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四章 松遼戰役(九)(1 / 2)

日軍第五軍裝備精良,兵員充足,訓練有素,是名符其實的精銳之師。如果擺開陣勢打的話,松遼戰役恐怕沒有十天半月結束不了。而且,最後就算我軍消滅了第五軍,按照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場規律,劉一民率領的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主力也會被打殘,喪失繼續作戰的能力。必須迅速轉入休整補充。現在情況不同,日軍第五軍一頭扎進了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的伏擊圈,被我軍炮群打的落hua流水,時間不長就被打亂了建制,在洮南到白城之間的洮南鐵路和公路中間的狹窄地段狼奔豬突,昏昏然如喪家之犬!

就在劉一民讓蔡中向〖中〗央報告我軍已合圍日軍第五軍的時候。松遼戰場我軍三大炮群之一的洮兒河北岸東巴喜套堡一線的炮群已停止了炮擊,各團迅速收拾炮車,套上馱馬,拉著大炮、彈葯車開始快速北進,戰士們把馱馬打的飛快。一口氣跑出了5公里,這才又迅速建立炮兵陣地,繼續向北逃的日偽軍開炮。

這個程序都是設計好的,三個炮群交替北移,始終保持有兩個炮群對日軍第五軍實施火力覆蓋。掩護裝甲集群、步兵、騎兵實施突擊。對日軍進行分割包圍。炮兵戰術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把日軍打散打散再打散,堅決不讓日軍站穩腳跟,堅決不讓日軍抱成團,堅決不讓日軍有喘息之機!

這也是山東主力歷次大戰總結出來的經驗:炮火制勝!

現在我軍解放了沈陽和大連,可以工廠化大規模生產炮彈,炮兵們再也不用擔心沒有炮彈了。可以可著勁地打了。

歷史上我東北野戰軍發起遼沈戰役的時候,就已經大批量生產美制榴彈炮炮彈、日式炮彈了。我軍之所以能夠那么快就攻克國民黨軍重兵堅固設防的錦州、天津,奪取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勝利。就是因為我軍在炮火上壓倒了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集中的大炮數量比國民黨軍多的多,炮擊持續時間比國民黨軍長的多,消耗的彈葯比國民黨軍多的多。包括淮海戰役,用陳老總的話說,一個是支前民工用獨輪車推出來的,再一個就是大連的大炮彈立了大功。

因為劉一民的穿越,我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比歷史上發起遼沈戰役時的東北野戰軍裝備更好、火力更強。十三個炮兵團啊,又是打在日軍第五軍行軍過程中,小鬼子如何能夠承受得起?何況第五軍的大炮連建立陣地的機會都沒有呢!這場戰斗注定是一場一邊倒的速戰速決的殲滅戰!

劉一民之所以敢說日軍第五軍可以取消番號了,就是因為他熟知歷史,熟知自己一手締造的部隊的火力配備和戰斗力,知道在這樣強大的炮火的飽和攻擊下,不要說是日軍第五軍了,換做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都逃脫不了被擊潰、被殲滅的命運。

大規模炮群炮擊是一個系統工程,光有大炮和充足的炮彈是不夠的,必須讓大炮長上眼睛。這眼睛就是炮兵觀測手。這么大規模的戰役,單靠炮兵部隊的觀測手是不夠的,步兵也得充當觀測手,不但要能夠非常准確地報出炮擊目標的坐標參數,還要能熟練使用現有的通訊器材,把發現的目標和炮擊參數准確傳遞到炮兵陣地。在這個沒有電腦和手機、對講機的時代,就只能依靠電台和電話。不說別的,光是快速布設電話線都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如果沒有張斯樵的通信營和各縱隊、旅、團的通信部隊,我軍怎么能夠在趕到戰場後就迅速架通連接各部隊陣地的電話線呢?所以說,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的炮群之所以能夠如此威風,前提是劉一民持之以恆地抓部隊的政治、軍事、文化建設奠定的堅實基礎。放眼這個時代的〖中〗國軍隊,也只有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各部具有這種步炮、步坦、地空密切協作的作戰能力。

炮擊在繼續,日軍第五軍的混亂在繼續!

就在日軍第五軍的極度混亂中,我軍參戰各主力縱隊加快了突擊步伐。一縱主力突破洮昂鐵路後,以裝甲旅為先導,二旅、三旅和配屬指揮的重機槍旅重機槍團上了裝甲車、汽車,組成一條鋼鐵巨龍,朝著日軍第五軍潰逃隊伍的中間狠狠地契入進去。

裝甲旅長趙大河從自己的指揮車的炮塔口上露出身子,舉著望遠鏡觀察著戰場,通過車載電台指揮著裝甲旅進行快速攻擊,同時也給炮群指示炮擊方向,避免誤傷。

坦克的馬達在轟鳴。坦克炮、坦克、裝甲車車載機槍在猛烈開火,裝著護板的汽車上的步兵炮、擲彈筒、火箭筒、重機槍、輕機槍、八一自動步槍、半自動步槍都在開火。裝甲集團所過之處,就像一具寬大無比的鐵犁,硬生生的從第五軍潰逃隊伍中間劃了過去,把第五軍長達十幾公里的潰逃隊伍截成了兩截。

這一下,徹底敲響了日軍第五軍的喪鍾!

這里是科爾沁草原東北端、松遼平原西北端。大平原上無遮無擋,別說這么龐大的部隊了,就是兔子啊、山雞啊都被槍炮聲驚的跑的跑、飛的飛。日軍第五軍重裝備多、車輛多、戰馬多,哪里能比得上兔子和山雞的敏捷,這一被裝甲集團分割。想跑都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