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二章 昂昂溪(1 / 2)

昂昂溪原名昂阿奇屯,昂阿奇是達斡爾語,意思是「狩獵場」。後來人們讀音讀轉了,就讀成了昂昂溪。清末中東鐵路通車的時候,在這里設站,並被劃為鐵路附屬地。這下,小小的昂昂溪發展開了,俄國人、〖日〗本人都來了,做生意的、搞運輸的也都來了,一時間小鎮極為繁榮,人口達到了2.4萬人,其中俄國人就有4000人,還有30個〖日〗本人。等到1926年連接四平街到洮南的四洮鐵路的洮昂鐵路通車,這個小鎮成了洮昂鐵路終點站,也是洮昂鐵路和中東鐵路西部線交匯處,而且距離齊齊哈爾只有23公里,按照常理,這里很快就會發展成一座新興城市。奇怪的是,洮昂鐵路一通車,不但沒能讓昂昂溪進一步發展,反而促使居民向洮南、通遼等新興城市轉移。特別是九一八事變後,人口急劇減少,到了此時,昂昂溪人口只有1.3萬人了,原來的4000俄國人只剩200多人,只有〖日〗本人不減反增,由30人變成了600人。

按照偽滿街村制,昂昂溪現在是龍江縣屬下的昂昂溪街。

4月5日這天是清明節,小鎮昂昂溪春寒料峭。

一大早,昂昂溪鎮〖警〗察所所長鳩山就帶著幾個〖警〗察來到了白俄謝苗諾夫開的謝苗諾夫面包房門口,攔住了正要趕車出門的謝苗諾夫。

鳩山長的瘦瘦的,中等個,戴個眼鏡,留著八字胡,臉上似笑非笑的。看得已經跨上車轅的高高壯壯的謝苗諾夫心里直打寒顫,似乎有冷風刮進了脖子里。

鳩山皮笑肉不笑地問到:「謝苗桑,你這是要到哪里去啊?」

謝苗諾夫在〖中〗國住久了,會說漢語。能聽懂鳩山說的〖中〗國話。

謝苗諾夫心里暗道:壞了,鳩山這家伙聞到風聲了!

謝苗諾夫趕緊下車,學著那些〖中〗國漢奸的做派,從兜里掏出幾張票子,遞給鳩山,嘴里說著:「鳩山太君,我妻子和女兒都生病了。我要帶他們到哈爾濱去看病。」

謝苗諾夫說的漢語有俄語的發音,哈爾濱三個字讓他說成了俄語發音,中間的「爾」字聽起來就象舌尖在發顫一樣。

鳩山沒有心情欣賞謝苗諾夫俄語發音中顫音的優美,依然是皮笑肉不笑地說到:「謝苗桑,看病的可以,馬車不能趕走,大〖日〗本關東軍要征用你的馬車。另外,我查了下記錄。這個月你的出荷還沒有交夠。一起交了吧!」

出荷就是向日軍交糧,是日軍征收東北老百姓手中糧食的一種叫法。

謝苗諾夫一家是蘇聯10月〖革〗命後從莫斯科逃到遠東再逃到這里來的白俄,在昂昂溪住的時間長了。老謝苗諾夫死後就埋在這里。為了生計。當年的沙俄貴族謝苗諾夫在昂昂溪開了一間俄式面包房,捎帶走私伏特加、組織白俄婦女賣淫,日子倒也過的愜意。因此,後來東北的俄國人向上海遷移的時候謝苗諾夫一家沒有走,舍不下在昂昂溪的生意。日蘇戰爭爆發時,謝苗諾夫還參加了關東軍組織的白俄殘余特種部隊,到赤塔一帶去滲透,干了很多壞事。本來他是可以在日蘇戰爭後留在遠東地區,參與日軍組建偽政權的,倒霉的是謝苗諾夫貪財。在日軍攻占赤塔後他在赤塔城里到處搜刮,被日軍抓了起來,差一點槍斃。最後還是謝苗諾夫聰明,把自己一路上干壞事搶劫的錢財全部交了出來,賄賂日軍憲兵,這才被放了回來。

這幾天東北形勢急劇變化。謝苗諾夫從洮昂鐵路中斷中嗅出了大事不妙,和老婆一商量,准備逃跑,計劃是先到哈爾濱去,如果形勢穩定了,就返回昂昂溪,繼續做他的生意。如果形勢不對,就從哈爾濱轉道去海參威,從海參威乘海輪到上海去。

也不光是謝苗諾夫想跑,昂昂溪的俄國人都想跑,問題是日軍不會讓他們跑掉。東北本來就人口少,讓他們都跑掉了,誰給日軍當挑夫、挖戰壕呢?

其實,自從我軍占領沈陽後,東北地區就亂套了。遼寧就不說了,我軍行動太快,又是搶先占領鐵路線、公路線,那些日偽地方政權的官員、〖警〗察等,很少能逃脫呢,要么被擊斃,要么被抓了起來。但是吉林與遼寧交界地區的、遼西北地區的日偽武裝、地方官員都開始了大逃亡。不逃不行,除非他們不要命,或者是想當俘虜。這些日偽官員一逃跑,老百姓自然就知道了,許多靠著日偽發財的老財也跟著起哄,有汽車的開汽車,有馬車的趕馬車,亂哄哄的往吉林境內涌,往長春附近涌。

謝苗諾夫一聽鳩山說日軍要征用他的馬車就著急了,沒有了馬車他還怎么逃往哈爾濱呢?要知道,這個時候通往哈爾濱的火車根本就買不到票,絕大部分都是軍列,別說是白俄謝苗諾夫了,日僑都買不到車票的。齊齊哈爾倒是有飛機場,可惜同樣買不到機票。謝苗諾夫這是沒辦法了,才准備趕馬車走,把面包房留給了幾個伙計,讓他們看門、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