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二章 青霉素換艦隊(續)(1 / 2)

自從到了東北,見到了劉一民,包瑞德少將對劉一民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劉一民的話和一個個勝利結合在一起,由不得包瑞德不佩服。

包瑞德聽完克萊爾翻譯後,趕緊表態道:「劉將軍,我一定把你的話報告給參謀長聯席會議,報告給太平洋戰區。」

要是單純的智商讓他報告,劉一民專門召見他干什么?就聽劉一民說到:「包瑞德將軍,貴國曾經承諾派艦隊運送我軍登陸日本。我考慮,這個問題要盡快落實,請你給國內發報,要求艦隊盡快抵達大連,等候調用。」

中共當初是要求美國給提供完整的艦隊的,掏錢買也行。但是美國人想的多,不願意賣給我軍軍艦和飛機,只願意派出第20航空隊協助我軍作戰,派出艦隊將來運送我軍登陸日本。劉一民這是敦促美國人履行承諾。

包瑞德疑惑地問:「劉將軍,你要登陸日本?是不是早了點啊?日本海軍力量依然強大,運輸步兵的船隊到不了日本海岸的。」

這話不差,不說日軍還有幾艘航空母艦,光是小鬼子的潛艇都足以攔截任何企圖攻擊日本本土的船隊了。

包瑞德這話還有一種擔心,那就是害怕美軍配合我軍的艦隊到不了大連就會被日軍海軍攔截、擊沉!

劉一民不理包瑞德,又續上一支煙,抽了兩口,抬起頭,看了看窗外,半天才回過頭若有所思地說到:「美軍如果懼怕損失,不願意這么快就給我們派艦隊的話,那我軍就不能支援美軍在太平洋反擊了。說實話,日本人是犯了戰略錯誤,陷入了侵華戰爭泥潭。日本內部早就有人急於從中國撤軍,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包瑞德少將,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侵華日軍突然撤離中國。全部加入太平洋戰場,恐怕印度、澳大利亞都會淪陷,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反擊什么時候才能勝利啊?」

對美軍來說,這是一種極為可怕的結果,他們要的是中國軍隊把日軍羈絆在中國戰場、消滅在中國戰場。而不是讓日軍撤離中國戰場、加入太平洋戰場。

劉一民生怕包瑞德還不夠震驚。繼續下猛葯:「東南亞又石油、橡膠、大米、礦石,而且那里戰前是英美殖民地,沒有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日本人占領東南亞後采取的政策很正確,東南亞的抵抗勢力遠遠沒有配合日軍的勢力強大。我們想一想。一邊是日本繼續的石油、礦石、大米,一邊是把日軍看成是驅逐英美殖民勢力的解放者的東南亞政治勢力,日軍從中國大陸兵敗撤軍後,去加強太平洋戰場力量,是不是很正常的啊?」

包瑞德能來中國當聯絡組組長。那是絕對的了解中國、了解亞太地區形勢的。想想日軍在東南亞這么快站住腳,包瑞德心里就一陣苦澀,因為英美荷對東南亞的殖民統治過去過於殘酷了,日軍攻占東南亞後,又是辦學校,又是讓東南亞知識分子到日本學習,很快贏得了一部分東南亞上層勢力的支持。日軍在東南亞除了和英美軍隊作戰外,就沒有遇到大規模的當地人的抗戰。這和中國戰場簡直是天壤之別!

包瑞德只能不停地點頭。

劉一民說的話確實都是非常實在的,沒有什么虛頭巴腦的成分:「包瑞德少將。你也知道,國民政府的中國海軍在開展之初就已經損耗殆盡了,我軍的海軍,與其說是海軍,不如說是一支運輸隊。不具備進行大海戰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國目前已經沒有可以進行海戰的海軍力量了。日軍從中國撤退後,中國的抗日戰爭就結束了,接下來需要醫治戰爭創傷。一般情況下。不可能、也沒有能力去攻擊日本本土和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那樣的話,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依然是孤軍奮戰。英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表現我們都清楚。兩個字:不行!美軍需要我軍配合,我軍需要美軍提供海洋作戰的艦隊,這是一個對貴我雙方都有利的事情,也是一個盡快結束戰爭的關鍵因素。我真誠地希望美方能夠看清楚這一點。」

這一點不是美國人看不清楚,問題是他們從長遠戰略布局方面考量,根本就不願意我軍擁有強大的海軍、空軍力量。

美國人什么事情都布局早,在戰略上看的遠。消滅日本後,中國再強勢崛起的話,那也未必符合美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