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八章 大戰略(1 / 2)

岡村寧次被俘前命令駐山東的第十二軍撤往徐州一線固守,並確保連雲港,是因為他見識過我軍特戰編隊傘降德州後害怕了,不敢讓第十二軍撤往青島了。因為撤到青島的話,一旦我軍青島圍攻青島,而日本海軍增援接應不及時的話,那就又是死路一條。反過來,就算日本海軍聯合艦隊開到青島增援接應,岡村寧次也不敢讓來了。他已經見識了中美空軍的實力了,知道如果聯合艦隊靠近青島被劉一民發現後,會是一種什么樣的結果。因此,他命令第十二軍撤往徐州一線,控制連雲港,危及時既可以通過隴海路運兵到連雲港登船返回日本,也可以南下蘇北,去與11軍、13軍匯合。這也算是岡村寧次對日軍的最後一點貢獻。

消滅了岡村寧次統帥的華北方面軍主力,突然之間華北大地就變得遼遠空曠起來,山東的日偽軍在這遼遠空闊的大地上就變成了數字化的黑點,已經無礙大局了。

衡水大戰快結束的時候,劉一民率領東野司令部乘飛機從北平趕到了石門,周副主席、朱總司令、彭老總、左權副參謀長已經到了石門,他們准備在石門迎接從晉西飛來的閻錫山和從包頭飛來的傅作義,與這兩個人好好談談。

劉一民見到周副主席、朱老總、彭老總時,才知道主席也同機飛來了石門,這下等於是中央幾個主要領導全都到了石門。

幾個人正在敘話呢。高原、劉建立、李清發來了衡水之戰勝利結束、我軍活捉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參謀長田道盛武中將、副參謀長平田正判少將、第一軍司令官筱冢義男中將、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揖唐、偽華北治安軍總司令齊夔元等人的捷報。

華北頭號漢奸王克敏在我軍解放天津時已經被俘。這老色鬼,被俘時還爬在辦公桌上寫檢舉材料呢,材料的抬頭赫然寫著「尊敬的大日本帝國陸軍北支那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字樣,內容是檢舉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揖唐營私舞弊,影響大日本帝國在華北利益。這老色鬼,被趕下台了還不死心。還夢想著抱著岡村寧次的大腿。把干女婿王揖唐趕下台,自己官復原職呢!

看了捷報,朱老總笑的眼都快咪住了,催促劉一民快點讓高原把岡村寧次送到石門來,他要和這老鬼子殺一盤。

彭老總挪揄說岡村寧次不會下中國象棋,頂多會下圍棋,不識馬別腿,要想和岡村寧次下象棋,得先花一個月工夫教調才行。恐怕老總沒那個時間。

結束了衡水之戰的東野主力,迅速揮兵東進,殺向了齊魯大地。其中,第二兵團殺向魯西、魯西南,目標直指隴海路上的商丘;第一兵團、第三兵團第十一軍沿津浦路南下,橫掃黃河以東、德州以南地區。經濼口大橋過河,攻占濟南,而後分兵經略山東,東線以攻占青島為目標,南線以攻占徐州為目標;從張家口、承德等正向石門趕的第四兵團經平漢路南下,橫掃豫北,准備搶渡黃河。以攻占鄭州為目標;消滅了日軍駐蒙軍的騎兵兵團及騎一軍奉命南下太原,在太原車運石門轉豫北,擔任東野預備隊。

這個作戰命令劉一民離開北平前已經下達給各兵團了。此刻,東野參謀長袁國平率領司令部去了德州。准備在在德州建立指揮部,等劉一民前去匯合,指揮大軍作戰。

主席之所以沒有通報劉一民就悄悄趕來石門,是臨時決定的。他是想來和愛將會商我軍解放華北後下一步的戰略行動。

幾個人就在原日軍石門守備隊的會議室里研討形勢,討論未來我軍戰略走向。

華北方面軍滅亡的太快了,快得讓人心里沒有做好准備。現在的情況是東野大軍滾滾前進,我黨我軍還沒有做好全面接管華北的准備,西安的整風運動還沒宣布結束呢!但是,東野大軍還必須快速前進,不然的話,山東日偽軍、豫東日偽軍就可能逃跑。萬一他們跑到華中去,就會和華中日軍抱成團,依托長江防線死守,那就會加大我軍解放華中地區的難度。

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一種很不理想的局面,那就是東野主力滾滾南下,而山東我軍、山西我軍、晉綏我軍卻不得不暫時集中力量穩定華北局勢,清剿日偽殘余,建立民主政權。等於是東野要孤軍南下。

從戰略層面講,東野孤軍南下是有弊端的。一個是補給線拉長,補給困難。第二個是孤軍南下容易被日軍所趁。要知道日軍不是弱者,日軍的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更不是弱者,華中日軍第十一軍戰斗力強橫,隨時有可能打我軍南下部隊的伏擊、反擊。不能指望日軍被嚇破膽了,不敢打我軍的反擊、伏擊,那都是不切合實際的。畑俊六那么驕橫,什么事請干不出來?