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六章 飲馬河畔(1 / 2)

劉一民會見錢學森、吳健雄等從歐美歸國的科學家後,顧不上和他們再詳細探討,匆匆趕到了九台,在九台境內長圖鐵路的飲馬河站建立了東總指揮部,指揮部隊依托飲馬河阻擊向長春方向進攻的日軍,准備伺機展開九台大戰,徹底殲滅或擊潰關東軍南北兩線重兵集團。

研制運載火箭和核武器是一件很復雜的工程。如果不是小鬼子搗亂,劉一民很想和吳健雄、錢學森、錢三強等人深入交流,哪怕是交流上一星期都行。以他的來自後世的知識,只要和這些這個時代原子物理、運載火箭專家們一結合,必定能讓他們少走許多彎路,加快研制進度。可惜,小鬼子不安分,關東軍的航空集團主力都被消滅了,日軍的地面部隊還照樣向長春殺來,劉一民不得不暫時放下考慮如何更隱秘地開金手指的事情,專心對付關東軍主力了。

作戰計劃早已定好了,在長春周圍隱蔽待機的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主力也已經結束了隱蔽休整,進入了臨戰狀態。只是現在敵情發生了變化,根據羅延的偵察兵報告,日軍第二師團和近衛第一師團出現在了戰場。這樣一來,關東軍用於攻擊長春的主力就達到了10個師團,另有第四師團指揮著部分偽滿軍、偽朝鮮軍向遼東和吉林南面的八縱、十一縱、十二縱發動掩護性攻勢作戰,牽制我南線三個主力縱隊。

本來准備的是8個人的飯菜,現在突然來了10個人,而且這後來的兩個人還是胃口很大的壯漢,飯菜還怎么夠吃么!

第二師團、近衛第一師團和第五師團一樣,是日軍最早的三個常設機械化師團,加上第六師團,這就是日軍戰斗力最強橫的四個陸軍常設師團。現在四大主力師團突然調來兩個。東北戰場的變數就增加了。

東總指揮部里,氣氛霎時間變得異常緊張起來。

葉挺氣憤地嘟囔,早知道日軍這么快就給關東軍加強了如此強大的力量,長春之戰結束後就不應該為了經略蒙古和遠東而分兵,更不應該讓主力休整。應該乘勝追擊,徹底消滅關東軍東路主力,把朝鮮軍趕回朝鮮去。現在說什么都晚了,第四師團趕到了。第一師團、第七師團、第九師團回來了。連第二師團、近衛第一師團都來湊熱鬧了。小鬼子還真***看得起我們。

羅榮桓面沉如水,一直在沉思。聽了葉挺的話,羅榮桓就淡淡地說到:「不要急么,日軍來的越多越好,省得我們將來還得到處去找他們。」

10個日軍精銳師團殺向長春,山田乙三的用心極其險惡。擺明了是要一舉消滅或擊潰東北人民抗日聯軍主力。這要是擱在過去,劉一民鐵定要率軍退避三舍,再運動中尋機打擊日軍孤軍突出部隊。這種仗劉一民已經打了多次了。

主席和老總發來了急電。要求劉、羅報告飲馬河一線詳細部署情況。

劉一民原來的部署是以在魯南打慣陣地戰的洪超遠五縱依托飲馬河布設陣地,堅決阻擊日軍,迫使日軍向飲馬河一線糜集。然後出動中美空軍轟炸機對日軍進行高密度轟炸,繼之以主力中間突破,一舉擊潰關東軍重兵集團,進而進行追殲戰,在追擊中徹底消滅關東軍。現在情況變了。有了戰斗力強勁的機械化的第二師團、近衛第一師團,單單一個五縱想要守住九台境內62公里長的飲馬河,顯然是兒戲了,搞不好五縱會被關東軍重兵集團分割。

羅榮桓提出立即加強飲馬河一線陣地力量,把六縱、七縱全部調上去,特別是得守住長春通往哈爾濱的鐵路線、公路線,提防日軍單刀直入,快速攻擊長春。

說實話,劉一民最不想打的就是這種陣地戰。但是沒辦法,日軍現在已經成了受驚的兔子,想抓住空隙打個伏擊什么的,基本沒有可能,只能正面抗擊後再實施主力突擊。

葉挺生怕劉一民不熟悉九台的地形地勢,在一邊介紹說,九台縣地處松遼平原與長白山的過渡地帶,屬於長春到吉林的走廊地帶,西南距長春50公里,東南距吉林市70公里。歷史上滿清入關後,清朝統治者為了鞏固他們的發祥地和後方根據地,不使漢人、蒙古人占據、開發,於康熙九年至二十年在吉林省境內修築柳條邊,也就是邊牆,防止漢人和蒙古人進入,並在九台縣境內的邊牆上設有四個邊門,共置二十八個邊台,九台就是這二十八個邊台向北數的第九台,分上九台、下九台。一直到了1860年的咸豐十年,清朝政府才不得不開放柳條邊,並於1878年的光緒四年設立墾務局,鼓勵開發墾種。偽滿剛一建立,就從永吉縣、長春縣、德惠縣的部分地區各劃出一塊,設立了九台縣,縣城設在下九台,隸屬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