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六章 國家利益至上(續)(1 / 2)

妮妮丫……晨泳、奇幻樂園……皇帝陛下!、我想……弋磯山一刀、~~果凍不叮~~投票支持!感謝書友l599xl打賞300幣!感謝書友……困龍升天打賞200幣!感謝書友西門秀……死人大頭、逆向推倒、奇幻樂園……南山砍柴2、榕哥、獨行人1980、獨愛瘋狂打賞100幣。

由於騎縱司令員胡老虎的發言,關東軍司令官邸會議室里的氣氛熱烈起來,那些旅長、團長們不說了,輪不到他們說話,各縱隊的司令員、政委們紛紛發言,一邊倒地支持胡老虎的意見,堅決收復失地。

參加會議的都是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的骨干干部,都是從屍山血海里殺出來的鐵血軍人。軍人么,最大的願望就是保家衛國。遠東和蒙古本來就是中國領土,現在有機會收復,這些軍人們自然是躍躍欲試了。

聽了干部們的發言,劉一民放心了,開始再次引導了。

劉一民先是簡單地回顧了遠東領土喪失的歷史經過,從沙俄東擴講到《中俄尼布楚條約》,一直講到日俄戰爭,幫助干部們梳理了一下遠東失地的歷史脈絡,然後就重點講了外蒙問題。

劉一民說,蒙古高原早在漢武帝擊敗匈奴時已經劃入中華版圖了。但是,由於蒙古高原苦寒,適宜於流動放牧。漢朝沒能對蒙古高原實行有效統治。隋唐時,突厥族崛起於蒙古高原,建立政權,被唐軍擊敗,蒙古高原再次被唐帝國控制。蒙古族是在宋代的時候遷徙到蒙古高原的,最初都是些小部落。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後為了征戰方便,實行了領戶分封制,以十進制設立了十戶、百戶、千戶、萬戶。最終形成了以他的兒子、兄弟和功臣們為首領的各個汗國和部落。整個歐亞大陸都在他的蒙古帝國的統治之下。元朝滅亡後,殘元政權退回退回蒙古高原,以北元形式與明朝對抗。經過明軍多次打擊後,北元政權覆滅,蒙古又分裂成各個部落,與明朝形成了朝貢關系。明王朝成了蒙古高原各部落的宗主國。期間雖然不斷有人企圖統一蒙古高原,建立與明朝對抗的政權,並多次襲擾寇邊。但最終都沒有得逞。此時蒙古各部落基本分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大部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崛起後,通過征戰,迫使蒙古各部相繼歸順。清王朝為了削弱蒙古的勢力。便依照滿八旗的形式,把蒙古各部分成旗,小的部落一部一旗,大的部落一部好幾個旗,由本旗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擔任首領。等到滿清統一中國。就把蒙古分為內外札薩克。所謂札薩克,就是蒙古語的「執政官」的意思,等級以次為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均由朝廷冊封,受當地辦事大臣或參贊大臣節制。內扎薩克指漠南蒙古,分24部落,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外扎薩克指漠北蒙古四部,即土謝圖汗部、賽音諾顏部、車臣汗部和札薩克圖汗部。其中,土謝圖汗、車臣汗二部由庫倫辦事大臣管轄,賽音諾顏、札薩克圖汗二部由烏里雅蘇台將軍管轄。為了便於監督蒙古各部落,清王朝還以會盟形式,在蒙古各旗之上設立了盟。比如漠南蒙古就設立了6個盟,由東往西依次是哲里木盟、卓索圖盟、昭烏達盟、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和伊克昭盟。盟長一般都由德高望重的王爺擔任,采用輪換選舉制。在蒙古各部納入清王朝管理的過程中,有一段插曲,那就是1660年,漠西蒙古准葛爾部的葛爾丹汗在沙俄支持下進攻漠北蒙古。喀爾喀三部落全面潰敗,商量救亡策略。面前有兩條路,一是投降俄國,二是歸附中國。庫倫活佛拒絕向沙俄投降,作出了歸附中國的決定。康熙皇帝率軍親征,擊敗葛爾丹,使漠北蒙古18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徹底納入中國版圖。

講到這里,劉一民等於是把蒙古歷史和體制簡單講了一遍,給干部們補課。

緊接著,劉一民就說,「蒙古早就是中華版圖一部分,蒙古民族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原本就沒有外蒙古一詞,而是叫漠北蒙古、外扎薩克,清代嘉慶年間重修《大清一統志》時,因無統一名稱可用,故將烏里雅蘇台將軍統領的廣大地域籠統地稱為烏里雅蘇台統部。清中期以後,才出現了喀爾喀蒙古、外三路喀爾喀、外四盟蒙古等名稱。直到清末,外蒙古這一稱呼才出現,並取代了原來的稱呼。但是,由於外蒙距離內地較遠,與中央政府的聯系相對不是那么密切,早在19世紀的時候,沙俄就瞄准了外蒙,打著通商借口,行侵略蠶食之實,干著分裂外蒙的罪惡勾當。辛亥革命爆發後,沙俄就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慫恿蒙古的哲布尊丹巴活佛1911年12月3日宣布**立,並於12月28日在庫倫舉行了哲布尊丹巴登基「大蒙古帝國日光皇帝」的儀式。」

說到這里的時候,一旅旅長王大湖站了起來,舉手報告,要求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