好,是什么「信奉聖旨,身心一體在皇軍統帥的道路上前進。」

這個結論和結語都符合日軍統帥部「穩定陸軍」和「統帥一元化」的指導思想。所以,這個一次作戰計劃都沒有制定過的陸大首席畢業生就在參謀本部堂而皇之地發號施令了。

杉杉元之所以喜歡帶瀨島龍三「奏上」,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家伙特別善於揣摩人的心思,能猜出天皇大概關心什么、會提些什么問題、應該怎樣回答才既不算「欺君」還又能鬼混過關。這是閑院宮載仁親王被免去參謀總長的時候特意留給杉杉元說的遺產。

這個時候的裕仁天皇,可能是一生中最開心的時候了。

想想吧,日軍現在是高歌猛進,繼日蘇戰爭勝利後,現在又在東南亞得手。兵鋒之盛,簡直是無敵了!裕仁天皇可以說實現了日本立國以來歷任天皇的夢想。

心情愉悅的裕仁天皇,見到杉杉元的時候滿臉都是掩飾不住的隱隱約約的笑意。

杉杉元心里打了個突,這個時候向天皇陛下報告劉一民部襲占金州和大連、旅順火車站的事情。是不是有點掃興呢?

杉杉元真想隱瞞不報,但是他又不敢,因為梅津美治郎要求從山東調回第一師團、第七師團、第九師團和從南方軍調回第四、第五飛行集團,這事情不是他能夠做主的,必須得天皇拍板才行。

結果,當杉杉元硬著頭皮把梅津美治郎的電報呈上去後,裕仁天皇臉上的笑容就不見了。臉色霎時間變得青白青白,陰森森的象鬼一樣。

裕仁天皇看完電報,半天才說:「讓首相閣下和外相、海相、軍令部長一起來吧!」

近衛內閣是因為不敢最後表態發動太平洋戰爭而倒台的,東條英機上台組閣後,閣員大換血。陸相不用說了,東條英機自己兼著,海相由及川古志郎換成了島田繁太郎,外相由豐田貞次郎換成了東鄉茂德。參謀總長杉杉元和軍令部長永野修身因為都不屬於內閣成員、直屬天皇,才沒有被撤換。

天皇陛下緊急召見,東條英機等人自然是要在第一時間趕到的。等到了松之閣。遠遠地看見御座上的裕仁天皇臉色不善,再一看杉杉元額頭上直冒汗,東條英機就知道一定是出大麻煩了。

裕仁天皇把梅津美治郎的電報摔到了東條英機面前。

東條英機看後,東鄉茂德、島田繁太郎、永野修身也都傳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