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1 / 2)

給卡爾?斯巴茲少將祝賀完後,劉一民帶著馮達飛、常乾坤等人連夜坐火車去了沈陽,再次視察沈陽飛機制造廠。

劉一民有兩點記錯了,一點是這個時候德國和英國雖然都有了噴氣式戰斗機,但是並未大規模投入實戰,歷史上英國和德國的噴氣式戰斗機投入實戰是在1944年。而且,由於當時沒有成熟的導彈配置,噴氣式戰斗機速度過快並不代表戰斗力就強,特別是在低空低速空中格斗中,噴氣式飛機還不如活塞式螺旋槳飛機管用。但是,劉一民知道噴氣式飛機是未來發展方向,等到噴氣式飛機經受實戰檢驗進一步完善技術後,活塞式螺旋槳飛機就成老古董了。象日軍的零式戰機,開始的時候那么風光,等到美軍研制的新式戰機投入使用後,零式就只能做自殺式攻擊飛機使用了。另一點是歷史上二戰期間美國人曾經給澳大利亞許可證,允許澳大利亞生產了100架美式戰斗機。就是現在,陳納德的飛虎隊使用的也都是美式戰機,還屢創輝煌。抗戰結束時,陳納德的第14航空隊的飛機大量移交給了中國空軍。美國人現在之所以不願意直接給我軍輸送戰機和軍艦,說穿了是美國人被我軍如此迅速的進占長春的戰績嚇住了,怕我軍力量過於強大,說其它原因都是瞎扯!

不管怎么說,反正是美國人不給我軍提供飛機,他們情願加強第20航空隊的力量。配合我軍作戰,也不願意把飛機交給我軍直接使用,更不願意提供圖紙讓我軍自己生產。活人怎么能讓尿憋死,何況劉一民是各穿越者。而且穿越前是北大的高材生和國防大學的碩士,這個時代的飛機、軍艦的知識裝的滿腦子都是,只不過他不想亂開金手指而已。

既然美國人不幫忙,劉一民就要自己動手制造了!

科學技術就是戰斗力!這是劉一民一貫倡導的。要是沒有這個指導思想,我軍也不會有火箭炮、火箭筒和八一系列步槍。遇上日軍的坦克集群,那就只有退避三舍一條路可走,山東戰局、東北戰局就不會有現在這種局面。

我軍攻占沈陽前。沈陽飛機制造廠還在加班生產隼式戰斗機,准備補充關東軍飛行第二集團。我軍接受後,在劉一民的嚴令下,馮達飛坐鎮指揮恢復生產。但是,沈陽飛機制造廠的技術人員都是日本職員,這些家伙明知道我軍生產飛機是去打關東軍的,哪里會老老實實合作,軟磨硬抗。馮達飛不知道下了多大力氣,才恢復了生產,但是生產速度卻降了下來。無法滿足部隊作戰需要。

劉一民視察沈陽飛機制造廠。一個是要想法把生產速度搞上去,另一個就是想改造小鬼子的隼式戰斗機,擴大作戰半徑、續航能力和火力,提高隼式戰斗機的戰斗力。

二戰時期最好的戰斗機是美軍的野馬p-51戰斗機,現在還沒有生產出來呢,此時日軍的隼式戰斗機還是先進的。

沈陽飛機制造廠生產的隼式戰斗機設計參考原准機是97式戰斗機。與97式戰斗機相比,增強了發動機功率,采用了有利於減阻的可收放式後三點起落架,是一種氣動布局平凡的全金屬輕型單發單座戰斗機,采用的是中島廠1050馬力ハ—25型14缸空冷發動機。機頭為二葉螺槳組,上方並列安裝2挺機槍,活塞發動機的後面裝一副前緣平直,後緣前掠並稍稍上反的梯形平面懸臂式低單翼,用於減緩氣流的展向流動、推遲翼尖失速,減少誘導阻力。在翼梁前後空間。設有總容量564公升的4個油箱。半橢圓斷面的機身較為細長,在座艙蓋附近機身左壁,開有應急艙門。一桿老式的望遠鏡式瞄准具嵌裝在前風擋玻璃里。全機簡潔、輕盈。

隼式的優點是空戰機動性強,缺點是裝甲防護性差,火力弱,僅有兩挺機槍,時速也只有500公里,遇上美軍後期裝備的野馬p-51戰斗機,那是打不過、逃不掉,只能撞機了。

劉一民要想改造隼式戰斗機,有兩個辦法,一個辦法是采用歷史上日軍對隼式技改的辦法,提前推出隼式的二型或三型。另一個辦法就是大動手術,直接參照美軍正在研制的野馬p-51戰斗機改造隼式,使我軍戰斗機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