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一章 河邊正三(1 / 2)

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的命令一下,四平前線日軍指揮官、第三軍司令官河邊正三中將不甘心了。

這個河邊正三是〖日〗本富山縣地主村長河邊俊三的第三子,陸軍士官學校第19期步兵科、陸軍大學第27期軍刀組畢業,當過參謀本部部員、任駐德武官、陸大教官、步兵第六聯隊長、支那駐屯步兵旅團長、華北方面軍副參謀長、華中派遣軍參謀長。

「七七」盧溝橋事變就是河邊正三當支那駐屯步兵旅團長的時候挑起來的。

這個犯下滔天罪行、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家伙,歷史上竟然逃脫了懲罰,還在國際法庭上作證,信口雌黃,說盧溝橋事變是馮玉祥挑起的,是因為馮玉祥當時正處於反對蔣介石失敗後的失意之中,想利用華北局勢緊張之機掌握實權,因而在盧溝橋制造事件,從中漁利。就是這樣一個惡貫滿盈、死不要臉的家伙。竟然逃脫了懲罰,活到了1965年,壽終正寢,真的是蒼天無眼!

山田乙三接替畑俊六出任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的時候。河邊正三是他的參謀長,兩個人有同事之誼。

接到山田乙三的命令的時候,河邊正三指揮日軍已經突破了九縱和輜重旅、工兵旅一團的四平外圍防線,攻進了四平城內,依仗裝甲優勢,控制了道西區,正在四面合圍。猛攻道東區,守備四平的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第九縱隊進行著激烈的爭奪。

河邊正三指揮的第三軍在日蘇戰爭時得到了極大的加強,編有第二師團、第九師團、第十二師團、第十六師團、第五十七師團五個師團,由於第二師團和第十六師團編入南方軍參加太平洋戰爭,第九師團又抽調到山東戰場,第三軍現在只有第十二師團和第五十七師團兩個步兵師團。但是,第三軍有一個戰車第一旅團,還有一部分炮兵部隊。火力特別強大,加上關東軍直轄的戰車第二師團、第二十八師團、第五十三師團,河邊正三手下有五個步兵師團。另有配屬指揮的一部分偽滿軍。

如此龐大的兵力,河邊正三有絕對把握,今天夜里就攻占四平,全殲四平城的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守軍。

此時,由於日軍炮火凶猛,又有戰車第二師團和戰車第一旅團掩護,日軍各部隊爭先恐後,不計傷亡,向道東區猛撲,九縱的各陣地都已經勢如危卵了。眼見日軍就要突入道東區了。

這個時候讓河邊正三撤軍,河邊正三如何能夠甘心呢?要知道,自從劉一民率軍北上抗日以來,這支部隊一直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總是在日軍沒有防備的時候給日軍來一記狠的。現在好不容易抓住了劉一民部一支主力部隊了,眼看就要見功了。河邊正三中將馬上就要成為日軍中成建制殲滅劉一民部一個縱隊的名將了,怎么能說撤就撤、功敗垂成呢?

河邊正三現在已經知道守備四平的是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第九縱隊了。沒辦法,從公主嶺打到四平,戰斗如此慘烈,烈士們的遺體落到日軍手里,日軍從烈士們的軍帽里的番號、編號、姓名上就知道他們的對手是九縱了。

除了想創造奇跡、想揚名立萬的心理外,還有個因素促使河邊正三非要消滅四平城的九縱不可。那就是面前的九縱打的太頑強了,日偽軍的傷亡太大了,小鬼子也打紅眼了,急於報仇!

河邊正三從挑起盧溝橋事變開始,在〖中〗國戰場上與〖中〗國軍隊常年交手,對〖中〗國軍隊的裝備和戰斗力非常了解。他知道,以他這么龐大的兵力,又有那么多的戰機提供空中打擊支持,正常情況下,在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第九縱隊退回四平前就應該將其消滅了,最起碼也應該將其徹底擊潰。但是,面前這支九縱竟然打不垮、拖不爛,從公主嶺邊打邊撤,硬是在四平守軍接應下撤回了四平城,還從容布置防線,頑強阻擊日軍。這樣的軍隊,河邊正三開戰以來第一次見到。當然,〖中〗央軍中也有異常頑強的部隊,只不過〖中〗央軍戰法呆板,攻就是攻、守就是守,遠沒有眼前這支軍隊詭計多端、陰險狡詐。從公主嶺打到四平,河邊正三和他的日軍算是吃透了苦頭,反坦克雷、電起爆炸葯、土地雷、炮火短促突襲、火箭筒、燃燒瓶、槍榴彈、步兵炮和高射炮平置打軍列、打坦克,等等等等,讓河邊正三見識了許多他做夢都想不到的新武器、新戰法。而且,不但日軍放毒氣,九縱也放毒氣,打的小鬼子傷亡慘重,一點脾氣都沒有。

河邊正三對參謀長土居明夫少將說,這支軍隊是他見識過的戰法最靈活、單兵素質最高、步兵裝備最好的部隊,一定是劉一民部精銳中的精銳。遇到這樣的對手並戰勝它,是軍人的最大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