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八章 松遼戰役(三)(1 / 2)

日軍第五軍駐守蒙古地區,承擔對蘇備戰任務。

蒙古那么大的地盤,比東四省加上台灣的面積都大。日軍第五軍雖然兵力龐大,但撒在蒙古高原上,就顯得太單薄了,只能四處分兵,駐守重要城鎮和交通線。因此,接到關東軍集結主力的命令後,第五軍司令官飯村襄中將沒有片刻耽誤,當即下令集結部隊,准備返回東北參戰。等到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參謀長吉本貞一遇刺、山田乙三出任關東軍司令官並下令第五軍主力回援滿洲作戰後,飯村襄中將留下參謀長坂板專一少將統一指揮第6獨立守備隊、第3、第4、第12國境守備隊、第12野戰防空司令部、第8炮兵司令部並野戰重炮兵第12、20聯隊和第一工兵隊司令部並工兵第24聯隊留守蒙古地區,自己率領鷹森孝中將的第11師團、根本博中將的第24師團、武內俊二郎中將的第116師團、第2戰車旅團、騎兵第3旅團和野戰重炮兵第5、第7聯隊、獨立重炮兵第5、9大隊、獨立野炮兵第1聯隊、獨立工兵第7、第22聯隊以及由他拼湊的兩個偽蒙軍騎兵師,分路返回東北參戰。

飯村襄中將是一個有政治頭腦的日軍將領,他在蒙古拼湊蒙古偽軍,成立了好幾個師,考慮到坂板專一少將留守蒙古的兵力太少,必須需要偽蒙軍配合作戰以應對可能會發生的突然事件,但又不能讓偽蒙軍留在蒙古的兵力過大,就把偽蒙軍中他認為最精銳的兩個騎兵師帶上,返回東北。一來可以讓偽蒙軍在戰斗中經受鍛煉。二來為坂板專一少將留守蒙古減少隱患。

關東軍司令部原先的計劃是在長春聚殲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主力,作戰命令下的很緊迫,飯村襄中將集結部隊的時候就果斷命令各部隊分路返回東北,路程近一點的到昂昂溪集結。路程遠的到阿爾山集結,完成集結後通過鐵路運輸、公路運輸開向長春。

東北鐵路縱橫,火車運輸極為便捷。

九一八事變前,東北的鐵路營運里程已經達到了5700公里。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出於政治經濟軍事需要,在東北又修了5700公里的鐵路,光是連接東北和朝鮮的就有四條鐵路干線。亞細亞號高速列車可以直接開到朝鮮。而且,日本人修鐵路有個特點,那就是喜歡修環線。象沈陽、長春等城市,四周鐵路相連,就算敵人切斷了一段鐵路,日軍也可以從其他方向的鐵路運兵,迂回到這些重要城市。日本人在東北修鐵路還有個特點,就是支線、專線特別多。火車可以直接開到部分礦山、大型工廠、伐木場。這些鐵路支線、專線,戰時也可以被日軍用來運兵。

阿爾山到洮南北邊35公里的白城子修有一條白阿鐵路,也叫白溫鐵路。白城到長春有長白鐵路和公路。

白城是日軍的重要守備城市。駐有訓練航空兵骨干的飛行教導團。

魏真的情報來自於偵察,只知道第五軍主力在昂昂溪集結,不知道從阿爾山出發的日軍軍列正急如星火地向白城趕來。

本來,在昂昂溪集結的第五軍部隊,完全可以通過中東鐵路經哈爾濱運往長春。但是現在關東軍的作戰計劃變了,第五軍和第六軍最會西路迂回包抄部隊使用,必須得經過洮昂鐵路、四洮鐵路運往雙遼地區。這樣一來,第五軍在昂昂溪的部隊的運輸壓力就大了,因為齊齊哈爾、昂昂溪的火車有一部分運送第六軍去了,一部分調往白城前往阿爾山接運在阿爾山集結第五軍部隊了。昂昂溪的第五軍部隊軍列嚴重不足,主力還得依靠汽車、馬匹運送,這才有了關東軍司令部命令運送第六軍的軍列和第二十三師團的汽車返回洮南接運第五軍部隊的事情。

這要是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關東軍抽調主力部隊幾次到山東參加對劉一民部的重兵掃盪,都是通過東北的鐵路網調兵的。現在,由於我軍控制了遼寧。消滅了日本人控制東北鐵路運輸的南滿鐵路株式會社,日軍的鐵路運輸曾短暫陷入癱瘓狀態,加上關東軍大舉調集兵力,到處都需要火車,結果搞來搞去,卻搞得兵力最龐大的第五軍火車運力不足!

從蒙古長途跋涉返回,飯村襄中將和他的第五軍早已累得筋疲力盡了。嚴格說,應該在齊齊哈爾、昂昂溪休整兩天才對。可是軍情如火,飯村襄在昂昂溪沒有多停,直接就下令繼續南下雙遼,和第六軍匯合,迂回包抄公主嶺、四平的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不過,飯村襄首先命令乘坐軍列的先頭部隊到白城後停止前進,軍列返回接運主力,先頭部隊在白城加強警戒,迎接從阿爾山東進的、從昂昂溪南下的兩路大軍。飯村襄要在白城把主力聚齊後再迅速南下,不然他的第五軍就不完整。

羅榮桓感覺第五軍進軍速度慢,讓劉一民想辦法誘使第五軍加快行軍速度,早點來送死。其實,此時,第五軍從昂昂溪南下的各部隊正在陸續抵達白城,火車、汽車都原路返回接運部隊去了。

直到飯村襄中將給一直以第六軍司令部名義收發報的錢壯飛他們發報,要求運送第六軍的軍列、第二十三師團的汽車趕到白城接運部隊。劉一民和羅榮桓才知道第五軍是分兩路集結兵力,現在兩路日偽軍要在白城會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