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三章 錐子(1 / 2)

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傘兵作戰了,德軍在閃電突擊中就經常使用傘兵。

日軍也有傘兵,只不過日軍前期傘兵訓練僅僅停留在跳塔台上。後來日軍在去年9月從德國得到了傘兵裝備,到11月總算攻克了技術難關,在中國戰場上進行小規模實驗。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傘兵旅團就投入了戰斗,因為技術問題鬧了不少笑話,主要是飛機相撞、跳傘跳到海里等,但畢竟也取得了一些小戰果。不過,由於日軍的運輸機載油量小、航程有限,導致傘兵在戰場上確實沒有太大的作為。這也是日軍不重視空降作戰的一個重要原因。

日軍的傘兵旅團在太平洋戰場上歸屬第五飛行集團指揮,山田乙三自然是知道傘兵作戰模式的。只不過山田乙三做夢都想不到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也會實施傘兵作戰,而且誤打誤撞地殺到圖們鎮來了,這不是要他的老命么?

雖然是夜晚,但是這么大規模的空降行動,想不驚動小鬼子是不可能的,光是飛機馬達的轟鳴聲就能驚醒小鬼子。李凌風摸著腳趾頭都能想到,很快就會有日軍的搜索部隊上來搜索的。

李凌風在等待第一批空投的特戰一中隊集結的時候,已經想明白了關東軍司令部就在附近,特戰編隊的任務要重新調整。原來的占領、控制圖們江鐵路橋、公路橋的任務已經變為次要任務了,端掉關東軍司令部、打掉關東軍指揮機關,已經成了擺在面前的頭等任務了。

李凌風是我軍特戰司令,算得上高級指揮員了。做出這種決斷一點都不稀奇。要是他拘泥於原先的任務、不知道先端掉關東軍司令部,那就奇了怪了,他也就不配當劉一民的學生、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特戰司令部司令員了。

好一個李凌風,判斷清楚關東軍司令部就在圖們鎮後,在特戰一中隊完成收攏集結後,和王老虎一商量,馬上通過電台聯系機場。命令運輸機編隊將空投地點向北轉移十公里,盡量減小運輸機群馬達轟鳴聲對日軍的報警副作用。然後,李凌風又命令一中隊的戰士們收好降落傘,偽裝好現場,向北秘密轉移,避開日軍搜索隊搜索,留下一個戰斗小組隱蔽監視日軍動向。

戰場上指揮員的主觀能動性是非常重要的,李凌風的這個北移降落點和向北撤退的決定。不但瞞過了前來搜索的日軍搜索隊,也瞞過了正在司令部里指揮作戰的山田乙三和武藤章。我軍這么大規模的空降作戰行動,山田乙三竟然沒有接到發現敵人傘降的報告!

之所以會是這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軍主力正在圍殲日軍飲馬河一線的第十四師團、第20軍,消滅該敵後又迅速向第七師團、第九師團發起追擊。山田乙三和武藤章正在聚精會神地指揮橫山勇率領的這兩個師團撤退,並派出第二師團前往接應,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來關注、過問我軍是否傘降問題。再說,他們也不相信我軍能夠實施空降作戰。要知道,日軍也是在去年11月份剛剛在空降作戰研究上有了新的突破,傘兵旅團在東南亞戰場上表現的又很一般,山田乙三也好,武藤章也罷,根本就不相信東北人民抗日民主聯軍有實施空降作戰的能力。

司令官閣下問都不問。搜索隊在深夜行動也發現不了我第一批空降的特戰一中隊,這問題也就暫時按下不提了。

就這樣,我軍特戰編隊大規模空降行動就在距離圖們鎮十幾公里遠的地方秘密進行著。

空降兵傘降作戰技術要求很高,我特戰編隊因為時間緊迫,來不及嚴格訓練,每個戰士都僅僅是做了一次跳傘實際訓練。跳傘技術掌握的遠遠不夠。加上這是夜晚空降,運輸機飛行員視力有限,影響了傘降的准確性。等到天亮時分傘降結束,李凌風和王老虎、李山柱匯合,收攏完部隊,才知道這次空降作戰中出了不少意外,戰士們有掛在樹梢上下不來的,有落在懸崖邊需要救援的,還有二十多個人掉進了圖們江,英勇犧牲。

這二十多個人可都是特戰精英、狙擊手和一團的百戰精銳,無不是以一當百的勇士,一下子非戰斗犧牲這么多,讓李凌風等人心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