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一章 激戰長春(二)(1 / 2)

長春激戰就在劉一民的嚴密關注下開始了。

河邊正三中將能挑起盧溝橋事變,就是一個擅長搞陰謀的家伙。象他這樣的人,日軍中有許多。這是日軍的制度決定的,日軍軍官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一般都必須到野戰部隊去服役,其中的優秀者由各部隊推薦報考陸軍大學,陸軍大學畢業後,先後到參謀本部、基層部隊去任職鍛煉。中間的許多人會以駐外使館武官、副武官、武官候補、歐美出差等名義到各國去學習考察,收集情報、繪制地圖,干一些特務勾當。而且這些家伙干到聯隊長這個級別的時候,還經常出任特務機關長,再由特務機關長出任什么旅團長、師團參謀長等。這種經歷,讓日軍的許多高級軍官都成了軍人和間諜特務的混合體,既有軍人的蠻勇,又有間諜特務的狡猾和陰狠。

河邊正三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奇特的怪物。這家伙不但是軍人,還是一個日本國內赫赫有名的棋手,在黑白子博弈的棋盤上有很高的造詣。也正因為如此,盧溝橋事變時,作為日軍的實際指揮官,他的每一招都讓宋哲元等人有一種雲里霧里的感覺,摸不著頭腦,被打得招架不住。

實際上河邊正三的前頭部隊在劉一民視察陣地回到司令部時就已經抵達長春外圍了,只不過他們奉有嚴令。在距離長春十公里處部署警戒,接應主力,不得向長春肆意搜索攻擊。

這種命令只有河邊正三這種陰沉的家伙能搞出來,要知道長春就在眼前,按照關東軍副參謀長秦彥三郎原先的電報,長春城正在激戰中,守軍急等援軍呢!

等河邊正三率主力陸續抵達後,日軍各部隊的進攻序列已經在行軍途中調整到位。對長春城形成了隱隱約約的正面攻擊箭頭。

河邊正三眺望著遠處的長春城:燈火依舊燦爛。隱隱約約有一陣緊似一陣的槍聲傳來。

河邊正三問身邊的參謀長參謀長土居明夫少將:「秦彥君的最後一封電報是什么時候發的?」

土居明夫報告說5分鍾前收到的,通報說劉一民部一部分已經在一小時前趕到了,大約有三個旅的兵力,是乘坐火車、汽車趕到的,正在城里追殺守軍。

土居明夫報告完,就開始饒舌。說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蠱惑大本營,擅自放棄新京,造成第三軍被迫被動攻城。然後又罵劉一民膽大妄為。竟敢進攻新京,比胡子、山林隊還可恨!

河邊正三很沉著,制止了土居明夫的喋喋不休。淡淡地說到:「劉一民進入新京的絕不是三個旅,兵力要龐大的多。他們已經在城外建立阻擊陣地了。」

土居明夫也早已看出來了,因為此時長春很很冷,三縱挖戰壕,引發絲絲縷縷的霧氣。土居明夫是少將,久經戰陣,自然是知道的。

土居明夫提出應該派小部隊進行搜索偵察,被河邊正三斷然拒絕。河邊正三只說了一句話七個字:「那是去白白送死!」

土居明夫想想也是那道理,也就不再多說。

河邊正三知道自己的處境很危險,劉一民的部隊已經進入了新京城,如果任由他們把城內抵抗部隊消滅,轉過身來依托新京城堅守阻擊,新京城馬上就會變成一座堡壘。河邊正三心里太清楚了,新京是新建城市,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特別多,每一棟樓都可能會變成一座攻不克的堡壘。而且,在他的屁股後面,還有堅守四平的劉一民部隊,很可能此時正接著夜色的掩護在悄悄地尾隨著他的主力呢。搞不好,他的中路主力就有可能被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來一個南北夾擊,陷入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