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四章 提前部署(1 / 2)

中途島海域美、日兩國海軍艦隊展開廝殺的時候,劉一民還在對著地圖思考如何設局誘殲〖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問題。

從美軍遠東戰略轟炸司令部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後,劉一民就在思考如果日軍聯合艦隊不攻擊中途島怎么辦。

開戰至今〖日〗本海軍損失了三艘航母,原來在參與對山東圍剿作戰中也損失了部分艦載機,但以當時〖日〗本的軍工生產能力必然會得到補充。此時的日軍聯合艦隊依然是一個龐然大物。這個龐然大物壓向何處,都是一種震懾力量,讓人不得不防。

因為擔心日軍的聯合艦隊放棄攻擊中途島而壓向華北,劉一民不得不在地圖前苦思冥想,默默計算聯合艦隊的航母和艦載機數量,計算上次馮達飛他們對八幡制鐵所、長崎港、佐世保基地的轟炸成果,計算〖日〗本工業還有多大戰爭潛力。

算來算去,劉一民得出結論,由於我軍解放東北和空襲八幡制鐵所、長崎港,〖日〗本海軍已經不可能象歷史上二戰中那樣,中途島之戰後再新建或改建15艘航母了。但是,〖日〗本畢竟是一個工業強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就算我們掐斷了〖日〗本從東北獲得礦石、煤炭、鋼鐵、糧食的渠道,小〖日〗本在動用戰略儲備的同時,可能會想辦法從東南亞、非洲等地獲得一些必須的工業原料。〖日〗本人科技人才多,技術先進,必要時把民船改造成軍艦不是什么難事。

不能給日軍這種機會,必須得兩手同時整,一手是誘殲日軍聯合艦隊的航母編隊,消滅日軍有生力量,另一手就是開始對〖日〗本本土展開持續大轟炸,摧毀其工業基礎,徹底摧毀日軍的戰爭潛力。

誘殲日軍航母編隊的可能性很大,我軍只要在華北一大打,〖日〗本海軍必然增援,渤海灣是日軍艦隊直接支援天津作戰的最佳通道,而我海軍力量遇到日軍大型艦隊時,是不可能完全封鎖住渤海灣的。而青島,現在在日軍控制中,自然更是日軍海軍艦隊支援華北作戰的一個重要支點。只要發現日軍航母編隊抵達青島外海或者強行進入渤海灣,就可以集中我空軍美軍東亞戰略轟炸司令部力量,從大連、旅順、金州、漢城機場起飛,對日軍進行集中打擊,用凝固汽油彈對付他們,不怕小鬼子逃出天羅地網去。

想到這里的時候,劉一民就想到解放戰爭的時候國軍一部從營口登陸逃跑的往事,心里就想,小鬼子不會愚蠢到眼睜睜地看著華北方面軍全部葬身在華北大地吧?他們會不會想法撤退呢?但是轉念有一想,小鬼子不同於歷史上解放戰爭時期的國軍,蔣介石當時是想撤而傅作義優柔寡斷導致撤不了,日軍么,恐怕裕仁天皇、東條英機這兩個戰爭狂人壓根就沒有想過撤退。因為從偵查得來的情報看,華北日偽軍沒有撤向青島、天津、連雲港的跡象,相反,加強了對山海關一線的防御,同時加強了對冀中、冀南、山東、山西我根據地的掃盪,企圖鞏固占領區,打退我八路軍各部的進攻。這說明,岡村寧次對關東軍覆滅不服氣,說明裕仁天皇、東條英機很看好岡村寧次,期望著岡村寧次能給他們創造個奇跡!這樣就好,省得我軍還得防著小鬼子跑路。

劉一民思謀一定,叫來馮達飛、常乾坤、戴維、薛俊敏和卡爾中將、杜立德准將、包瑞德准將,先詢問了入關作戰准備情況,然後就著繳獲的關東軍司令部的軍事地圖和關東軍航空集團的航空圖,開始部署誘殲日軍航母編隊和對〖日〗本本土展開持續猛烈轟炸作戰。

大軍入關作戰在即,需要空中力量密切配合,這個時候部署對〖日〗本本土進行猛烈持續的高強度轟炸,實在有點勉為其難。但是,劉一民就是劉一民,唯恐小鬼子死的慢了。

這不,劉一民指著〖日〗本本土的東京、橫濱、長崎等重要城市,對卡爾將軍和馮達飛說到:「要想迫使〖日〗本盡快無條件投降,除了消滅他的侵華軍隊外,就是炸癱他們的工業基地,摧毀〖日〗本人的民心,讓裕仁天皇明白,不投降就只能讓〖日〗本國覆滅,他才能來老實。因此,對〖日〗本的轟炸,不能再小打小鬧了,要搞大機群多批次轟炸,炸它個一片廢墟,炸它個滿目瘡痍,炸它個哭爹叫娘!」

卡爾不懂漢語,劉一民說完後,克萊爾翻譯完,卡爾就問到:「劉將軍,大機群多批次轟炸是個什么概念?」

劉一民回答的簡潔明了:「大機群多批次轟炸就是一次出動1000架以上的轟炸機,至少每兩、三天轟炸一次,一次至少摧毀〖日〗本一個城市!」

克萊爾吃驚地看著劉一民,半天才說了聲「我的上帝」把劉一民的回答做了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